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7683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尤其涉及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是一种用于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接通,承载和分断电流以及在规定条件下,当剩余电流达到一个规定值时使触头断开的机械开关电器;一般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由壳体、自动重合闸机构、触头系统、电子控制装置、操作机构,壳体包括上盖、中盖与底座组成,其中上盖、中盖及底座之间采用依次堆叠设置并固定,且上盖、中盖及底座内部形成零部件安装腔,操作机构设于中盖与底座之间,操作机构包括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由于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其组成较为复杂,所需各零部件之间要求连接紧凑,动作传递及时,然而部分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由于其结构限制,其中存在机构之间连接不紧凑出现动作传递延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动作传递及时的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自动重合闸机构、触头系统、电子控制装置、操作机构,壳体包括上盖、中盖及底座,所述上盖、中盖及底座之间采用依次堆叠式设置,且上盖、中盖及底座内部形成零部件安装腔,操作机构设于中盖与底座之间,操作机构包括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杠杆包括两侧均设置有的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及第一、二活动板之间设有连接板,机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侧壁连接板,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设置于杠杆上的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之间,且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内壁临近;机架两侧外壁处均形成限位块,且杠杆上于机架处的限位块形成一限位槽,并通过该限位槽与限位块之间的配合构成杠杆于机架上的限位;限位块一侧设置有跳扣限位孔,该跳扣限位孔内设置有跳扣限位轴,通过该跳扣限位孔与跳扣限位轴之间的配合构成机架与跳扣之间的限位;机架两侧均设有的限位块一侧形成一限位圆弧,通过两侧设有的限位圆弧构成转轴与机架之间的限位,机架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分别设置有锁扣限位孔,该锁扣限位孔设于限位圆弧上方,且该锁扣限位孔与跳扣限位孔相对,并设于同一直线上;该锁扣限位孔内设置有一锁扣限位轴,通过该锁扣限位孔与锁扣限位轴之间的配合构成锁扣与机架之间的限位,机架上于锁扣限位孔上方设置有再扣架限位孔,于该再扣架限位孔内设置有再扣架限位轴,通过再扣架限位轴与再扣架限位孔之间的配合构成机架与再扣架之间的限位。

上述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所述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一般包括壳体、自动重合闸机构、触头系统、电子控制装置、操作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而现有技术中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之间的连接不佳、且结构不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之间位置的相对限位,可保证各零部件之间连接的可靠性,由此还可保证各零部件连接紧凑及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之间的动作传递的及时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机架上的侧壁连接板与底座内壁贴合,且机架与底座贴合处设置有固定孔。

上述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所述由于该机架结构与传统机架结构不同,其安装方式为,先对杠杆、跳扣、再扣架、锁扣、转轴与机架进行相对固定,最后为将组装完成的机架及机架上的部件置于底座内,并通过底座与机架之间的固定孔,进行机架于底座之间相对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跳扣限位孔与跳扣限位轴之间的配合、锁扣限位轴与锁扣限位孔之间的配合、再扣架限位轴与再扣架限位孔之间配合,且该三者之间的配合均采用过盈配合。

上述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所述由于跳扣限位轴、锁扣限位轴与再扣架限位轴的作用在于分别将跳扣、锁扣与再扣架固定机架上,且各孔、轴之间的配合可靠、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操作机构局部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操作机构侧面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机架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机架侧面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采用了一种剩余电流保护断路器,包括壳体、自动重合闸机构、触头系统、电子控制装置、操作机构,壳体包括上盖、中盖及底座,上盖、中盖及底座之间采用依次叠加式设置,且上盖、中盖及底座内部形成零部件安装腔,操作机构设于中盖与底座之间,操作机构包括杠杆1、跳扣2、再扣架3、锁扣4、转轴5与机架6,杠杆1包括两侧均设置有的第一活动板11、第二活动板12及第一、二活动板之间设有连接板13,机架6包括第一侧壁61、第二侧壁63与侧壁连接板62,第一侧壁61与第二侧壁63设置于杠杆1上的第一活动板11与第二活动板12之间,且第一侧壁61与第二侧壁63分别与第一活动板11、第二活动板12的内壁临近;机架6两侧外壁处均形成限位块64,且杠杆1上于机架6处的限位块64形成一限位槽14,并通过该限位槽14与限位块64之间的配合构成杠杆1于机架6上的限位;限位块64一侧设置有跳扣限位孔68,该跳扣限位孔68内设置有跳扣限位轴9,通过该跳扣限位孔68与跳扣限位轴9之间的配合构成机架6与跳扣2之间的限位;机架6两侧均设有的限位块64一侧形成一限位圆弧65,通过两侧设有的限位圆弧65构成转轴5与机架6之间的限位,机架6第一侧壁61与第二侧壁63分别设置有锁扣限位孔66,该锁扣限位孔66设于限位圆弧65上方,且该锁扣限位孔66与跳扣限位孔68相对,并设于同一直线上;该锁扣限位孔66内设置有一锁扣限位轴8,通过该锁扣限位孔66与锁扣限位轴8之间的配合构成锁扣4与机架6之间的限位,机架6上于锁扣限位孔66上方设置有再扣架限位孔67,于该再扣架限位孔67内设置有再扣架限位轴10,通过再扣架限位轴10与再扣架限位孔67之间的配合构成机架6与再扣架3之间的限位。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机架6上的侧壁连接板62与底座内壁贴合,且机架6与底座贴合处设置有固定孔621。

根据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跳扣限位孔68与跳扣限位轴9之间的配合、锁扣限位轴8与锁扣限位孔66之间的配合、再扣架限位轴10与再扣架限位孔67之间配合,且该三者之间的配合均采用过盈配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