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触座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电气设备如高压组合电器中有许多电连接部分,主要由导电杆,导电触指,安装触指的触座和屏蔽罩组成。触座通常呈圆柱体型,屏蔽罩呈圆弧桶型,两者分体制作,屏蔽罩用于屏蔽降低触座外周电场,屏蔽罩一般由旋压或者铸造完成,一般壁厚较小,光洁度较高。屏蔽罩与触座通常靠螺栓连接,但有些情况下安装不方便,突出的螺钉会提高局部表面电场强度,降低绝缘水平,且分体制作成本高,安装费工费力,使用效果差。所以要简化电连接结构,使零件加工和装配更加简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触座结构, 使屏蔽罩与触座为一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安装省工省力,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由触座所组成,触座的外端面呈圆弧球状,触座内腔呈桶型或呈伞型,触座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安装螺孔,触座内腔的入口内壁上呈间隔距离横向设有触指槽。
所述的触指槽为呈间隔距离横向分布的两道。所述的触座内腔呈利于滑动导体通过的圆柱体型。
上述结构设计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使屏蔽罩与触座为一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安装省工省力,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简化了电连接结构,由原来两个零件变为一个零件,提高触座的可靠性。本实用新型简化了装配步骤,无需再把两个零件固定在一起,布置紧凑。本实用新型外表面没有螺纹孔和螺钉,使表面电场更加均匀,提高绝缘水平。本实用新型加工时所用除材料少,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增触座加壁厚对触座通流散热有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座内腔呈桶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座内腔呈伞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触座内腔呈利于滑动导体通过的圆柱体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 一种触座结构由触座3所组成,触座的外端面呈圆弧球状。触座内腔1呈桶型或呈伞型,触座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安装螺孔2,触座内腔的入口内壁上呈间隔距离横向设有触指槽4。所述的触指槽为呈间隔距离横向分布的两道。
如图1所示, 触座的外端面呈圆弧球状,以取代屏蔽罩用于屏蔽降低触座外周电场。触座内腔1呈桶型。触座内腔的内底面设有安装螺孔2,用于方便固定触座。触座内腔的入口5内壁上呈间隔距离横向设有触指槽4。所述的触指槽为呈间隔距离横向分布的两道,以方便接触性导电。该结构适用于导电杆直径较大(φ70mm以上)的情况,增加的触座壁厚对触座的电通流能力以及散热都有提升。
如图2所示, 触座的外端面呈圆弧球状,以取代屏蔽罩用于屏蔽降低触座外周电场。触座内腔1呈伞型。对于触座直径较大,导电杆直径较小的时候,图2给出的结构方案更适合。该结构保留了屏蔽罩的外形尺寸和合适的通流厚度,多余的触座内腔被掏空一部分,使触座内腔形成伞型,提升了触座材料利用率且减轻了其重量。对触座内腔的内表面圆弧的粗糙度没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采用砂芯铸造,铸造完成后,把砂芯捣碎清理干净即可,无需再加工。
如图3所示, 触座的外端面呈圆弧球状,以取代屏蔽罩用于屏蔽降低触座外周电场。所述的触座内腔呈利于滑动导体6通过的圆柱体型。图3中的结构适用于导体滑动连接的触座,同样采用的一体铸造。以往电接触位置都是通流时温度较高的地方,图3的结构对通流散热都有一定好处。
总之,本实用新型使屏蔽罩与触座为一体结构,具有结构简单, 设计合理,安装省工省力,使用方便,成本低的和使用效果好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