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电极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000发布日期:2018-07-31 22:5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组电极保护套。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部件和关键技术。由于一个电池的能量有限,因此,实际使用时,一般需要将多个电池进行连接构成电池组,电池组结构是否可靠决定着整个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目前电池组已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例如比较常见的用于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电动自行车辆的电池组。传统的电池组的电极输出采用的是螺栓连接的方式。采用螺栓连接结构时电极一般采用裸露的方式,这种方式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在组装过程中极易发生搭接短路的情况,除此之外电池组的电极裸露在外还容易被氧化,氧化之后瞬间阻抗以及电压均会下降,直接影响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电极保护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组安全性能不高、使用寿命较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电池组电极保护套,包括加强环和套设于电池组电极端部的绝缘保护套主体,所述绝缘保护套主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端头套、设置于端头套内壁的防滑齿以及由端头套开口端径向延伸出的限位圈,所述限位圈向端头套内倾斜设置并且其厚度不大于端头套套壁的1/2;所述端头套开口端外侧壁内凹构成有环状定位凹槽,所述加强环套设于端头套上且嵌入环状定位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组电极端部设置绝缘保护套主体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的保护,其中限位圈的作用为将电极端部套入端头套之后对绝缘保护套主体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绝缘保护套脱落,限制限位圈的厚度并且将限位圈向端头套内倾斜设置有利于电极端部顺利套入端头套内,考虑到限位圈厚度影响其限位效果,因此在端头套内部加设防滑齿,弥补限位圈的限位效果,由此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紧密防护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环包括两个半圆形环,两个所述的半圆形环同心设置,两者一端铰接,另一端均外凸构成有定位块,两者设有定位块的一端通过穿过定位块的螺栓及套设于螺栓上的螺母固定连接。如此,本实用新型应用时拆装加强环操作便捷。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齿为均布于端头套内壁的半球状突起。该结构易加工且防滑效果优异。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圈的厚度为端头套套壁的1/3-1/2。限位圈在此条件下更加利于电极端部套入端头套。

进一步地,所述端头套为PVC材料或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结构。PVC材料以及橡胶材料均易获得,成本较低。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圈为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圈向端头套内倾斜的倾斜度为15°-30°。限位圈在此条件下更加利于电极端部套入端头套。

可见,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组电极端部设置绝缘保护套主体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的保护,其中限位圈的作用为将电极端部套入端头套之后对绝缘保护套主体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绝缘保护套脱落,限制限位圈的厚度并且将限位圈向端头套内倾斜设置有利于电极端部顺利套入端头套内,考虑到限位圈厚度影响其限位效果,因此在端头套内部加设防滑齿,弥补限位圈的限位效果,由此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紧密防护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环状定位凹槽,并在环状定位凹槽处套设加强环,使得端头套开口端与电极端部紧密贴合,能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稳固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电极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加强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电极保护套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分部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电池组电极保护套,包括加强环3和套设于电池组电极端部的绝缘保护套主体,其中,绝缘保护套主体包括一端开口的端头套11、设置于端头套11内壁的防滑齿110、以及由端头套11开口端径向延伸出的限位圈130,本实施例的端头套11为PVC材料或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结构,防滑齿110为均布于端头套11内壁的半球状突起。本实施例的限位圈130为橡胶材料构成的绝缘结构,限位圈130向端头套11内倾斜设置并且其厚度不大于端头套11套壁的1/2,限位圈130的厚度优选为端头套11套壁的1/3-1/2。限位圈130向端头套内倾斜的倾斜度为15°-30°,优选为20°。本实施例应用时,限位圈130的内圈即为供电池组电极端部套入的套入口140。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端头套11开口端外侧壁内凹构成有环状定位凹槽,加强环3套设于端头套11上且嵌入环状定位凹槽内。本实施例的加强环3包括两个半圆形环,两个半圆形环同心设置,两者一端铰接,另一端均外凸构成有定位块,定位块上设置有定位穿孔,两者设有定位块的一端通过穿过两块定位块中定位穿孔的螺栓及套设于螺栓上的螺母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例电池组电极保护套的使用状态图。在使用时直接将本实施例电池组电极保护套1套设在电池组电极端部2上,套设完毕之后可以看到限位圈130与电池组电极端部2的下沿紧密贴合。

本实施例通过在电池组电极端部设置绝缘保护套主体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的保护,其中限位圈的作用为将电极端部套入端头套之后对绝缘保护套主体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绝缘保护套脱落,限制限位圈的厚度并且将限位圈向端头套内倾斜设置有利于电极端部顺利套入端头套内,考虑到限位圈厚度影响其限位效果,因此在端头套内部加设防滑齿,弥补限位圈的限位效果,由此达到对电池组电极紧密防护的作用,大大加强了电池组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