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装备制造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
背景技术:
: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低碳循环绿色制造的需要,变压器作为电力系统中大量使用的重要关键设备,对变压器节能环保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相对常规的平面叠铁芯变压器、平面卷铁芯变压器、立体卷铁芯变压器来讲,新型的立体叠铁芯变压器无论在减少材料消耗、降低损耗、提高性能和效率、节能环保和安全可靠性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而与之配套的专用生产设备还是空白,且现行立体卷鉄心变压器的立体铁芯制作仍靠人工翻转成型,既不安全、费时费力又很难保证卷鉄心的尺寸公差和产品质量,开发一种适应推行智能制造、既适用于立体叠铁芯变压器生产、又能满足立体卷鉄心翻转成型的多功能制造设备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具有将立体叠铁芯的铁芯片叠装、叠装成铁芯矩形框后的自动翻转、三个铁芯矩形框自动组合成三柱立体铁芯成品等一整套工作,具有省时省力、安全可靠、生产效率高、制造精度和质量有保证等优势,适应智能制造的发展趋势,以智能化数字化的多功能设备替代人工操作,减少生产工序和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其特征在于:由三个并列设置的工作台元件一(1)、工作台元件二(2)和工作台元件三(3)构成,其依次并排设置且为组合式联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元件一(1)和工作台元件三(3)分别设置于工作台元件二(2)的左右两侧,且工作台元件一(1)和工作台元件三(3)分别包括有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三(3-2),所述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 作台三(3-1)分别通过传动机构一(1-3)、传动机构三(3-3)和翻转机构一(1-4)、翻转机构三(3-4)实现相对翻转,所述工作台元件二(2)包括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固定框架二(2-2),所述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通过其底端的升降机构(2-4)和两侧的传动机构二(2-5)带动与其对接的传动机构一(1-3)、传动机构三(3-3)绕上部转动轴(2-7)转动,实现三个工作台元件之间的翻转联动,所述升降机构(2-4)的底端设有翻转机构二(2-3),且通过翻转机构二(2-3)带动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沿转动轴(2-6)前后方向翻转。
所述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均由优质型钢制成,其上面分别开有若干沟槽和圆孔,所述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的上表面边缘的长短轴方向镶嵌有尺寸定位的量尺;在其下方侧面设置用于转动的轴套,用于升降和翻转。
所述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与其对应的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二(2-2)、固定框架三(3-2)之间为非固定连接结构,其工作台元件均可部分脱离框架沿传动轴自如移动。
所述的工作台元件二(2)通过调整升降机构(2-4)可使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垂直上下移动,所述固定框架二(2-2)包括有通过插接件(2-9)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连接固定的侧平台(2-8)、所述侧平台(2-8)位于固定框架二(2-2)的一侧,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呈L形结构,其用于托起调整翻转机构二(2-3)将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沿转动轴(2-6)翻转后的整体三柱立体铁芯。
所述的固定框架一(1-2)包括翻转侧支撑(1-5),所述的固定框架三(3-2)包括翻转侧支撑(3-5)。
所述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通过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垂直下落拉动传动轴(2-7)下降,所述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与翻转侧支撑(1-5)的另一端一同翘起并沿顺时针旋转;所述翻转侧支撑(1-5)上设有翻转机构一(1-4),所述翻转机构一(1-4)动作继续推动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顺时针翻转,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两次最终顺时针翻转合计120°角,使铁 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上的铁芯片边框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上的铁芯片边框贴合。
所述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通过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垂直下落拉动传动轴(2-7)下降,所述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与翻转侧支撑(3-5)的另一端一同翘起并沿逆时针翻转;所述翻转侧支撑(3-5)上设有翻转机构三(3-4),所述翻转机构三(3-4)动作继续推动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逆时针翻转,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两次最终逆时针翻转合计120°角,使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上的铁芯片边框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上的铁芯片边框贴合。
