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1644发布日期:2018-06-06 01:04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漏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式蓄电池,全称镉镍烧结式碱性蓄电池,使用氢氧化镍作为正极活性物质,氢氧化镉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电解液为氢氧化钾,并包含少量的氢氧化锂,以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和高温性能。两种电极的支撑结构为镀镍穿孔钢带,正极采用烧结式,负极采用电沉积式工艺制作。因而电池在性能、寿命和抗滥用方面都比铅酸电池出色。烧结式蓄电池,具有结构坚固、内阻小、使用寿命长、长期搁置无损坏、耐过充过放电、自放电小、快速充电、在极短的时间内进行补充充电、使用温度范围宽(-20~+40℃)、可靠性高等特点,适于高倍率(大功率)放电使用,广泛应用于军事、航空、铁路车辆、AGV、电力、船舶、内燃机起动、升弓等领域。

由于生产工艺等因素需求,电池外壳由壳体和上盖两部分构成,两者通过热熔焊接或粘接等形式组合而成,为防止电池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碱液渗漏、污染现象,需要对接口部分进行压力试漏检测。目前的试漏检测基本是人工完成,人工将电池浸入介质液体中,凭经验观察、主观判断,效率低下,不仅会由于人工的不稳定性造成电池内部进水,影响电池性能,且会由于压力头部位漏气导致误判,造成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体为:

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包括来料运输部分、来料抓取部分、检测部分;来料运输部分和检测部分放置在来料抓取部分活动范围内。

进一步的:来料运输部分包括来料输送机、来料感应器,来料感应器安装在来料输送机上,并且来料感应器的感应位置在来料抓取部分活动范围内。

进一步的:来料抓取部分中连接座安装在底座上,连接座上安装横行轴,横行轴上垂直安装前后轴,前后轴上竖直安装上下轴,上下轴最下端装有抓取夹具和软胶封堵,软胶封堵一端与检测部分还有气源通过管路连接。

进一步的:横行轴、前后轴、上下轴各个轴行程和运动范围可调节。

进一步的:气源由电磁阀进行控制。

进一步的:检测部分中介质容器、压力检测、压力表都放置在工作台上,其中压力检测、压力表都和来料抓取部分通过管路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相对于现有人工试漏操作,搭建的平台自动化完成试漏操作,无人工参与提高了试漏检测操作的精度、准确率和作业效率,且硬件之间结构明了,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靠人工试漏操作的不稳定、效率低、易误判等问题。同时该装置成本低、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行业中烧结式蓄电池的试漏检测作业,对相关新能源电池行业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来料输送机、2-底座、3-连接座、4-横行轴、5-前后轴、6-上下轴、7-抓取夹具、8-蓄电池体、9-工作台、10-介质容器、11-软胶封堵、12-压力检测、13-压力表、14-来料感应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烧结式蓄电池试漏检测装置包括来料运输部分、来料抓取部分、检测部分;来料运输部分和检测部分安置在来料抓取部分活动范围内。

来料运输部分包括来料输送机1、来料感应器14,来料感应器14安装在来料输送机1上并且所能感应到的来料位置在来料抓取部分的活动范围内。

来料抓取部分中连接座3安装在底座2上,横行轴4安装在连接座3上,前后轴5垂直安装在横行轴4上,上下轴6竖直安装在前后轴5上,上下轴6最下端装有抓取夹具7和软胶封堵11,软胶封堵11一端与检测部分还有气源通过管路连接。

检测部分中介质容器10、压力检测12、压力表13都放置在工作台9上,其中压力检测12、压力表13都和来料抓取部分通过管路连接。

其中气源由电磁阀进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蓄电池体8由来料输送机1输送至检测工位,来料感应器14检测到蓄电池体8到位,来料输送机1暂停运转,横行轴4、前后轴5、上下轴6联动运行,带动抓取夹具7至蓄电池体8并夹紧,软胶封堵11压紧蓄电池体8进气口,三轴机构将蓄电池体8送至介质容器10并将电池体检测部位没入液面,然后电磁阀工作,通过管路向蓄电池体8中注入压缩空气并保压一定时长,由压力检测12进行自动检测判断,并由压力表13给予显示。

为了使该实用新型适用于不同规格的产品和场合,其中横行轴4、前后轴5、上下轴6各个轴行程和运动范围可调节。

本实用新型用于烧结式蓄电池的试漏检测,相对于现有人工试漏操作,该装置搭建的平台可提高试漏检测操作的精度、准确率和作业效率,且硬件之间结构明了,同时该装置成本低、运行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推广,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行业中烧结式蓄电池的试漏检测作业,对相关新能源电池行业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降低人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