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户外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4673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户外隔离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一种户外隔离开关。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是电路中隔离电压的开关器件,用于保证断路器等其它电器在检修时的安全,它不具备灭弧能力,不能用于切断、投入负荷电流,也不能用于开断短路电流。根据安装地点的不同,分为户外隔离开关和户内隔离开关。

目前,为了方便操作,部分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被设计成敞开式的,操作连杆通过敞开孔连接至机构箱内的操动机构。例如图1所示的GW-35型户外隔离开关,操作连杆22通过位于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连接至操动机构24,在图1中,25为支柱绝缘子,26位隔离刀,27为操作连杆22与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GW-35”为户外隔离开关的型号,其中,G表示隔离开关,W表示户外,35表示该隔离开关的电压等级为35kv。然而,这种敞开式的机构箱常常成为小鸟筑巢的好地方。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后,筑巢用的草、树叶和羽毛等物会造成操动机构的卡塞,进而导致操作不能操作到位,给户外隔离开关的安全运行带来了隐患,影响了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现有技术中,常通过在机构箱及操作连杆上喷涂驱鸟颜色,或者通过在敞开孔附近安装能发出声音的惊鸟装置等方式,以防止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但是这些方式仍然无法杜绝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的情况,使得户外隔离开关依然存在运行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和一种户外隔离开关,以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其中,

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形成具有空腔13的第一圆筒14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圆筒14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的固定结构15;

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呈完全敞开状态;

所述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开设有供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所述通孔14-3的直径小于所述敞开孔23的直径;

所述空腔13,用于容纳所述操作连杆22与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二槽11-2通过第一轴肩11-3连接;

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所述第三槽12-1和所述第四槽12-2通过第二轴肩12-3连接;

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

所述第二槽11-2和所述第四槽12-2相互贴合形成所述固定结构15,所述固定结构15呈圆筒状,且所述固定结构15的内径等于所述操作连杆22的直径。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一裙耳11-4;其中,所述第一裙耳11-4位于所述第一槽11-1的第一端11-11,并沿所述第一槽11-1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槽11-1的第二端11-12开设有供所述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一半圆孔11-5;

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二裙耳12-4;其中,所述第二裙耳12-4位于所述第三槽12-1的第一端12-12,并沿所述第三槽12-1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槽12-1的第二端12-12开设有供所述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二半圆孔12-5;

所述第一槽11-1和所述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

所述固定结构15包括:所述第一裙耳11-4和所述第二裙耳12-4。

可选地,所述第一裙耳11-4和所述第二裙耳12-4上均开设有与所述机构箱21连接的固定孔16。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的第一侧边11-7与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的第二侧边12-7通过转轴17铰接;

其中,所述第一侧边11-7和所述第二侧边12-7是形成所述第一圆筒14时对应贴合的两个侧边。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薄片状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金属薄板制成。

可选地,所述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所述第二槽状部件12均由透明材料制成。

可选地,所述透明材料包括有机玻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的底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由于其中的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仅开设了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这使得第一圆筒14能对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进行封堵。因此,该装置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相应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任一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因此,也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第一槽状部件和第二槽状部件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第一槽状部件和第二槽状部件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图3C为图3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固定结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及一种户外隔离开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槽状部件和第二槽状部件;其中,

所述第一槽状部件和所述第二槽状部件贴合后,形成具有空腔的第一圆筒和用于将所述第一圆筒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的固定结构;

所述第一圆筒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底部的敞开孔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圆筒的第一端呈完全敞开状态;

所述第一圆筒的第二端开设有供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通过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敞开孔的直径;

所述空腔,用于容纳所述操作连杆与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的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由于其中的第一圆筒的第一端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机构箱底部的敞开孔的直径,第一圆筒的第二端仅开设了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通过的通孔,这使得第一圆筒能对位于户外隔离开关机构箱底部的敞开孔进行封堵。因此,该装置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2A和图2B,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B为图2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如图2A所示,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其中,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形成具有空腔13的第一圆筒14和用于将第一圆筒14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的固定结构15。