所述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两侧的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翻转120°,使三个操作台上的三个铁芯矩形框的六个竖直半圆形柱两两贴合,形成三个圆形铁芯柱的立体铁芯,固定后启动翻转机构二(2-3),使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连同其上方的立体铁芯成品及侧平台(2-8)沿转动轴(2-6)一同向前翻转90°,使立体铁芯成品从水平卧式状态翻转成竖直立式状态,同时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自动复位到水平初始状态。
所述的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二(2-2)、固定框架三(3-2)的下端均通过地脚螺栓与地基可靠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组合式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三个工作台可同时进行铁芯片叠装作业,有效缩短变压器产品的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由于成型机配置有尺寸定位用的量尺和铁芯框的夹紧固定装置,可确保铁芯的制作精度和叠装成型质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精巧、紧凑简洁、体积小、材料省、成本低、功能全、操作简便、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既可进行铁芯片叠装作业、又可自动实现三个铁芯框的组装成型、翻转起立,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最大限度满足变压器立体叠铁芯、立体卷铁芯制作的需求和低碳环保、绿色制造、智能制造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三个叠装操作平台上完成铁芯矩形框叠装作业的示意图。
图4为三个铁芯矩形框叠装完成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下落、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附带铁芯矩形框翻转翘起45°完成第一级翻转的示意图。
图5为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分别顺时针、逆时针继续翻转到120°,使铁芯矩形框的六个半圆形边框两两贴合形成三个圆形铁芯柱的示意。
图6为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脱离开三柱立体铁芯,处于水平卧式状态的立体铁芯竖直立起前的示意图。
图7为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连同三柱立体铁芯及侧平台(2-8)托起三柱立体铁芯翻转90°竖直立起、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和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复位到水平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
一种立体铁芯叠装翻转成型机,三个工作台均由铁芯片叠装操作台及转动机构、固定框架等组成,其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一1-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三3-1由优质型钢制作,上面开有若干沟槽和圆孔,并在上表面边缘的长短轴方向镶嵌有尺寸定位的量尺,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二2-2、固定框架三3-2和传动机构一1-3、传动机构二2-5、传动机构三3-3均由优质型钢制作并与其铁芯片叠装操作台可靠地固定成一体;翻转机构一1-4、翻转机构三3-4由液压缸和伸缩机构组成,一端焊有转动轴连接元件,另一端设有翻转侧支撑1-5、3-5用于翻转时与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三3-2支撑固定;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三3-2靠近工作台2侧与传动机构一1-3、传动机构三3-3接触部位加工成光滑圆弧,以减小传动机构一1-3、传动机构三3-3随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下降而下滑的摩擦力。
工作台2除通过翻转机构二2-3具有翻转功能外,还通过升降机构2-4具备 垂直升降功能,其升降机构2-4由液压缸和伸缩机构组成,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固定为一体,固定框架二2-2的两侧设有与转动轴2-6配套的轴套,转动轴2-6设置在固定框架二2-2一端的下部,用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的前后90°翻转。
所述的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二2-2、固定框架三3-2的下边均设置有地脚螺栓与地基可靠固定。
所述的传动机构二2-5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非死连接,在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进行90°翻转时通过插接件2-9与侧平台2-8连成一体,使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连同立体铁芯工件和侧平台2-8一起翻转,立体铁芯工件起立后其侧平台2-8作为托盘进行支撑,如图7,所述侧平台2-8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呈L形垂直结构,翻转之后还是L形垂直结构,插接件2-9位于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的下方固定在侧平台2-8的内外侧面上,且为T形结构,内侧的T形插接件2-9用于支撑和固定铁芯片叠装操作台二2-1,外侧的T形插接件2-9用于翻转后的整体支撑结构。
所述的翻转机构一1-4、翻转机构三3-4的翻转侧支撑1-5、3-5通过支撑杆与固定框架一1-2、固定框架三3-2进行支撑固定。
上述各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思想情况下,对上述实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