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5525发布日期:2018-07-27 22:32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是由氢离子和金属镍合成的蓄电装置,电量储备比镍镉电池多30%,比镍镉电池更轻,使用寿命也更长,并且对环境无污染。

镍氢电池在长时间的使用时会出现温度升高的现象,导致电池内压上涨,从而引起电池膨胀鼓起,严重时还会出现爆炸的情况。日常使用电池时,人们一般都不会去确认电池的使用状态,很容易疏忽电池的使用安全问题。因此镍氢电池需要加设电池膨胀报警功能,以提升电池使用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设置独特的结构,在壳体内设置报警组件,当电芯膨胀变形时能触发报警装置进行报警提示的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电芯,电芯正极与一正极集流板电连接,电芯负极与一负极集流板电连接,正极集流板与壳体顶部电连接,负极集流板与壳体底部电连接;电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导电顶板,壳体内一侧设置有报警组件,报警组件包括蜂鸣器、铜线A、铜线B、铜线C,蜂鸣器贯穿设置在壳体一侧,铜线A两端分别与蜂鸣器正极和正极集流板电连接,铜线B包括常闭端B、常开端B,常闭端B与蜂鸣器负极电连接,铜线C包括常闭端C、常开端C,常闭端C与负极集流板电连接,常开端B和常开端C均设置于导电顶板一侧;导电顶板向常开端B和常开端C一侧靠近时,导电顶板将常开端B和常开端C电连接起来。

优选地,电芯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限位板一侧贯穿设置有限位孔,限位孔中设置有一与限位板滑动连接的推杆,推杆两端分别与电芯和导电顶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壳体内壁上且位于常开端B和常开端C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垫块,垫块设置于导电顶板相对一侧。

优选地,垫块为绝缘胶垫。

优选地,壳体顶部贯穿设置有若干气孔。

优选地,导电顶板与常开端B的间距设置为2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设置独特的结构,当电芯膨胀变形时,将引起导电顶板向常开端B和常开端C一侧靠近,导电顶板将常开端B和常开端C电连接起来,形成了报警组件导电的闭合通路,此时蜂鸣器将报警提示。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现了镍氢电池内部膨胀变形的报警功能,提升电池的使用安全性。限位孔及推杆的设置,电芯膨胀时导电顶板能够沿限位孔设定方向直线移动,导电顶板在电芯膨胀推动下与常开端B和常开端C接触连接,从而引发蜂鸣器报警,提升报警组件正常工作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设置的垫块,提升了导电顶板与常开端B、常开端C的接触效果,提升报警组件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壳体1、气孔11、电芯2、正极集流板3、负极集流板4、导电顶板5、报警组件6、蜂鸣器61、铜线A62、铜线B63、常闭端B631、常开端B632、铜线C64、常闭端C641、常开端C642、限位板7、限位孔71、推杆72、垫块8。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镍氢电池,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电芯2,电芯2正极与一正极集流板3电连接,电芯2负极与一负极集流板4电连接,正极集流板3与壳体1顶部电连接,负极集流板4与壳体1底部电连接;电芯2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导电顶板5,壳体1内一侧设置有报警组件6,报警组件6包括蜂鸣器61、铜线A62、铜线B63、铜线C64,蜂鸣器61贯穿设置在壳体1一侧,铜线A62两端分别与蜂鸣器61正极和正极集流板3电连接,铜线B63包括常闭端B631、常开端B632,常闭端B631与蜂鸣器61负极电连接,铜线C64包括常闭端C641、常开端C642,常闭端C641与负极集流板4电连接,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均设置于导电顶板5一侧;导电顶板5向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一侧靠近时,导电顶板5将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电连接起来。

具体原理为,电芯2内置正极片、隔膜、负极片、电解液,电芯2内部进行电解反应形成电能。与正极集流板3电连接的壳体1顶部为电池正极,与负极集流板4电连接的壳体1底部为电池负极。电芯2内部工作时会产生内压,当内压无法及时进行释放时,电芯2将膨胀变形。当电芯2膨胀变形时,电芯2将推动导电顶板5移动并向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一侧靠近。当导电顶板5与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接触时,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将通过导电顶板5电连接起来,此时报警组件6与正极集流板3和负极集流板4电连接形成一闭合电路,导通的蜂鸣器61将进入工作状态并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听到蜂鸣器61的报警提示音时,即可意识到电芯2已处于膨胀状态并存在危险隐患,需要停止该电池的使用。

为了提升报警组件6工作可靠性,基于上述实施例,电芯2一侧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7,限位板7一侧贯穿设置有限位孔71,限位孔71中设置有一与限位板7滑动连接的推杆72,推杆72两端分别与电芯2和导电顶板5固定连接。当电芯2膨胀变形时,电芯2将通过推杆72推动导电顶板5沿着限位孔71的导向直线移动。将限位孔71设置为指向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的方向,导电顶板5移动时将朝着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的方向靠近。如此设置,电芯2膨胀变形时,导电顶板5可实现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的导电连接,以提升报警组件6工作的可靠性。

为了提升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导通接合时的稳定性,基于上述实施例,壳体1内壁上且位于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一侧固定连接有一垫块8,垫块8设置于导电顶板5相对一侧。当导电顶板5与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压合接触时,垫块8将对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进行承托,并与导电顶板5紧密贴合,常开端B632和常开端C642将被稳定接通,以提升报警组件6工作可靠性。

基于上述实施例,垫块8为绝缘胶垫。将垫块8设置为绝缘胶垫,导电顶板5与垫块8接触更紧密。

为提升壳体1内部散热效果,基于上述实施例,壳体1顶部贯穿设置有若干气孔11。壳体1内的热量及废气将通过气孔11排出。

基于上述实施例,导电顶板5与常开端B632的间距设置为2m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1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