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5012发布日期:2018-09-21 21:29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压器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变压器的散热方法通常是采用在变压器外壳加装散热片的方式,这种方式虽然简单可行,但是散热效果不好。如果在一些需要大功率变电的场合,这种方式就不能够达到足够的散热效率。当然,也有一些变压器加装了风冷散热系统,从而来取得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带有风冷散热系统的变压器在一些灰尘较大的场合就不适用了,大量的灰尘会很快造成风冷循环系统堵塞,极大地降低了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便于在一些灰尘较大的场合使用,避免了风冷循环系统堵塞的现象,且保证有效地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冷却管、风机和过滤装置;所述冷却管呈螺旋状缠绕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外侧,冷却管通过连接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气口连接,连接管上设有所述风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箱体和过滤层,过滤层安装在箱体内,过滤层包括自上而下逐层铺设的上滤网、棉网层、活性炭颗粒层和下滤网;箱体的一侧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位于过滤层的下方。

优选地,所述箱体内安装有除尘装置,除尘装置位于过滤层的上方;除尘装置包括传动杆、左滑动壳体、右滑动壳体和喷淋管道,箱体上部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左滑槽和右滑槽,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分别嵌设在左滑槽和右滑槽内,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通过传动杆连接;喷淋管道的两端通过连接杆分别与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的连接,喷淋管道上设有多个喷淋方向向下的喷嘴。

优选地,所述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均与传动杆转动连接,传动杆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齿轮和右齿轮,左齿轮置于左滑动壳体内,右齿轮置于右滑动壳体内;左滑槽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条形齿条,左齿轮与左条形齿条啮合;右滑槽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条形齿条,右齿轮与右条形齿条啮合;右滑动壳体外侧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上设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转轴与传动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左滑槽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条形限位槽,左滑动壳体的顶部设有左条形凸块,左条形凸块适配地嵌设在左条形限位槽内;右滑槽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条形限位槽,右滑动壳体的顶部设有右条形凸块,右条形凸块适配地嵌设在右条形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层的两端设有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箱体对应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处设有适配的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过滤层的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可前后滑动的嵌设在箱体的左限位槽和右限位槽内。

优选地,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气口设有进气管,进气管的进气端向下倾斜。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过滤层对输入空气的过滤,避免了大量的灰尘进入冷却管造成堵塞的现象,提高了散热效果。

2、喷淋管道可前后移动地对过滤层进行喷水冲洗,从而将过滤层上吸附的灰尘清除,实现了过滤层的继续利用,延长了过滤层的工作周期。

3、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同步地在左滑槽和右滑槽内前后移动,避免了人工手动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喷淋冲洗效率。

