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1627发布日期:2018-07-11 04:15阅读:5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束作为一种用于电源、信号连接的电子器件,在工业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信号等的连接。在汽车中各线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同时为了防漏电、老化和腐蚀以及方便管理一般会将胶带缠绕起来。

目前,在线束上卷绕胶带大多采用手动卷绕的方式,工作效率低,且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大。此外缠绕胶带及卷绕线束的质量完全依赖操作员工的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很难保证产品的高质量性。

因此,迫切需要实用新型一种适于产业工人使用的可以自动缠绕胶带及卷绕线束一体机,改善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工厂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圆形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包括环形的导轨和保持在导轨中的约束部,

支撑杆,所述支撑杆活动设置于导轨上;

其中,所述夹持部沿着直径分为两个半圆形的夹持构件,两个所述夹持构件通过一旋转轴活动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约束部材料为橡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轨和夹持部共圆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其还包括切割部,所述切割部用于切割胶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切割部为一刀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刀具为弹簧刀。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固设于一滑块上,所述滑块能够配合并沿着导轨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还包括一卡扣,所述卡扣用于卡合胶带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一个所述夹持构件固定有一手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杆设有一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支撑杆沿导轨运动,所述手柄上设有开关用于控制驱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能够自动缠绕汽车用线束,方便效率。

(2)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约束部能够在缠绕过程中较好的约束和保护汽车用线束。

(3)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设置弹簧刀自动切割胶带更加方便。

(4)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中的设置手柄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5)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中的手柄上设置开关方便作业人员控制缠绕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去掉约束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设置胶带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设置切割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设置弹簧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设置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持部,10-约束部,11-夹持构件,12-导轨,2-支撑杆,21-滑块,3-切割部,31-弹簧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饰,包括夹持部1和支撑杆2。夹持部1包括环形的导轨12和保持在导轨12中的约束部10;支撑杆2活动设置于导轨12上;其中夹持部1沿着直径分为两个半圆形的夹持构件11,这两个夹持构件11通过一旋转轴连接。如图2所示,当需要对一束汽车用线束缠绕胶带时,将两个夹持构件11沿着旋转轴旋转打开,再将该束汽车用线束伸入两个夹持构件11之间,夹持构件11沿着旋转轴旋转闭合后,约束部10会对汽车用线束施加夹持挤压的力量,使得汽车用线束之间更加紧凑。在支撑杆2上串一胶带卷并将胶带卷的胶带头粘在线束缠绕处,驱使支撑杆2沿着导轨12运动。由于胶带的沾粘在汽车用线束上,随着支撑杆2的运动,胶带围绕线束逐渐沾粘缠绕在线束。撑杆环绕线束一圈以上,就完成了对汽车用线束的自动缠绕,这种缠绕方式方便快捷。在缠绕过程中,约束部10会对线束有着收紧力,使得本装置相对于传统手动缠绕线束能够更加紧致地将线束约束缠绕;相对于人工每个人使用力度习惯不同造成其约束和缠绕的松紧、外观因人而异,本装置能够约束线束紧致程度一致,其进行的缠绕也更加美观;相对于使用器械夹紧线束,本装置约束线束的程度由约束部10的材料和形状决定,因此紧致程度可调,避免了将汽车线束挤压过度反而造成线束破损的现象。

进一步的,在支撑杆2沿着导轨12环绕线束旋转时,支撑杆2上串的胶带卷由于胶带的黏合作用将会带动胶带牵扯汽车用线束,受到牵扯的汽车线束如果没有约束部10的挤压约束作用,将被胶带牵扯散开。因此在导轨12内设置约束部10后,能够保证汽车用线束在缠绕过程中始终约束为一束,使得缠绕过程能够流畅顺利的进行,较大的提高了缠绕效率,使得单位时间内作业人员或者作业设备能够缠绕更多的线束。

再进一步的,除了对一束线束的单个点位置的缠绕,本装置能够缠绕线束的多个范围:在约束构件夹持线束,支撑杆2开始沿着导轨12运动后,驱动本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沿着线束的轴向方向运动。随着本装置的运动,线束相对于支撑杆2上的胶带卷移动,胶带卷释放的胶带将随着线束和胶带卷之间的相对移动之间改变缠绕位置,最终缠绕线束上一个部分。该部分的范围由支撑杆2相对线束即本装置的移动决定,即本装置沿着线束轴向运动距离越远,缠绕范围越长。相对于人工缠绕,本装置能够进行更精确的调节。此外缠绕部分的胶带的密度有支撑杆2沿着导轨12环绕线束的速度和本装置相对线束轴向移动速度的比值决定,当本装置沿着线束轴向移动速度不变而支撑杆2环绕线束速度较快时,线束能够缠绕更多的胶带。当支撑杆2环绕线束速度不变而本汽车用线束胶带的自动缠绕装置沿着汽车用线束轴向移动速度较慢时,汽车用线束也能够缠绕更多的胶带。这种通过调节移动速度设置胶带缠绕密度,相对于人工多次缠绕密度不够的区域,更加均匀美观。

