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折断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05150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防折断数据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气连接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折断数据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手机等设备迅速普及,数据线也随之被广泛应用。但现有的数据线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弯折,尤其是线与接头交接处容易折断,若已连接数据线的电子设备 (如手机)在使用过程中不慎跌落、受到拉扯等,接头受到与插入接口方向垂直的力,容易造成接口和接头的变形、损坏,严重的还会导致线路短路,造成电子产品烧毁。再如鼠标键盘等电子设备插入电脑USB接口,通常接头是悬空的,且用于固定接头的结构长度过长,若是不小心将接头压下或数据线受到拉扯会使接头与接口受力过大,容易使接头弯折,接口松动,严重的还会导致接口与接头的损坏,短路,易使电子设备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防止数据线接头折断,并且保护接口使其不易松动的防折断数据线。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折断数据线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USB大接头;USB小接头;第一传输线,一端与USB大接头相连;第二传输线,一端与USB小接头相连;数据线缆,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线的另一端和第二传输线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固定座,设置在 USB大接头的底部,固定USB大接头和第一传输线;第二固定座,设置在USB小接头的底部,固定USB小接头和第二传输线;第一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一传输线与数据线缆的连接处;第二固定块,固定设置在第二传输线与数据线缆的连接处;至少一根第一承拉线,每根第一承拉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固定相连;以及至少一根第二承拉线,每根第二承拉线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固定相连,其中,第一传输线比第一承拉线更长,并且中部圈绕成圆圈状形成第一绕圈部,第二传输线比第二承拉线更长,并且中部也圈绕成圆圈状形成第二绕圈部。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的在数据线缆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均在10mm 以内。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承拉线的长度为80~100mm,第一传输线的长度为80~100mm,第二承拉线的长度为80~100mm,第二传输线的长度为80~100mm。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绕圈部的长度为30~40mm,第一绕圈部的长度为30~40mm。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数据线缆与第一传输线相连通的第一端部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中,数据线缆与第二传输线相连通的第二端部固定在第二固定块中。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数据线缆为扁平状,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截面为圆形,数据线缆的宽度大于第一传输线和第二传输线的外径。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在第一固定座上、与USB大接头和第一传输线相固定的位置处设有软质缓冲圈,在第二固定座上、固定USB小接头和第二传输线的位置处设有软质缓冲圈,在第一固定块上、固定第一传输线和第一承拉线的位置处,和固定数据线缆第一端部的位置处均设有软质缓冲圈,在第二固定块上、固定第二传输线和第二承拉线的位置处,和固定数据线缆第二端部的位置处均设有软质缓冲圈。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包括:集成电路,安装在第二固定块中,输入端与数据线缆的第二端部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传输线相连接。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二传输线伸入第二固定块中的一部分的外部套装有抗干扰套件。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第一绕圈部包含至少一个卷绕圈,第二绕圈部也包含至少一个卷绕圈。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防折断数据线的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USB接头;传输线,一端与一个USB接头相连;数据线缆,一端与传输线的另一端相连通,另一端与另一个USB接头相连;两个固定座,分别设置在两个USB接头的底部,分别固定一个USB 接头与传输线、以及另一个USB接头与数据线缆;固定块,固定设置在传输线与数据线缆的连接处;以及至少一根承拉线,位于传输线的近旁,每根承拉线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相连,另一端与固定块固定相连;其中,传输线比承拉线更长,并且中部圈绕成圆圈状形成绕圈部。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固定座的在数据线缆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在10mm以内。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承拉线的长度为80~100mm,传输线的长度为80~100mm。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具有这样的特征:绕圈部的长度为30~40mm。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数据线缆为扁平状,传输线截面为圆形,数据线缆的宽度大于传输线的外径。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在固定座上、与USB接头和传输线相固定的位置处设有软质缓冲圈,在第一固定块上、固定传输线和承拉线的位置处,和固定数据线缆的位置处均设有软质缓冲圈。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包括:集成电路,安装在固定块中,输入端与数据线缆相连接,输出端与传输线相连接。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输线伸入固定块中的一部分的外部套装有抗干扰套件。

在本方案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绕圈部包含至少一个卷绕圈。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折断数据线,因为具有以上结构,因此,无论传输线与USB接头被如何拉扯或者弯折成任何角度,均由承拉线受力,因而有效地避免传输线与USB接头收到损伤;并且,在承拉线与USB接头被弯折成一定夹角的情况下,传输线会从卷绕的部位释放一部分,或者将一部分送入卷绕的部位来适应角度以及USB接头与固定块之间位置关系的变化,使得传输线缓和地进行弯曲,而不会过度弯折。从而有效地避免传输线和接头以及连接部位被拉扯和弯折而发生松动、脱落、变形以及折断等损伤,进而延长数据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第二固定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USB小接头向右弯曲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将USB小接头向左弯曲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另一种具有两根承拉线的防折断数据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作详细阐述。

如图1至3所示,防折断数据线10包括:USB大接头11、USB 小接头12、第一传输线13、第二传输线14、数据线缆15、第一固定座16、第二固定座17、第一固定块18、第二固定块19、第一承拉线 20、第二承拉线21、集成电路22、以及六个软质缓冲圈23。

USB大接头11用于插入和连接充电器、适配器、电脑等设备,它可以是Type-A(male)、Type-C等类型的USB插头。

USB小接头12用于插入和连接手机、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它可以是Type-A(female)、Type-B、Type-C、micro-a、micro-b、micro-ab、 mini-a、mini-b、Lighting等类型的USB插头。

第一传输线13的一端与USB大接头11相连,第一传输线13比第一承拉线20更长,并且中部圈绕成圆圈状形成第一绕圈部13a,第一绕圈部13a包含至少一个卷绕圈,本实施例中,第一绕圈部13a 仅包含一个卷绕圈,并且该卷绕圈的直径为30mm。

