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982发布日期:2018-06-08 19:36阅读:1337来源:国知局
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插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



背景技术:

插头一般是用于给电子产品或者各种用电的设备进行充电的电子器件,生活中需要用电的设备,都免不了需要使用插头。现有技术中电源插头一般包括公头和母头,一个连接供电设备,另一个连接充电设备,传统的电源插头两者之间是通过插拔连接的,公头和母头之间经常插拔连接,容易造成松脱,并且两者间插拔连接,连接亦不稳定。

目前,电能正逐步取代汽油、柴油作为新能源车的动力能源,过去由于车辆的不断增加,汽油、柴油的燃烧所产生的污染气体不断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目前逐步采用电能作为能源供给。电能作为一种绿色能源,能够有效减少燃烧汽油产生的废气,目前汽车和电动车都逐渐采用电能,而车辆在充电时需要使用充电头,并且都是大功率充电头,本人提出新能源车用的充电插头的专利申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包括对接的公头和母头,公头包括:第一外壳以及设置于第一外壳上的第一端子台,母头包括:第二外壳以及设置于第二外壳上的第二端子台,第一端子台上设置有公端子,第二端子台上设置有母端子,所述的第一端子台和第一外壳之间螺纹组装,第二端子台和第二外壳之间螺纹组装,于第二端子台上设置有连接盖,母头和公头对接安装,第二端子台嵌入第一端子台内,公端子与母端子电性连接,第一端子台和第二端子台间通过连接盖稳定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均呈中空壳体,电线穿入第一外壳、第二外壳中与公端子、母端子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端子台具有连接端以及装配端,连接端和装配端均呈套体状,连接端和装配端之间设置有安装台,公端子安装于安装台上,公端子两端分别进入连接端以及装配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端和装配端外壁均成型有螺纹,第一外壳对应于连接端设置有内螺纹,且两者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端子台具有连接部以及安装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壳体上对应于连接部设置有内螺纹,两者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安装部上设置有用于公端子插入的插孔;母端子安装于安装部且末端从连接部伸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安装部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环,连接盖从连接部一端安装,通过凸环限位使连接盖不能脱离安装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接端嵌入于连接盖内壁与安装部外壁之间,连接端与连接盖间螺纹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端子台内形成有卡板,第二端子台上对应卡板成型有卡槽。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端子台和第一外壳间螺纹组装,第二端子台和第二外壳间螺纹组装,此种装配方式十分简便,并且便于将损坏的部件进行快速更换;公头和母头之间通过连接盖稳定连接,能够防止外力作用下的松脱以及连接不稳定的情况;保证充电稳定、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新能源车用充电插头,见图1-4所示,包括对接的公头1和母头2,公头1包括:第一外壳11以及设置于第一外壳11上的第一端子台12,母头2包括:第二外壳21以及设置于第二外壳21上的第二端子台22,第一端子台12上设置有公端子13,第二端子台22上设置有母端子23,组装时,公端子13和母端子23对接通电。

具体地,所述第一外壳11和第二外壳21均呈中空壳体,电线穿入第一外壳11、第二外壳21中与公端子13、母端子23连接。第一端子台12具有连接端121以及装配端122,连接端121和装配端122均呈套体状,连接端121和装配端122之间设置有安装台,公端子13安装于安装台上,公端子13两端分别进入连接端121以及装配端122。连接端121和装配端122外壁均成型有螺纹,第一外壳11对应于连接端121设置有内螺纹,公端子13固定安装于安装台上,连接端121螺纹连接于第一外壳11,且两者间设置有密封圈14。

所述的第二端子台22具有连接部221以及安装部222,连接部221上设置有外螺纹,第二壳体21上对应于连接部222设置有内螺纹,两者间螺纹连接,且两者间设置有密封圈。安装部222呈凸台状,安装部222上设置有用于公端子13插入的插孔;母端子23安装于安装部222且末端从连接部221伸出。

公头1和母头2之间通过连接盖3稳定连接,安装部222外壁上设置有一圈凸环,连接盖23从连接部222一端向安装部222安装,通过凸环限位使连接盖23不能从安装部222的一端脱离。

在使用前,公头1和母头2都是分别组装好的,公头1可以安装于供电设备上,母头2安装于充电装置上,在安装时,将母头1对准安装于公头1上,为了两者间的正确装配,在第一端子台12内形成有卡板,第二端子台22上对应卡板成型有卡槽,能够保证两者间以正确的角度安装,母头2插入后,转动连接盖3,连接盖3与连接端121间螺纹连接,安装部222插入连接端121内部,而连接端121嵌入于连接盖3内壁和安装部222外之间,而连接盖3逐渐旋入连接端121的同时,拉动母头2插入公头1中,保证公端子13和母端子23之间的电性连接,并且也能够限制母头2自动脱离公头1。

在拆除时,是需要将连接盖3旋出,然后逐步推动母头2退出公头1,连接盖3退出后将母头2拔出即可。

上述的连接方式,能够保证公头1和母头2之间的稳定连接,并且公头1上的第一端子台12和母头2上的第二端子台22能够简易更换,在公端子或母端子损坏时,只需单独更换损坏部分,节省材料。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