4、左条形凸块和左条形限位槽以及右条形凸块和右条形限位槽的配合设计,提高了左滑动壳体和右滑动壳体分别沿左滑槽和右滑槽滑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过滤层和除尘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右滑动壳体和右滑槽配合后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变压器本体,2-冷却管,3-风机,4-过滤装置,41-箱体,411-进气口,412-排水管,413-左滑槽,4131-左条形齿条,4132-左条形限位槽,414-右滑槽,4141-右条形齿条,4142-安装板,4143-右条形限位槽,415-左限位槽,416-右限位槽,417-进气管,42-过滤层,421-上滤网,422-棉网层,423-活性炭颗粒层,424-下滤网,425-左限位块,426-右限位块,43-除尘装置,431-传动杆,432-左滑动壳体,4321-左齿轮,4322-左条形凸块,433-右滑动壳体,4331-右齿轮,4332-右条形凸块,434-喷淋管道,4341-喷嘴,435-连接杆,436-驱动电机,5-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散热装置,包括变压器本体1、冷却管2、风机3和过滤装置4;冷却管2呈螺旋状缠绕在变压器本体1的外侧,冷却管2通过连接管与过滤装置4的出气口连接,连接管上设有风机3;过滤装置4包括箱体41和过滤层42,过滤层42安装在箱体41内,过滤层42包括自上而下逐层铺设的上滤网421、棉网层422、活性炭颗粒层423和下滤网424;箱体41的一侧设有进气口411,进气口411位于过滤层42的下方。启动风机3,过滤层42的上方形成负压,使得空气经进气口411进入箱体41的下部,然后经过滤层42过滤后的清洁空气进入箱体41的上部,再通过连接管进入冷却管2中对变压器本体1进行冷却,便于在一些灰尘较大的场合使用,避免了风冷循环系统堵塞的现象,且保证有效地散热效果,提高了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箱体41内安装有除尘装置43,除尘装置43位于过滤层42的上方;除尘装置43包括传动杆431、左滑动壳体432、右滑动壳体433和喷淋管道434,箱体41上部的左右两侧沿前后方向分别设有左滑槽413和右滑槽414,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地分别嵌设在左滑槽413和右滑槽414内,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通过传动杆431连接;喷淋管道434的两端通过连接杆435分别与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的连接,喷淋管道434上设有多个喷淋方向向下的喷嘴4341。当过滤层42的积灰过多,降低了过滤层42的过滤效果时,启动喷淋管道434,同时以同等的速度同步移动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使喷淋管道434内经喷嘴4341喷出的水冲击到过滤层42上,从而清除过滤层42上的积灰,使得过滤层42再不更换或者取出清洁的情况下又可以投入使用,提高了实用性,以及延长了过滤层42的工作周期。

具体的,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均与传动杆431转动连接,传动杆43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齿轮4321和右齿轮4331,左齿轮4321置于左滑动壳体432内,右齿轮4331置于右滑动壳体433内;左滑槽413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条形齿条4131,左齿轮4321与左条形齿条4131啮合;右滑槽414的底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条形齿条4141,右齿轮4331与右条形齿条4141啮合;右滑动壳体433外侧设有安装板4142,安装板4142上设有驱动电机436,驱动电机436的转轴与传动杆431连接。驱动电机436带动传动杆431的转动,传动杆431带动左齿轮4321和右齿轮4331转动,由于左齿轮4321和右齿轮4331分别与左条形齿条4131和右条形齿条4141啮合,从而带动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在左滑槽413和右滑槽414内滑动,以实现喷淋管道434沿左滑槽413或右滑槽414的方向前后移动,对过滤层进行冲洗。

此外,左滑槽413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左条形限位槽4132,左滑动壳体432的顶部设有左条形凸块4322,左条形凸块4322适配地嵌设在左条形限位槽4132内;右滑槽414的顶部沿前后方向设有右条形限位槽4143,右滑动壳体433的顶部设有右条形凸块4332,右条形凸块4332适配地嵌设在右条形限位槽4143内。左条形凸块4322和左条形限位槽4132以及右条形凸块4332和右条形限位槽4143的配合设计,提高了左滑动壳体432和右滑动壳体433分别沿左滑槽413和右滑槽414滑动的稳定性。箱体41的内腔底面呈倾斜状,箱体41底面的近进气口411端低于其远进气口411端,且箱体41底面低的一端安装有了排水管412,箱体41底面的倾斜布置及排水管412的设计便于排出冲洗后的水和残渣。

本实施例中,过滤层42的两端设有左限位块425和右限位块426,箱体41对应左限位块425和右限位块426处设有适配的左限位槽415和右限位槽416,过滤层的左限位块425和右限位块426可前后滑动的嵌设在箱体41的左限位槽415和右限位槽416内。过滤层42的左限位块425和右限位块426设计,便于定位和更换过滤层42,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过滤装置4的出气口设有进气管411,进气管411的进气端向下倾斜。进气管411的倾斜设计,避免了过滤层42冲洗后的水气沉积在连接管内,或者在风机3和冷却管2内沉积,从而保证了变压器本体1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连接管上设有空气过滤器5,可进一步对过滤层42过滤后的空气进行二次过滤,同时吸收掉空气因过滤层42冲洗后的携带的水分,保证干燥的空气进入冷却管2中,从而有效地对变压器本体1实现散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