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及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7532发布日期:2018-08-04 17:2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及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的核心组成部分就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初始光致衰减现象主要发生在单晶硅太阳电池上,如果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发生衰减,就必然导致光伏组件的输出功率下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国专利文献CN205159348U公开了一种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缺陷钝化处理装置,包括用于叠放电池片的硅片篮,多个工艺腔,其中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分别设有一对上下设置的可升降平置电极板,硅片篮顶部敞口,硅片篮底部设有用于让下电极板通过的通孔。通过在第一处理腔、第二处理腔内,上下电极板夹紧硅片篮中的电池片,进行通电处理,经传送线输送至冷却腔,将电池片冷却至一定温度,从而实现对晶体硅太阳电池中的杂质与缺陷进行钝化,使电池效率升高,同时,还能对硼氧复合体进行钝化,从而达到抗光衰的目的,使晶体硅太阳电池光衰减小,提高了电池效率。

但是,上述的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缺陷钝化处理装置中,电极板夹紧硅片篮中的电池片时,其中下电极需要穿过硅片篮底部的通孔抵靠在电池片上,这对通孔的大小、下电极板的大小以及两者配合位置有较高的要求,设置不当会造成下电极板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电池片加热装置中的下电极板夹紧的操作要求高、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包括:

盛放装置,用于叠放太阳电池片,所述盛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片底部的第一导电平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所述绝缘单元隔离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所述传输装置;

以及至少一组加热夹具,每组所述加热夹具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上下两侧的两个升降电极板和分别驱动所述电极板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电极板连接外部电源;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与表层电池片和第一导电平板相抵接,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设置的多个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为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缘设置的向远离所述传输装置方向延伸的围挡。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每条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上的至少一个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每条边上均设有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至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平板为方形板,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四条边上的四根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单元包括至少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相对边设置的一对绝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材料为陶瓷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铝材料。

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包括:盛放装置,用于叠放太阳电池片,所述盛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片底部的第一导电平板和位于所述电池片顶部的第二导电平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二导电平板与位于顶部的电池片相抵接,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所述绝缘单元隔离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所述传输装置;

以及至少一组加热夹具,每组所述加热夹具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平板上下两侧的两个升降电极板和分别驱动所述电极板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电极板连接外部电源;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平板相抵接,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导电平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盛放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设置的多个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由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为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缘设置的向远离所述传输装置方向延伸的围挡。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每条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上的至少一个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每条边上均设有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至所述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平板为方形板,所述限位单元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四条边上的四根立柱。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单元包括至少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相对边设置的一对绝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绝缘材料为陶瓷材料,所述导电材料为铝材料。

一种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其包括:

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传送待处理太阳电池片;

多个工艺腔室,多个所述工艺腔室沿传送方向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上,所述工艺腔室对太阳电池片进行钝化处理;

所述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上述电池片加热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工艺腔室中设有加热夹具。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盛放装置,用于叠放太阳电池片,所述盛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片底部的第一导电平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所述绝缘单元隔离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所述传输装置;以及至少一组加热夹具,每组所述加热夹具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上下两侧的两个升降电极板和分别驱动所述电极板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电极板连接外部电源;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与表层电池片和第一导电平板相抵接,所述电极板和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此结构的电池片加热装置,叠放电池片的盛放装置包括一盛放电池片的第一导电平板,使得加热夹具加热电池片只需夹紧表层电极片和第一导电平板,这与现有技术中通过在硅片篮底部设有通孔相比,降低了装置的操作要求,提高了装置操作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绝缘单元隔离了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使得传输装置不会带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盛放装置,用于叠放太阳电池片,所述盛放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电池片底部的第一导电平板和位于所述电池片顶部的第二导电平板,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用于盛放所述电池片,所述第二导电平板与位于顶部的电池片相抵接,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所述绝缘单元隔离所述第一导电平板与所述传输装置;以及至少一组加热夹具,每组所述加热夹具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导电平板上下两侧的两个升降电极板和分别驱动所述电极板升降的驱动单元,所述电极板连接外部电源;两个所述电极板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平板和所述第二导电平板相抵接,所述电极板和所述导电平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此结构的电池片加热装置,通过在电池片顶部设置第二导电平板,可以防止上电极板压碎电池片,进一步保护了电池片。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所述盛放装置还包括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设置的多个限位单元,所述限位单元由绝缘材料制成。所述限位单元为围绕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缘设置的向远离所述传输装置方向延伸的围挡。此结构的电池片加热装置,通过设置限位单元,保证了电池片在盛放装置中放置得当,不会出现位于盛放装置之外的情况,保证了电池片的加热均匀。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加热装置,所述限位单元包括设置于每条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边上的至少一个立柱。所述第一导电平板的每条边上均设有与所述立柱对应设置的开口,所述立柱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至所述开口。此结构的电池片加热装置,通过设置立柱在第一导电平板的每条边上,可以在实现了对电池片的限位的情况下,减少了材料,降低了生产成本。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其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传送待处理太阳电池片;多个工艺腔室,多个所述工艺腔室沿传送方向设置于所述传输装置上,所述工艺腔室对太阳电池片进行钝化处理;所述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还包括上述电池片加热装置,其中至少一个所述工艺腔室中设有加热夹具。此结构的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由于包括上述电池片加热装置,所以降低了操作要求,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同时,在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接触的一侧设有绝缘材料制成的绝缘单元,绝缘单元隔离了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使得传输装置不会带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盛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电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第一导电平板,12-立柱,13-绝缘板;

