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641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容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电层电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及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能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影响当前世界各国能源决策和科技导向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促进能源科技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促使人们应更加重视建立确保经济可持续增长、有利于环境的能源供应体系,节能和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成为世界性的趋势。

双电层电容器具有很大的电容量(10~100F)、很小的漏电流、良好的电压记忆性能、充放电简单且循环次数不受限制等优点。用途广泛,不仅可以作储备电源,也可以作一次性电源。目前双电层电容器已在多方面得到应用。在电动汽车上由双电层电容器提供启动电流,而由蓄电池组提供正常运转电流。在脉冲功率技术中,对储能元件的要求不仅储存的能量要大,而且还要小型化、电压保持时间足够长。虽然双电层电容器的工作电压不高(单元耐压不超过5V),但因其容量巨大,一次储能也很高,而且易于小型化,因而在脉冲功率技术中也存在应用前景。目前,双层电容器主要存在电容量小、体积大、密封性能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电层电容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包括:阳极电极、阴极电极、上部壳体、下部壳体、压环,所述上部壳体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部壳体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部壳体与下部壳体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下部壳体内腔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阳极引出板、阳极电极、隔离膜、阴极电极、阴极引出板,所述阳极引出板与上部壳体的顶板之间设有压环,所述阳极引出板的中部焊接有阳极引线,所述上部壳体的中心处固定有阳极密封圈,所述阳极引线的上部从阳极密封圈的中心孔中穿过,所述阴极引出板底部的中心处焊接有阴极引线,所述下部壳体下部的中心处固定有阴极密封圈,所述阴极引线从阴极密封圈的中心孔中穿过。

优选地,所述阳极电极、阴极电极均为活性碳纤维布材质。

优选地,所述隔离膜为聚丙烯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活性碳纤维布作为阳极电极、阴极电极,从而大大的提高了电极的有效面积,提高电容器的电容量、减少电容器的体积;通过聚丙烯作为隔离膜,从而提高了隔离膜的化学稳定性,能够有效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阳极密封圈和阴极密封圈从而保证了电容器的密封性能,能够进一步提高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双电层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部壳体,2、下部壳体,3、压环,4、阳极引线,5、阳极密封圈,6、阳极引出板,7、阳极电极,8、隔离膜,9、阴极密封圈,10、阴极引线,11、阴极引出板,12、阴极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双电层电容器,包括:阳极电极7、阴极电极 12、上部壳体1、下部壳体2、压环3,所述上部壳体1的下部设有内螺纹,所述下部壳体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所述上部壳体1与下部壳体2通过螺纹连接方式连接,所述下部壳体2内腔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有阳极引出板6、阳极电极7、隔离膜8、阴极电极12、阴极引出板11,所述阳极引出板6与上部壳体1的顶板之间设有压环3,所述阳极引出板6的中部焊接有阳极引线4,所述上部壳体1的中心处固定有阳极密封圈5,所述阳极引线4的上部从阳极密封圈5的中心孔中穿过,所述阴极引出板11底部的中心处焊接有阴极引线10,所述下部壳体2下部的中心处固定有阴极密封圈9,所述阴极引线 10从阴极密封圈9的中心孔中穿过,所述阳极电极7、阴极电极12 均为活性碳纤维布材质,所述隔离膜8为聚丙烯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本实用新型中,阳极电极7通过阳极引出板6引出,阳极引出板 6与阳极引线4相连接,阳极引线4将电容器连接到电路中;阴极电极12通过阴极引出板11引出,阴极引出板11与阴极引线10相连接,阴极引线10将电容器连接到电路中。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