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开涉及在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部中使用的开关体。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各种电子设备中使用在布线基板上搭载有可动触点体的开关体来作为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输入装置。
关于以往的开关体,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布线基板上搭载有可动触点体。在布线基板上形成有圆形的第一固定触点体(第二固定触点1a)和配置成包围第一固定触点体的环状的第二固定触点体(第一固定触点1b)。可动触点体是上方凸形的拱顶状的弹性金属构件,形成为俯视呈圆形。可动触点体搭载于布线基板的上表面,使得外周部与第二固定触点体接触。可动触点体的中央部与第一固定触点体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对置。可动触点体通过可动触点体的中央部被朝接近布线基板的方向按压而发生变形,从而与第一固定触点体接触。由此,在以往的开关体中,第一固定触点体与第二固定触点体经由可动触点体而电连接。即,在以往的开关体中,第一固定触点体与第二固定触点体从电绝缘的断开状态切换为相互电连接的接通状态。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080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开关体具有:布线基板,其形成有第一固定触点体和第二固定触点体;以及可动触点体,其包括与该布线基板对置的可动触点部和位于与可动触点部相反的一侧的受压部。可动触点体从至少与第一固定触点体分离的状态,通过受压部朝接近布线基板的方向被按压而变形,从而可动触点部与第一固定触点体接触而切换成可动触点体与第一固定触点体及第二固定触点体的两方接触的状态。由此,可动触点体将第一固定触点体与第二固定触点体电连接。第一固定触点体形成于布线基板,使得从与可动触点体的可动触点部对置的区域连续至比将可动触点体投影到布线基板侧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的区域。
本公开的开关体能够在不变更形成于布线基板的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的情况下变更可动触点体相对于布线基板的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开关体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开关体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开关体的立体图。
图4是说明图1所示的开关体的开关部的结构的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开关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图6是说明在图1所示的开关体中变更了可动触点体相对于布线基板的配置的情况的图。
图7是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1的开关部的结构的图。
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1的开关体的局部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8来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在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之前,先简单说明以往的开关体中的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开关体中,可动触点体相对于布线基板的搭载位置取决于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在变更可动触点体的搭载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变更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
本公开用于解决这种现有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变更形成于布线基板的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的情况下变更可动触点体相对于布线基板的配置的开关体。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开关体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开关体100的剖视图,图2是开关体10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开关体100的立体图,图4是说明开关体100的开关触点部100a的结构的图,图5是开关体100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图6是说明在开关体100中变更了可动触点体30相对于布线基板10的配置的情况的图。
如图1、图2所示,开关体100具有布线基板10、隔离件20、可动触点体30、按压体40以及保护片50。在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并排设置有形成为长条矩形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12a。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分别以长边方向沿着布线基板10的主体部10a的长边方向的方式并排设置。如图4所示,开关体100具有开关触点部100a,开关触点部100a包括可动触点体30、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第二固定触点体12a。
可动触点体30是将薄板状的金属形成为规定的形状而得到的构件,如图1、图4所示,可动触点体30形成为上方凸形。可动触点体30搭载于从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的内侧露出的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使得可动触点体30的外缘部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接触。可动触点体30具有受压部30a和可动触点部30b。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隔开规定间隙地对置。这里,如图4所示,可动触点体30的与可动触点部30b相反的一侧的面构成受压部30a。即,与可动触点体30的上表面的受压部30a对应的可动触点体30的下表面构成可动触点部30b。另外,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与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构成第一固定触点部16a。
通过将可动触点体30的受压部30a朝向接近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的方向按压而使其变形,从而可动触点体30的和受压部30a相反的一侧的面(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接触。由此,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经由可动触点体30而电连接。即,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从电绝缘的断开状态切换为相互电连接的接通状态。
如图1所示,按压体40配置在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受压部30a对置的位置,且保持于保护片50的下表面。保护片50配置为覆盖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且保持于隔离件20的上表面。
这里,如图5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12a配置在与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的内侧对应的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此外,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也配置在与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的外侧对应的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即,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连续地形成至比将可动触点体30投影到布线基板10侧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的区域。
通过这样构成,开关体100能够在不变更形成于布线基板10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配置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体30相对于布线基板10的配置从图5所示的状态变更到图6所示的状态。
图5所示的状态是以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区域对置的方式搭载了可动触点体30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一端侧的区域构成与可动触点部30b接触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