优选的约束部10由弹性材料如橡胶等等,在夹持构件11闭合后,橡胶的约束部10贴合在汽车用线束上,对汽车用线束施加压力的同时本身也受力变形,其形变大小和夹持力度即和汽车用线束受到挤压力度呈正比,能够在约束汽车用线束的同时会由于施力过度损伤到汽车用线束本身,即起到良好的约束和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设置导轨12和夹持部1同一个圆心,当支撑杆2沿着导轨12运动时,牵扯胶带缠绕线束。如果导轨12和夹持部1不处于同心位置,当支撑杆2运动至较汽车用线束较远的位置时候,胶带受到较大的力度容易崩断;当支撑杆2运动至较近的距离时候,胶带受到力度较小,缠绕汽车用线束的力度过轻,线束容易松散。因此设置导轨12和夹持部1同一圆形后,能够更好的缠绕汽车用线束。

请进一步参阅图3和图4所示,为了方便作业人员或作业设备进行下一工序,本装置还包括一切割部3,该切割部3用于切割胶带,即缠绕完成后将胶带割断。当支撑杆2沿导轨12环绕汽车用线束旋转预设的圈数后,切割部3能够进入胶带环绕汽车用线束缠绕的轨迹中,随着支撑杆2带动胶带卷沿着导轨12环绕汽车用线束运动,胶带沿着缠绕轨迹运动,最终贴近切割部3的范围,被切割部3切合。相对于原装置,设置切割部3后能够直接在完成缠绕后割断胶带更加效率。同时,可以固定设置胶带在缠绕汽车用线束固定距离后切割部3从固定不变的位置介入胶带的缠绕轨迹,通过这样的设置,每一束汽车用线束缠绕的的胶带长度保持一致。因此本装置能够在合理设置切割部3介入位置介入时间后,控制汽车用线束使用的胶带的长度。相对于手动缠绕,本装置能够避免线束由于缠绕的胶带过短而在长时间使用后松散,也能够避免汽车线束缠绕过多线束,最终造成成本上的浪费。

具体来说,缠绕装置为一刀具,胶带被缠绕杆带动贴近并压在刀具的刃上后被刀具的刃割断。相对于拉、烧、压断胶带的设备,刀具结构简单且易于更换。

优选的,如图5所示刀具为一弹簧刀31,胶带缠绕至预设长度后,弹簧刀31的刀片弹出伸入胶带运动轨迹进行切割,在切割完胶带后刀片收回原位置。相对于装卸刀具,弹簧刀31伸缩自如,效率更高。

请进一步参阅图5所示,支撑杆2固设在一滑块21上,该滑块21能够配合导轨12移动。支撑杆2上设置卡合机构能够卡合胶带卷的卷轴,而胶带卷还能够围着支撑杆2旋转。对汽车用线束进行缠绕时候,驱动滑块21沿着导轨12移动,支撑杆2即被滑块21带动环绕汽车用线束运动。胶带卷卷轴被卡合在支撑杆2上,而胶带一端贴合在线束上,在支撑杆2运动中,胶带逐渐贴合在汽车用线束上而变短,使得线束开始牵扯胶带。受到到线束作用于胶带上的牵扯作用,胶带卷环绕支撑杆2进行旋转,并释放胶带。胶带一端缠绕线束一端被释放最终完成对线束的缠绕。请进一步参阅图6所示,为了更好的方便作业人员缠绕汽车用线束,在一个夹持构件11上固定设置一个手柄,使得作业人员能够抓握手柄,即手持本装置。在设置手柄后,作业人员能够打开两个夹持构件11,并伸出本汽车用线束胶带自动缠绕装置使汽车上的线束位于连个夹持构件11之间,然后闭合夹持构件11,将胶带卷的胶带头贴合于线束上并驱动支撑杆2沿着导轨12运动,最后在胶带缠绕线束一段距离后,使用弹簧刀31切断胶带。

具体的,如图6所示,支撑杆2上设有驱动装置,该装置由设于手柄上的开关控制。这样设置后,作业人员能够直接通过开关控制缠绕线束的时间,同时不需要再驱动支撑杆2运动,更加效率,优选的,导轨12为两根环状金属条,用于将手柄中的供电电路和驱动装置的驱动电路电连接,开关控制手柄中供电电路的通断。进一步的,导轨12分别接供电电路的正极和负极。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