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爆电池和防爆智能钥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60227发布日期:2018-08-24 21:29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和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爆电池和防爆智能钥匙。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强电池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常会将极耳分成两段,两段极耳之间通过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器件进行电连接,ptc器件是一种温度敏感的半导体电阻,超过一定的温度时,它的阻值随着温度的升高呈阶跃性的增高,在电池遇到过流、过热问题时,极耳上的ptc能够起到避免过流和过热的作用,提高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然而,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两段极耳前后搭接,搭接处之间设置ptc器件,然后利用绝缘层包裹固定;这种连接结构不稳定、易脱离,而且利用绝缘层包裹固定的搭接段只适宜设置于电池壳体外部,这样使得正负极耳的下半段也部分地露出壳体外部,而露出于壳体外部的正负极耳下半段之间的短路无法受到ptc器件的监测和保护。

此外,智能钥匙广泛地应用于安防、设备管理等领域,例如电力设备管控系统。智能钥匙主要由电源模块、电路板、壳体、解闭锁机构及按键显示模块等构成。现有的智能钥匙中,电源模块多采用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为其它用电模块提供工作电源,然而,在充放电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电池的保护机制,导致电池易被损坏,也使得整个智能钥匙工作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电池,进一步提升电池安全性的同时,具有结构稳定实用可靠的特点。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爆电池,包括封装外壳、电解液、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第二镍带及ptc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器件两侧镀镍,第一镍带和第二镍带分别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的电解液内。

本发明提供的防爆电池,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和第二镍带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ptc焊接连接在一起,结构稳定可靠。ptc器件置于封装外壳内部甚至电解液内,这样的的位置可以避免第二镍带露于电池封装壳外部且两个第二镍带直接短路的可能,当两个第一镍带短路,ptc可避免电流过大,防止电池变形或出现火花。

本发明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爆智能钥匙,具有稳定可靠的可充电电池电源。本发明的上述又一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爆智能钥匙,包括钥匙主体及电控解锁头,钥匙主体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设置的电路板组件和电池,电控解锁头下端装配于壳体内,上端伸出壳体外部,电控解锁头的控制端与所述电路板组件电连接;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的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及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信号采集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所述电池包括封装外壳、电解液、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所述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第二镍带及ptc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tc器件两侧镀镍,第一镍带和第二镍带分别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内部的电解液内。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组件上设置的电路还包括电池保护电路,该电池保护电路设置于电路板组件的一块电池保护板上。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控制集成电路u1、过充保护mos管q2、过放保护mos管q1、基准供电电阻r1、过流检测电阻r2、稳压滤波电容c1、充电器输入/负载输出的正极端p+、充电器输入/负载输出的负端p-、电池的正极端b+和电池的负极端b-;所述控制集成电路u1主要电连接所述过放保护mos管q1和所述过充保护mos管q2。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包括一共用的usb电路,该usb电路的usb接口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通讯电路还包括蓝牙通讯电路及红外通讯电路。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信号采集输入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和读码电路。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控解锁头包括解锁牙花机构、读码头、支架及电磁机构,读码头固定设置于支架上端,并位于解锁牙花机构外围,解锁牙花机构下部固定设置于支架的装配孔内,电磁机构设置于支架下端,并与所述解锁头控制电路电连接;所述读码电路的码片感应端设置于所述读码头内,所述红外通讯电路的红外收发单元设置于所述读码头上。

作为具体的技术方案,所述红外收发单元包括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读码头上开设有安装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装配孔,所述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朝上安装于相应装配孔内。

本发明提供的防爆能智能钥匙,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防爆电池及电池保护电路,使得整个智能钥匙在充放电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工作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防爆电池的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分解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电路构造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中电池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立体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电路构造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多功能智能钥匙的电控解锁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爆电池包括封装外壳91、电解液92、正极、负极、正极耳及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均包括第一镍带931、第二镍带932及ptc器件933;ptc器件933两侧镀镍,第一镍带的末端和第二镍带的前端分别通过超声波焊接于ptc器件的两侧。ptc器件位于所述封装外壳91内部,较佳地位于所述封装外壳91内部的电解液92内。

本实施例的防爆电池中,第一和第二镍带不直接接触,而是通过ptc器件焊接连接在一起,结构稳定可靠。此外,ptc器件置于封装外壳内部甚至电解液内,这样的的位置可以避免第二镍带露于电池封装壳外部且两个第二镍带直接短路的可能),当两个第一镍带短路,ptc可避免电流过大,防止电池变形或出现火花。

实施例二

结合图2及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爆智能钥匙,包括钥匙主体10和电控解锁头50。具体地,钥匙主体10包括壳体及壳体内设置的电路板组件20和电池30,壳体包括前盖11和后盖12,前盖11和后盖12通过螺钉13装配,同时将电路板组件20固定于壳体中部。电控解锁头50下端装配于壳体内,上端伸出壳体外部,电控解锁头50的电子控制端与电路板组件20电连接。其中,电池30采用实施例一的防爆电池

如图4所示,电路板组件20上设置的电路包括主控电路及与主控电路电连接的信号采集输入电路、信号输出电路、通讯电路、电池保护电路及充电电路。具体地,主控电路包括cpu及与cpu电连接的存储器、看门狗电路及jtag(jointtestactiongroup;联合测试工作组)模块;信号采集输入电路包括按键电路和读码电路;信号输出电路包括指示灯电路、解锁头控制电路及扬声器电路;通讯电路包括蓝牙通讯电路和usb通讯电路;充电电路包括usb充电电路。其中,通讯电路及充电电路包共用一个usb电路,该usb电路的usb接口设置于壳体侧端;此外,指示灯电路的指示灯21及按键电路的按键22设置于壳体前盖11上。

如图5所示,电池保护电路包括保险丝f1、控制集成电路u1、过充保护mos管q2、过放保护mos管q1、基准供电电阻r1、过流检测电阻r2、稳压滤波电容c1、充电器输入/负载输出的正极端p+、充电器输入/负载输出的负端p-、锂电池的正极端b+和锂电池的负极端b-;所述控制集成电路u1主要电连接所述过放保护mos管q1和所述过充保护mos管q2。电池保护电路设置于单独的一块电池保护板上。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实施例三提供的智能钥匙中,其信号输出电路还包括显示屏电路,通讯电路还包括红外通讯电路和gsm短信通讯电路,充电电路还包括有线触点充电电路,结合图6及图7所示。

显示屏电路的显示屏23设置于壳体上。有线触点充电电路一端设置有触点,另一端与所述电池连接,所述触点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底部。gsm短信通讯电路可以与铁塔公司的基站进行通讯连接,进而与上位机实现数据通讯。

如图8所示,电控解锁头50包括解锁牙花机构51、读码头52、支架53及电磁机构54,读码头52固定设置于支架53上端,并位于解锁牙花机构51外围,解锁牙花机构51下部固定设置于支架53的装配孔内,电磁机构54设置于支架53下端,并与所述解锁头控制电路电连接。读码电路的码片感应端设置于读码头52内,红外通讯电路的红外收发单元设置于读码头上。具体地,红外收发单元包括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读码头52上开设有安装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的装配孔,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朝上安装于相应装配孔内。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的创作主旨、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等到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视为本申请揭露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