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状态是以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区域对置的方式搭载了可动触点体30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另一端侧的区域构成与可动触点部30b接触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
这样,开关体100根据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而使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中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的位置发生变化。即,开关体100能够在不变更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配置的情况下变更第一固定触点部16a的位置。因此,只要是在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对置的范围内,开关体100就能够在不变更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配置的情况下自由地变更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因此,能够使用一种布线基板10来构成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不同的多种开关体100。
以下,针对开关体100的详细结构及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开关体100具有布线基板10、隔离件20、三个可动触点体30、三个按压体40、以及保护片50。布线基板10具有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以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另外,如图3所示,开关体100具有开关触点部100a~100c。需要说明的是,开关触点部100a~100c相互等间隔地呈直线状排列。
如图4所示,开关触点部100a包括可动触点体30、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同样地,开关触点部100b包括可动触点体30、第一固定触点体11b、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体12b。开关触点部100c包括可动触点体30、第一固定触点体11c、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体12c。需要说明的是,开关触点部100b、100c的结构与开关触点部100a的结构相同,故省略详细的图示。
布线基板10是形成有规定的导电图案的布线基板,由具有可挠性的聚酰亚胺制的柔性基板(fpc)等构成。布线基板10包括以规定的宽度形成的长方形的主体部10a、以及从主体部10a以规定的宽度向外侧延伸设置的引出部10b。在布线基板10的主体部10a的上表面分别形成有与主体部10a的长边方向平行地配置的长方形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长方形的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以及长方形的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
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均为相同的俯视形状,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a平行地并排配置。同样地,第二固定触点体12b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b平行地并排配置。第二固定触点体12c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c平行地并排配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全部电导通。
另一方面,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形成为长度比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和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稍短的长方形。第一固定触点体11a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a之间。同样地,第一固定触点体11b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体12b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b之间。第一固定触点体11c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体12c与第三固定触点体13c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均电独立,经由配置于布线基板10的未图示的引出布线而与在引出部10b的前端部形成的未图示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开关体100通过该连接端子与未图示的电子设备的连接器部连接而被用作电子设备的输入操作部。
隔离件20是由具有规定厚度的绝缘树脂制造、且外形形状形成为与布线基板10的主体部10a相同的俯视形状的长方形的构件。隔离件20通过形成于隔离件20的下表面的热固化性的粘合剂或紫外线固化性(uv固化性)的粘合剂等固接于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在隔离件20上形成有相互等间隔地呈直线状排列的开口部20a~20c。开口部20a~20c分别形成在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对应的位置。即,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以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分别从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20c的内侧露出。
开口部20a~20c的俯视形状比后述的可动触点体30稍大。在本实施方式中,开口部20a~20c形成为俯视呈椭圆形(ovalshape)。而且,通过在开口部20a~20c的内侧分别收容可动触点体30,从而各个可动触点体30在水平方向上被限制位置而保持。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形成有三个开口部20a~20c的隔离件20层叠在布线基板10上,但例如也可以准备三个仅形成有一个开口部20a的隔离件,将该隔离件配置为分别在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上连续设置。
可动触点体30是将薄板状的金属形成为规定的形状而得到的构件,形成为上方凸形的拱顶状。此外,可动触点体30的俯视形状形成为利用平行的直线从圆形的形状切掉其两端部而成的椭圆形(ovalshape)。如图4等所示,可动触点体30在俯视下具有利用平行的直线切掉而成的两个直线部30c、以及未切掉而残留的两个曲线部30d。需要说明的是,直线部30c与曲线部30d的附图标记在图4、图5、图6中标注,在其他图中省略标注。
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可动触点体30各自分别收容在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20c内,并搭载于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由此,各个可动触点体30的外缘部(曲线部30d的下端)分别与布线基板10的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的上表面接触。
如图4所示,可动触点体30具有受压部30a和可动触点部30b。受压部30a位于可动触点体30的中央部。即,受压部30a包括可动触点体30的上方最突出的区域。换言之,受压部30a包括法线方向上离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最远的区域。如图4所示,可动触点体30的与受压部30a相反的一侧的面上的与受压部30a对应的部分构成可动触点部30b。各个可动触点体30的与受压部30a相反的一侧的面(可动触点部30b)隔开规定间隔地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的上表面分别对置。需要说明的是,受压部30a与可动触点部30b的附图标记仅在图1和图4中标注,在其他图中省略标注。
接着,主要使用图4和图5来详细地说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以及可动触点体30之间的位置关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体11a~11c是相同的形状,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是相同的形状,第三固定触点体13a~13c是相同的形状,因此,简单起见,仅对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以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进行说明。