其中,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并且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呈完全敞开状态;

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开设有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通孔14-3的直径小于敞开孔23的直径;

空腔13,用于容纳操作连杆22与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

再结合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在图4中,户外隔离开关上安装有图2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

如图4所示,第一圆筒14内形成了,容纳操作连杆22与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的空腔13。

继续参考图4可知,第一圆筒14通过固定结构15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具体是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上。

详细地,如图2B所示,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通过第一轴肩11-3连接。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第三槽12-1和第四槽12-2通过第二轴肩12-3连接。第一槽11-1和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圆筒14。第二槽11-2和第四槽12-2相互贴合形成固定结构15,固定结构15呈圆筒状,且固定结构15的内径等于操作连杆22的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轴肩11-3和第二轴肩12-3可以是一个平面也可以是一个斜面,甚至可以是曲面,这均是可行的,图2B所示的第一轴肩11-3和第二轴肩12-3的具体结构,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更为详细的,在图2B中,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为两个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槽,并且第一槽11-1和第二槽11-2同心设置。

结合图2A、图2B和图4不难发现,固定结构15也呈圆筒状,为了能够通过固定结构15,将第一圆筒14安装在户外隔离开关上,圆筒状的固定结构15的内径等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的直径。

图2A所示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由于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仅开设了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这使得第一圆筒14能对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进行封堵。因此,该装置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此外,一并参见图4可知,在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防鸟装置仅与操作连杆22固定连接,这使得固定结构15可以随着操作连杆22的转动而转动,因此,将该防鸟装置安装在户外隔离开关上之后,并不会影响维护人员对操作连杆22的正常操作。

请参阅图3A和图3B,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槽状部件的一种详细结构示意图。

如图3A所示,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包括:相互贴合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其中,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形成具有空腔13的第一圆筒14和用于将第一圆筒14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的固定结构15。

其中,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并且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呈完全敞开状态;

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开设有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通孔14-3的直径小于敞开孔23的直径;

空腔13,用于容纳操作连杆22与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A中,空腔13虽未示出,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图2A可以理解,空腔13即为第一圆筒14内的腔体。

再结合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户外隔离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在图5中,户外隔离开关上安装有图3A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

如图5所示,第一圆筒14内形成了,容纳操作连杆22与户外隔离开关的操动机构24的连接部27的空腔13。

继续参考图5可知,第一圆筒14通过固定结构15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上,具体是固定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的底部。

详细地,如图3B所示,第一槽状部件11包括:第一槽11-1和第一裙耳11-4;其中,第一裙耳11-4位于第一槽11-1的第一端11-11,并沿第一槽11-1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一槽11-1的第二端11-12开设有供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一半圆孔11-5。

第二槽状部件12包括:第三槽12-1和第二裙耳12-4;其中,第二裙耳12-4位于第三槽12-1的第一端12-12,并沿第三槽12-1的径向向外延伸;第三槽12-1的第二端12-12开设有供操作连杆22通过的第二半圆孔12-5。

第一槽11-1和第三槽12-1相互贴合形成第一圆筒14。固定结构15包括:第一裙耳11-4和第二裙耳12-4。

更为详细地,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第一槽11-1为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的槽。第一裙耳11-4为,在第一槽11-1的第一端11-11沿第一槽11-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半圆环状部件。第二裙耳12-4为,在第二槽12-1的第一端12-11沿第二槽1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半圆环状部件。再结合图3A不难发现,将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5贴合后,固定结构15最终呈圆环状。

进一步地,为了能够通过固定结构15将第一圆筒14安装在户外隔离开关上,圆环状固定结构15上还可以设置有固定孔,也即固定结构14上开设有与所述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连接的固定孔。