第二传输线14的一端与USB小接头12相连,第二传输线14比第二承拉线21更长,并且中部也圈绕成圆圈状形成第二绕圈部14a,第一绕圈部13a包含至少一个卷绕圈,本实施例中,第二绕圈部14a 仅包含一个卷绕圈,并且该卷绕圈的直径为30mm。第二传输线14 伸入第二固定块19中的一部分的外部套装有圆环状的抗干扰套件,抗干扰套件紧裹在数据线上,它的材质可以是镍锌铁氧体。

数据线缆1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传输线13的另一端和第二传输线 14的另一端相连通。数据线缆15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传输线13相连通,并被固定在第一固定块18中。数据线缆15的第二端部与第二传输线14相连通,并被固定在第二固定块19中。

本实施例中,数据线缆15为扁平状,第一传输线13和第二传输线14截面为圆形,数据线缆15的宽度要大于第一传输线13和第二传输线14的外径,因此抗拉扯和折断强度更高。并且,在第一传输线13、第二传输线14、以及数据线缆15的外皮中都设有屏蔽层,本实施例中,屏蔽层为铝箔或编织成网状的铝丝构成的屏蔽层。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USB大接头11和USB小接头12均连接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电流是从USB大接头11顺次经第一传输线 13、数据线缆15、和第二传输线14,然后流入USB小接头12中。

第一固定座16设置在USB大接头11的底部,固定USB大接头 11和第一传输线13的连接部位。第一固定座16沿数据线缆15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在10mm以内,远远短于现有的各种数据线中固定座的长度(市售的长度约为20mm左右),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定座受外力碰撞而发生弯折、松动、损坏的危险。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座 16的长度为8mm。

第二固定座17设置在USB小接头12的底部,固定USB小接头12和第二传输线14的连接部位。第二固定座17沿数据线缆15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也在10mm以内,同样远远短于现有的各种数据线中固定座的长度(市售的长度约为20mm左右),可以有效地降低固定座受外力碰撞而发生弯折、松动、损坏的危险。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座17的长度也为8mm。

第一固定块18固定设置在第一传输线13与数据线缆15第一端部的连接处。第一固定块18长20mm,宽12mm,厚6mm。

第二固定块19固定设置在第二传输线14与数据线缆15第二端部的连接处。第二固定块19的尺寸与第一固定块18相同。

第一承拉线20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座16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固定块18固定相连,由于第一承拉线20长度比第一传输线13短,因此无论第一传输线13与USB大接头11被如何拉扯或者弯折成任何角度,均由第一承拉线20受力,因而有效地避免第一传输线13与USB大接头11收到损伤。本实施例中,第一承拉线20的长度为 100mm,第一传输线13的长度为160mm。

第二承拉线21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座17固定相连,另一端与第二固定块19固定相连,由于第二承拉线21长度比第二传输线14短,因此无论第二传输线14与USB小接头12被如何拉扯或者弯折成任何角度,均由第二承拉线21受力,因而有效地避免第二传输线14与 USB小接头12收到损伤。本实施例中,第二承拉线21的长度为 100mm,第二传输线14的长度为160mm。

如图3所示,集成电路22安装在第二固定块19中,它的输入端与数据线缆15的第二端部相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传输线14相连接。

六个软质缓冲圈23分别设置在:第一固定座16上的固定USB 大接头11和第一传输线13的位置处,第二固定座17上的固定USB 小接头12和第二传输线14的位置处,第一固定块18上的固定第一传输线13和第一承拉线20的位置处,第一固定块18上的固定数据线缆15第一端部的位置处,第二固定块19上的固定第二传输线14 和第二承拉线21的位置处,以及第二固定块19上的固定数据线缆15第二端部的位置处。这样设置,能够减缓第一传输线13、第二传输线14、第一承拉线20、第二承拉线21、以及数据线缆15连接处的受力。本实施例中,软质缓冲圈23露出部分的长度为5mm。

这里,以USB小接头12上的第二传输线14为例,对圈绕圈部所起到的作用进行说明:如图4和5所示,当第二承拉线21与USB 小接头12向右弯曲成90°夹角,第二传输线14会从卷绕的部位释放一部分(此时卷绕的圈会缩小,见图4),当向左弯曲成90°夹角,则第二传输线14会将一部分送入卷绕的部位(此时卷绕的圈会有所扩大,见图5)来适应角度以及USB小接头12与第二固定块19之间位置关系的变化。

USB大接头11上第一传输线13的圈绕圈部所起到的作用同理,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做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防折断数据线并不仅仅限定于在以上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而是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在该实施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修改或补充或等效替换,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在上述实施例中,仅设有一根第一承拉线20和一根第二承拉线 21,本实用新型还可以设置多根第一承拉线和第二承拉线来承受和分担外部施加的拉扯和弯曲力,例如,如图6所示,可以设置两根第二承拉线21’,两根第二承拉线21’对称设置在第二传输线14的左右两侧,这样受力更为均匀,效果更加显著,同理,第一承拉线也可以设置两根以上。设置的越多受力更加均匀,承拉线更不易断裂,并且即使一根承拉线断裂后,还有其它承拉线可以承力,从而对传输线进行保护,当然这样成本也会更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求来设定承拉线的数量。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USB大接头和USB小接头,都设有相应的承拉线和传输线以及固定块,对两个USB接头都进行了重点防护,本实用新型还可以仅对其中一个接头进行重点防护,例如, USB小接头,仅为其设置承拉线、传输线以及固定块,而对于USB 大接头则直接与数据线缆相连,这样有针对性的对其中一个易受损的接头进行防护,也可以起到所需的效果,并且还能节省成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