图5是将开关体100局部放大后的俯视图,为了进行说明,未图示按压体40和保护片50而将它们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图5中的隔离件20仅图示出开口部20a,并且用虚线图示出开口部20a。
如图4、图5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11a是具有规定宽度的长方形,其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d1)大于可动触点体30的俯视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d1)优选大于将可动触点体30的两个直线部30c相连后的尺寸(宽度w)。更优选的是,宽度d1是宽度w的两倍以上的值。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连续地形成至比将可动触点体30投影到布线基板10侧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的区域。换言之,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在俯视下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越过可动触点体30的直线部30c延伸设置至外侧。另外,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和第三固定触点体13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d2)优选为宽度w的两倍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所述,可动触点体30俯视下形成为利用平行的直线从圆形的形状将其两端部切掉而成的椭圆形(ovalshape),因此,直线部30c的下端位于比曲线部30d的下端靠上方的位置。因此,根据图1等也可判断,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在不与可动触点体30接触的情况下越过可动触点体30的直线部30c而延伸设置至外侧。
这里,如图4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与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构成第一固定触点部16a。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省略了详细的图示和附图标记的标注,但第一固定触点体11b、11c中的与各个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也分别构成第一固定触点部16b、16c。
如上所述,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和第三固定触点体13a均为具有规定宽度的长方形,其长度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稍大。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和第三固定触点体13a均与可动触点体30的曲线部30d的下端接触。
在配置于比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靠外侧的区域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以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上重叠有隔离件20。由此,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第二固定触点体12a以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没有不必要的露出,能够抑制氧化等腐蚀。
按压体40是绝缘树脂制的构件,如图2所示,形成为圆柱状。在本实施方式中,三个按压体40固接于保护片50的下表面。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片50与按压体40通过激光照射或超声波的加工而被熔敷固定。各个按压体40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受压部30a分别对置。即,各个按压体40分别载置于可动触点体30的中央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保护片50与按压体40熔敷固定的情况下,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两者。另外,按压体40也可以通过热固化性的粘合剂或紫外线固化性(uv固化性)的粘合剂等固接于保护片50。此外,也可以将按压体40从保护片50的下表面侧热压入,使它们相互固接。
保护片50为绝缘膜制,配置在隔离件20的上方,使得覆盖开口部20a~20c。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保护片50,保护片50的外周部固接于隔离件20的上表面。即,利用保护片50堵塞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20c,从而形成密闭状态。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片50也可以固接为在整周范围内包围隔离件20的开口部20a~20c各自的外缘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保护片50通过激光照射或超声波的加工而熔敷固定于隔离件20的上表面。需要说明的是,在将保护片50与隔离件20熔敷固定的情况下,可以由相同的材料构成保护片50和隔离件20。需要说明的是,保护片50也可以通过热固化性的粘合剂、紫外线固化性(uv固化性)的粘合剂、或者粘合材料等保持于隔离件20的上表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一片保护片50来覆盖开口部20a~20c,但也可以使用比保护片50小的三片保护片分别覆盖开口部20a~20c。
如以上那样构成开关体100。如上所述,开关体100的三个开关触点部100a~100c呈直线状排列。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思想包括仅具有开关触点部100a的开关体。
接着,以开关触点部100a中的开关动作为例,对开关体100的动作简单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开关触点部100b、100c中的动作也是同样的。当操作者经由保护片50将按压体40向下方进行按压操作时,按压力经由按压体40传递至可动触点体30的受压部30a,可动触点体30伴随着点击触感而向下方翻转。由此,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接触。由此,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经由可动触点体30电导通,开关触点部100a成为接通状态。然后,当操作者解除按压力时,可动触点体30在自身的恢复力的作用下恢复为原来的上方凸形的拱顶状。因此,开关触点部100a返回到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电绝缘的断开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经由可动触点体30电导通即可,因此,并非必须使第三固定触点体13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电连接。进而,并非必须配置第三固定触点体13a。然而,若如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体100那样构成为配置第三固定触点体13a,且可动触点体30的曲线部30d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均接触,则能够将可动触点体30稳定地搭载于布线基板10,因此,有助于操作触感的稳定。
这里,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体100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连续地形成至比将可动触点体30投影到布线基板10侧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的区域。通过这样构成,开关体100能够在不变更形成于布线基板10的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配置的情况下,将可动触点体30相对于布线基板10的配置从图5所示的状态变更为图6所示的状态。以下详细进行说明。
图6是将变更了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的开关体100局部放大后的俯视图,与图5同样地,未图示按压体40和保护片50而将它们省略。另外,图6中的隔离件20仅图示出开口部20a,并且用虚线图示出开口部20a。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隔离件20与上述的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的变更相应地适当变更开口部20a的位置。
图5所示的状态是将可动触点体30搭载到使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长边方向上的一端侧的区域对置的位置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一端侧的区域构成与可动触点部30b接触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另外,可动触点体30的曲线部30d的下端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的一端侧的区域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的一端侧的区域分别接触。
