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41302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总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总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场总线连接器大多是用塑胶外壳。带有屏蔽层的屏蔽电缆在与其他设备连接时需要一个屏蔽电缆紧固附件。目前,当在连接器上连接屏蔽线缆时,首先需要剥开线缆屏蔽层,然后通过屏蔽套筒、各种线缆夹、电缆压板以及螺丝来夹紧屏蔽层,使得电缆屏蔽层与屏蔽套筒的导通连接,从而实现屏蔽层的连接。但是,由于线缆外径的大小不一,因此与线缆相连接的线缆夹和螺丝的尺寸也要不同。而且,由于接线位置狭小,螺丝安装难以设计,往往导致线缆夹和螺丝支架的连接不方便而且不可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总线连接器,其适用的屏蔽线缆外径范围宽,剥线简单、连接快速、可靠性好、易学易用,可以节约现场大量的作业时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总线连接器,包括由底座和上盖组合构成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一进线位置和一出线位置,所述底座的进线位置为半台阶孔,所述半台阶孔由外到内分别为具有第一外径的半通孔和具有第二外径的通孔,所述半通孔处设置有朝着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的连接面凸起的多个锥牙,所述通孔处设置有朝着所述连接面凸起的多个横齿。

优选的,所述壳体由金属制成。

优选的,所述锥牙为锥形结构,其朝向所述连接面的一侧为尖形。

优选的,所述锥牙具有四个。

优选的,所述横齿为长条结构,其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横齿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横齿沿着所述半台阶孔的轴线方向排列。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外径。

优选的,所述上盖的进线位置的结构与所述底座的进线位置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的进线位置与所述底座的进线位置组合成一个台阶孔;所述上盖的出线位置的结构与所述底座的出线位置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的出线位置与所述底座的出线位置组合成另一个台阶孔。

优选的,所述出线位置与所述进线位置相邻,所述出线位置与所述进线位置的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上盖通过螺丝锁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总线连接器的外壳体由金属制成,从而可以简单方便的实现线缆屏蔽层与外壳之间的电连接。并且,台阶孔的不同外径适应的电缆外径范围宽,底座和上盖之间的紧固连接方便,不需要额外设计不同尺寸的螺丝。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底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底座的主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底座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上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上盖的主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上盖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总线连接器中底座和上盖连接后形成的壳体的示意图;

图6为屏蔽电缆在总线连接器中的一个接线示意图;

图7为屏蔽电缆在总线连接器中的另一个接线示意图。

图中各符号表示的含义如下:

1-底座,2-底座进线位置,201-半通孔,202-通孔,203-锥牙,204-横齿,3-底座出线位置,4-上盖,5-上盖进线位置,6-上盖出线位置,7-屏蔽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总线连接器为由底座1和上盖4组合构成的壳体。如图5所示,壳体的一侧具有一进线位置和一出线位置,进线位置分别由底座进线位置2和上盖进线位置5组合构成,出线位置分别由底座出线位置3和上盖出线位置6组合构成。而且,在本实施例中,出线位置与进线位置相邻,出线位置与进线位置的结构相同。

图1、2a和2b分别示出了总线连接器中底座1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侧视图。底座进线位置2为半台阶孔。所述半台阶孔由外到内分别为具有第一外径的半通孔201和具有第二外径的通孔202。由外到内的方向是从壳体到壳体内部的方向。由于半台阶孔的形状限定,在外的半通孔201的第一外径大于在内的通孔202的第二外径。而且,所述半通孔201处设置有朝着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4的连接面凸起的多个锥牙203。所述通孔202处设置有朝着所述连接面凸起的多个横齿20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锥牙203为锥形结构,其朝向所述连接面的一侧为尖形。所述锥牙203具有四个。所述横齿204为长条结构,其在长度方向上与所述连接面平行。所述横齿204具有两个,两个所述横齿204沿着所述半台阶孔的轴线方向排列。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锥牙203的数量还可以是两个、六个等易于屏蔽电缆剥线的数量。所述横齿204的数量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等。

图3、图4a和4b分别示出了总线连接器中上盖4的立体示意图、主视图和侧视图。上盖进线位置5和上盖出线位置6都为半台阶孔的形状。显然,所述上盖进线位置5的结构与所述底座进线位置2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进线位置5与所述底座进线位置2组合成一个台阶孔,所述上盖出线位置6的结构与所述底座出线位置3的结构相同,所述上盖出线位置6与所述底座出线位置3组合成另一个台阶孔。图5中可以看出,结合后的壳体中出线位置与进线位置相邻。

优选的,所述底座1和所述上盖4通过螺丝锁紧。

因此,图6和图7示出了屏蔽电缆在总线连接器中的连接方式。在实际接线时,当屏蔽电缆的外径大约等于半通孔的第一外径时,可按图6的示意图来进行剥线。剥线中不必露出编织屏蔽。当上盖4和底座1通过螺丝锁紧时,上盖4的半通孔的锥牙和底座1的半通孔的锥牙会刺破屏蔽线缆的绝缘外皮,从而实现总线连接器的壳体和线缆屏蔽的电气连接。当屏蔽电缆的外径大约等于通孔的第二外径时,可按图7的示意图来进行剥线。剥线中留出一段屏蔽层7,这段屏蔽层7用于与通孔处的横齿相接触。当上盖4和底座1通过螺丝锁紧时,上盖4的通孔的横齿和底座的通孔的横齿会压紧屏蔽层7,从而实现总线连接器的壳体和屏蔽线缆的电气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用两个台阶孔、不同的连接结构实现线缆屏蔽层与壳体的电气连接。而且,半通孔的锥牙可直接刺破线缆外层绝缘皮,实现与金属外壳的电气连接;通孔的横齿设计,为了适应更小的线缆外径,通过向线缆施加压力,也可实现快速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适用的屏蔽线缆外径范围宽,剥线简单、连接快速、可靠性好、易学易用,可以节约现场大量的作业时间。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