21-上电极板,22-下电极板,23-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其包括:传输装置、多个工艺腔室和电池片加热装置,其中传输装置用于传送待处理太阳电池片,具体地,传输装置包括多个传送辊轮;多个工艺腔室沿传送方向设置于传输装置上,工艺腔室用于对太阳能电池品进行钝化处理;并且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工艺腔室中设有加热夹具。

本实施例中的电池片加热装置,其包括盛放装置以及加热夹具,如图1 所示,盛放装置的底部设有一第一导电平板11,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电平板11为方形;第一导电平板11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铝材料。方形第一导电平板11的每条边上设有两个开口,其中,每条边上的一个开口处设有一个立柱12,立柱12通过紧固件固定安装至对应的开口处,当然也可根据使用需求在另一开口处也固定安装有立柱,或者在第一导电平板11的每条边上设有多个开口,每个开口处都对应固定连接有立柱12,以加强限位效果。为避免与电池板接触后影响处理效果,本实施例中对盛放装置内的电池板进行围挡的各个限位立柱12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上述设置,保证了电池片不会偏移出盛放装置之外,保证了电池片位于加热范围内。方形第一导电平板11靠近传输装置的一侧设有一对绝缘板13,该对绝缘板13沿方形第一导电平板11的相对边平行设置,当然绝缘板13也可设置为沿第一导电平板11边缘设置的框形绝缘板。本实施例中的绝缘板 13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上述设置,由于设置有第一导电平板,避免在盛放装置底部设置通孔,降低了导电操作的要求,提高了操作的稳定性;同时绝缘单元隔离了第一导电平板与传输装置,使得传输装置不会带电,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如图2所述,加热夹具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两个电极板,分为上电极板21和下电极板22,电极板均由导电材料制成,例如铝材料;两个电极板的末端分别对应连接有驱动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驱动单元为气缸23;气缸 23可驱动对应的电极板进行升降。两个电极板均连接有外部电源,通过驱动上电极板21抵接位于盛放装置内的表层电池片,同时驱动下电极板22 抵接于第一导电平板11,可对电池片实现通电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片加热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多个电池片叠放至盛放装置内,上、下极板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上电极板21抵接盛放装置表层电池片,下电极22板抵接第一导电平板11,由于上、下电极板分别连接有外部电源,从而实现对电池片的通电处理。

作为替换的实施方式,其中第一导电平板11的形状还可为为五边形或六边形等其他多边形设置,此时,多边形第一导电平板11沿至少一对相对边设置绝缘板13。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其中盛放装置的限位单元还可以为围绕第一导电平板11的每条边设置的向远离传输装置方向延伸的多个围挡,例如长方形板,多个围挡固定连接在第一导电平板11四周边的外围。当然,该围挡均采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陶瓷材料。

作为可替换的实施方式,盛放装置除了包括位于电池片底部的第一导电平板11还包括位于电池片顶部的第二导电平板,两个电极板分别与第一导电平板11和第二导电平板相抵接,从而实现对电池片的通电处理。

本实用新型中,电池片钝化处理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为:将多个电池片叠放至盛放装置内,盛放装置置于传输装置上,经传输装置的传送至工艺腔室的上、下电极板之间,此时,上、下电极板在驱动单元的驱动下运动,上电极板21抵接在位于盛放装置内表层的电池片表面或者抵接在第二导电平板上,下电极板22穿过传输装置中辊轮的间隙抵接至第一导电平板 11,当上、下电极板分别接通外部电源时,即可实现对电池片的通电处理。经通电处理后的电池片内的杂质以及硼氧复合体实现了钝化,从而提高了电池效率。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