可以理解的是,除了图3B中所示的半圆环状的第一裙耳11-4和第二裙耳12-4的结构外,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3C所示,第一裙耳11-4还可以是,在第一槽11-1的第一端11-11沿第一槽11-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小耳朵状结构。第二裙耳12-4还可以是,在第二槽12-1的第一端12-11沿第二槽12-1的径向向外延伸的小耳朵状结构。并且,第一裙耳11-4上还可以开设第一固定孔11-6,第二裙耳12-4上还可以开设第二固定孔12-6,以使将来能够通过螺钉等紧固件,将由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构成的防鸟装置安装在机构箱21底部。

图3A所示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由于第一圆筒14的第一端14-1的外径,大于或等于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的直径,第一圆筒14的第二端14-2仅开设了供户外隔离开关的操作连杆22通过的通孔14-3,这使得第一圆筒14能对位于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进行封堵。因此,该装置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此外,一并参见图5可知,在图3A所示的实施例中,防鸟装置仅与机构箱21固定连接,这使得操作连杆22的转动不受防鸟装置的影响,因此,将该防鸟装置安装在户外隔离开关上之后,并不会影响维护人员对操作连杆22的正常操作。

可选地,图2A或图3A中所示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中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可分离地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B所示,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相互独立,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依靠固定结构15或者固定结构1,使贴合后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形成第一圆筒14,以对位于户外隔离开关机构箱底部的敞开孔进行封堵。

在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为了能更好地实现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时的相互定位,以更快捷、更方便地将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后安装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的底部,如图2B所示,第一槽状部件11的第一侧边11-7与第二槽状部件12的第二侧边12-7通过转轴17铰接;其中,第一侧边11-7和第二侧边12-7是形成第一圆筒14时对应贴合的两个侧边。

可选地,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根本目的是,在不影响户外隔离开关的维护人员对操作连杆22的操作的前提下,实现对位于机构箱21底部敞开孔23的封堵。因此,在本实用新型中,对制作防鸟装置的材料的强度并没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均可以由薄片状的材料制成,以尽可能的降低防鸟装置的制造成本。由于薄片状的金属材料易于成型,因此,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第二槽状部件12可以由金属薄板制成,优选的由铁皮制成。

此外,由于开设在户外隔离开关机构箱21底部的敞开孔23,不仅可以方便维护人员对操作连杆22进行操作,还可以使维护人员清楚地观察到操动机构24的运行情况。因此,较佳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或第二槽状部件12还可以由透明材料制成。不难理解,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第一槽状部件11和第二槽状部件12贴合而成的防鸟装置,不仅可以实现防鸟的目的,还可以使维护人员清楚地观察到操动机构24的运行情况。

进一步地,由于有机玻璃具有良好的耐老化性能,常被用于制作户外开关柜的观察窗,因此,优选的,上述透明材料可以包括有机玻璃。

再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防鸟装置还可以由绝缘材料制成,例如,由环氧树脂、尼龙等绝缘材料制成。

除了上述的一种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之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户外隔离开关,该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21底部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具体说明如下。

请参考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该户外隔离开关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图2A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

由于图2A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固定结构15为呈圆筒状,因此,在图4中,可以通过卡箍、抱箍之类的紧固装置31将防鸟装置安装在操作连杆22上。

请继续参考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的又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该户外隔离开关上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图3A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

由于图3A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的固定结构15包括第一裙耳11-4和第二裙耳12-4,并且第一裙耳11-4和第二裙耳12-4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固定孔11-6和第二固定孔12-6,因此,在图5中,可以通过螺钉、螺母、垫片等紧固部件将防鸟装置安装在机构箱21的底部。

不难发现,不论是图4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还是图4所示的户外隔离开关,由于其上安装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户外隔离开关防鸟装置,因此,能够杜绝小鸟在户外隔离开关的机构箱内筑巢,消除了户外隔离开关因小鸟在机构箱内筑巢导致的运行安全隐患。

此外,在图4和图5中,25为支柱绝缘子,26为隔离刀,这两个部件的功能属于现有技术,本说明书不再详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实施例旨在说明各自的不同之处,相关之处可以相互参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