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非晶合金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
背景技术:
目前,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变压器由于具有磁路优化、损耗低、节能效果显著、噪音低、过载能力强、空载电流少、结构紧凑、变电成本低、占地面积少、具有防盗性能等优点,已经逐步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由多层非晶合金料带卷制而成,但是由于非晶合金材料厚度薄且强度低,目前很难做成规格较大的卷铁芯。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非晶合金材料厚度薄且强度低,目前很难做成规格较大的卷铁芯的技术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支撑非晶合金料带,从而做成规格较大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具有三个单框铁芯,所述单框铁芯由多层非晶合金料带卷制而成,所述单框铁芯的最内层非晶合金料带处设置有矩形支撑框架,以支撑多层非晶合金料带,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支撑结构,以增加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结构强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包括:
第一段,有两个,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横向段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所述横向段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一段的中点连线与所述横向段垂直;
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一端朝向相同;
第四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另一端朝向相同;
第三段,有两个,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竖向段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所述竖向段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三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段的两端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段的中点连线与所述竖向段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以两个所述第一段的中点连线左右对称。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段和/或所述第四段与所述第一段之间的夹角为155°-16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具有三个单框铁芯,单框铁芯由多层非晶合金料带卷制而成,框铁芯的最内层非晶合金料带处设置有矩形支撑框架,以支撑多层非晶合金料带,矩形支撑框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支撑结构,以增加矩形支撑框架的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通过在最内层非晶合金料带设置矩形支撑框架,使得其能够支撑多层非晶合金料带,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卷铁芯的规格能够做得较大,另外,在矩形支撑框架的内壁上设置内支撑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矩形支撑框架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承压能力。
2.本实用新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包括:第一段,有两个,与矩形支撑框架的横向段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横向段的长度,两个第一段的中点连线与横向段垂直;第二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一端,所述第一段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一端朝向相同;第四段,连接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段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第三段,有两个,与矩形支撑框架的竖向段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竖向段的长度,两个第三段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段的两端连接,且两个第三段的中点连线与竖向段垂直;当矩形支撑框架的横向段和竖向段受压时,压力经倾斜设置的第二段传递给第一段和第三段,两个第一段与两个第三段围合形成一个矩形,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将横向段和竖向段承受的压力转移,提高了承压力,不易被挤压损坏,使用寿命长。
3.本实用新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以两个第一段的中点连线左右对称,能够更好更平均地通过两个第二段转移压力,从而提高矩形支撑框架的承压能力。
4.本实用新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第二段和/或第四段与第一段之间的夹角为155°-165°,使得来两个第二段能够更好地分担压力,提供提高矩形支撑框架的承压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现有技术或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现有技术或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中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的剖面图。
图2是单框铁芯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矩形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单框铁芯;2、非晶合金料带;3、矩形支撑框架;31、横向段;32、竖向段;4、第一段;41、第二段;42、第四段;5、第三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下述的实施例不是本实用新型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其他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如图1-3所示,具有三个单框铁芯1,所述单框铁芯1由多层非晶合金料带2卷制而成,所述单框铁芯1的最内层非晶合金料带处设置有矩形支撑框架3,以支撑多层非晶合金料带,所述矩形支撑框架3的内壁上设置有内支撑结构,以增加所述矩形支撑框架3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通过在最内层非晶合金料带设置矩形支撑框架3,使得其能够支撑多层非晶合金料带2,与现有技术中相比,卷铁芯的规格能够做得较大,另外,在矩形支撑框架3的内壁上设置内支撑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矩形支撑框架3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承压能力。
本实施例的非晶合金立体三角形卷铁芯,如图4-5所示,所述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包括:第一段4,有两个,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3的横向段 31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所述横向段31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一段4的中点连线与所述横向段31垂直;第二段41,连接所述第一段4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31的一端,所述第一段4的一端与所述横向段31的一端朝向相同;第四段42,连接所述第一段4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31的另一端,所述第一段4的另一端与所述横向段31的另一端朝向相同;第三段5,有两个,与所述矩形支撑框架3的竖向段32平行设置,且长度小于所述竖向段32 的长度,两个所述第三段5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段4的两端连接,且两个所述第三段5的中点连线与所述竖向段32垂直。当矩形支撑框架3 的横向段31和竖向段32受压时,压力经倾斜设置的第二段41和第四段42 分别传递给第一段4和第三段5,两个第一段4与两个第三段5围合形成一个矩形,这种结构能够有效将横向段31和竖向段32承受的压力转移,提高了承压力,不易被挤压损坏,使用寿命长。
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支撑结构的纵截面以两个所述第一段4的中点连线左右对称,能够更好更平均地通过第二段41和第四段42转移压力,从而提高矩形支撑框架3的承压能力。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段41和/或所述第四段42与所述第一段4之间的夹角为155°-165°,使得来第二段41和第四段42能够更好地分担压力,提供提高矩形支撑框架3的承压能力。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