另一方面,图6所示的状态是将可动触点体30搭载到使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长边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区域对置的位置的状态。在该情况下,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另一端侧的区域构成与可动触点部30b接触的第一固定触点部16a。另外,可动触点体30的曲线部30d的下端与第二固定触点体12a的另一端侧的区域及第三固定触点体13a的另一端侧的区域分别接触。即,即便使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一端侧移动到另一端侧,开关触点部100a也能够进行开关动作。换言之,开关体100无论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还是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都能够进行开关动作。
如以上那样,开关体100与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对应地使第一固定触点部16a的位置变化。即,只要是在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11a对置的范围内,开关体100就能够在不变更第一固定触点体11a的配置的情况下自由地变更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因此,开关体100无需根据搭载有可动触点体的位置来变更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因此,能够使用一种布线基板10来构成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不同的多种开关体100。
这里,搭载开关体的电子设备通常具有多个按钮,根据电子设备的设计或电子部件的布局等设计条件来决定各个按钮的配置。因此,需要根据所搭载的各个电子设备要求的按钮的配置,来制造开关触点部的配置被调整后的开关体。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体在开关触点部100a~100c中能够变更各个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即,开关体100能够适当设定开关触点部100a~100c的配置、彼此的距离(例如开关触点部100a与开关触点部100c之间的距离)。即,开关体100不用如以往的开关体那样根据各个电子设备所要求的按钮的配置而准备配置有第一固定触点体和第二固定触点体的布线基板,就能够变更开关触点部的配置、彼此的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思想的开关体并非必须具有多个开关触点部100a~100c,也可以设为例如仅具有开关触点部100a的开关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布线基板10配置在第二固定触点体12a~12c与各个可动触点体30的曲线部30d的下端接触的位置,但也可以将布线基板10变形为例如图7~图8所示的方式。以下,对本公开的开关体中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变形例)
图7是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1的开关触点部101a的结构的图,图8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的变形例1的开关体101的局部放大俯视图。在图8中,为了进行说明,未图示按压体40和保护片50而将它们省略。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的隔离件20仅图示出开口部20a,并且用虚线图示出开口部20a。需要说明的是,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这里,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差异为中心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变形例1的开关体101与开关体100同样地具有多个开关触点部(开关触点部101a~101c),但在图7、图8中仅图示出开关触点部101a所涉及的部分。另外,开关触点部101b、101c的结构与开关触点部101a的结构相同,故省略说明。
如图7所示,开关触点部101a包括可动触点体30、第一固定触点体61a以及第二固定触点体62a。这里,在开关触点部101a中,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双方配置在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位置。
如图7、图8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62a均是在布线基板10的主体部10a的长边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固定触点体。第一固定触点体6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62a配置在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且相互电独立。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形成为配置多个形成为长方形的电极63a且将多个电极63a的一侧电连接而成的梳齿状。同样地,第二固定触点体62a形成为配置多个形成为长方形的电极64a且将多个电极64a的一侧电连接而成的梳齿状。即,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62a是梳齿电极。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电极63a与多个电极64a以规定的间隔交替地配置。
第一固定触点体61a的与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构成第一固定触点部66a。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与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构成第二固定触点部67a。
通过将可动触点体30的受压部30a朝接近布线基板10的上表面的方向按压而使其变形,从而可动触点体30的和受压部30a相反的一侧的面(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部66a及第二固定触点部67a接触。由此,第一固定触点体6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经由可动触点体30电连接。即,第一固定触点体61a与第二固定触点体62a从电绝缘的断开状态切换为相互电连接的接通状态。
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61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e1)大于可动触点体30的俯视形状。此外,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e2)大于可动触点体30的俯视形状。即,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62a均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连续地形成至比将可动触点体30投影到布线基板10侧的投影区域靠外侧的区域。换言之,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和第二固定触点体62a在俯视下从与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对置的区域越过可动触点体30的直线部30c延伸设置至外侧。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8所示,第一固定触点体61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e1)优选大于将可动触点体30的两个直线部30c相连后的尺寸(宽度w)。更优选的是,宽度e1是宽度w的两倍以上的值。此外,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e2)大于可动触点体30的俯视形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宽度e2)优选大于将可动触点体30的两个直线部30c相连后的尺寸(宽度w)。更优选的是,宽度e2是宽度w的两倍以上的值。
由此,只要是在可动触点体30的可动触点部30b与第一固定触点体61a及第二固定触点体62a的双方对置的范围内,开关体101就能够自由地变更可动触点体30的配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的开关体能够在不变更形成于布线基板的第一固定触点体的配置的情况下变更可动触点体相对于布线基板的配置,因此,在安装本公开的开关体的电子设备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0布线基板
10a主体部
10b引出部
11a、11b、11c第一固定触点体
12a、12b、12c第二固定触点体
13a、13b、13c第三固定触点体
16a、16b、16c第一固定触点部
20隔离件
20a、20b、20c开口部
30可动触点体
30a受压部
30b可动触点部
30c直线部
30d曲线部
40按压体
50保护片
61a第一固定触点体
62a第二固定触点体
63a、64a电极
66a第一固定触点部
67a第二固定触点部
100、101开关体
100a、100b、100c、101a、101b、101c开关触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