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状态指示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467发布日期:2018-08-10 20:44阅读:6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状态指示开关。



背景技术:

为了能够准确地对机电产品中某些工作部件所处的工作位置进行判断,需要一种状态指示开关;同时,对于一些含敏感火工品的产品,为了防止火工品意外作用,通常需要对其进行短路保护,这就需要状态指示开关在转换前能起到对敏感火工品进行短路保护的功能。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专利“一种状态指示开关”,申请号201110119554.x。该开关由外壳、密封盖组件、弹簧、状态销、动接触组件、静接触组件组成。通常情况下,状态指示开关处于压缩位置,当状态销被检测的弹翼或其他工作部件压缩时,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状态销压缩弹簧,缩进状态开关的内部,使固定在状态销上的环形轮胎状动接触片与固定在外壳上的接触系统的触点断开。当被检测的工作部件不在规定位置时,状态销不受被检测部件力的作用,状态销处于不受外力的自由状态,由于内外弹簧的反力作用,使固定在状态销上的环形轮胎状动接触片与固定在外壳上的接触系统的触点接通,输出电信号。该发明的状态指示开关可准确判断位置和输出电信号,具有稳定性高,运动灵活,工作可靠,密封效果好的特点。但是该发明的静接触组件均处于同一平面上,转换距离不可调,难以满足在具有距离要求的场合中使用,并且不具备同时兼具短路和断路两种状态的功能,应用范围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状态指示开关,利用三个触头两两构成开关的一组电路,通过触头与接电片的接触与断开,实现开关的通断转换。本发明同时兼具短路和断路两种状态,并可相互转换,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启动灵敏,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状态指示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销子、弹簧、接电片、触头、开关座、触头座、壳体和夹箍;

所述销子为阶梯状圆柱体,由小圆柱,大圆柱和圆柱一体构成,小圆柱上套装弹簧,用以对弹簧起到导向作用,大圆柱与开关座底部凹槽相匹配,便于销子运动时,推动开关座一起运动,圆柱与待运动物体相关联;

所述接电片为弹性和恢复性较好的厚度为0.2mm的铍青铜带弯形而成,接电片上端和右侧均为平面,接电片下端为一圆弧过渡,接电片左侧具有倾斜角度的圆弧,接电片左侧与右侧的夹角为20°~40°,接电片置于开关座的两侧方槽内,如此设置,通过对接电片的弯曲角度进行了优化限定,使得接电片具有很好的变形和恢复功能,能可靠的实现接电片和触头接触,提高了开关的接触可靠性;

所述触头为金属材料,一端为圆柱体结构,另一端为半球头结构,半球头置于触头座的方形通槽内,圆柱体穿过触头座的通孔并与触头座过盈配合固定,圆柱体尾部焊接导线,触头与导线相连的根部用环氧灌注胶灌封固定,每两个相邻触头构成开关的一路;

所述开关座为长方体结构,中部具有通孔,两侧对称分布着两个方槽,该方槽构成容纳接电片的腔室,每个方槽内均具有一个凸起,设置凸起,便于接电片变形时,仅与凸起接触,通过接电片具有倾斜角度的圆弧与凸起的配合,既减小了摩擦面又提高了接电片的运动可靠性,有效防止接电片运动失稳问题,开关座底部具有凹槽,开关座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

所述触头座为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方形通槽,另一侧均匀分布着三个通孔,触头座的材料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

所述壳体为一台阶状长方体,中部具有大凹槽,大凹槽两侧具有方槽,壳体底部与方槽相贯通的部位具有沟槽,方槽和沟槽用于与夹箍配合,大凹槽内部具有两个矩形槽,触头座放置在矩形槽内,如此设置,既对触头座起到运动导向作用,又限制了触头座的位置,从而使得接电片和触头的距离被固定,防止触头座错位导致的接电片与触头的接触不可靠,大凹槽的两侧还具有通槽,触头穿过通槽,大凹槽的两侧还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分别具有安装孔,大凹槽内放置销子、弹簧、开关座、接电片、触头以及触头座,壳体为非金属不导电材料;

所述夹箍为厚度0.5mm的铍青铜带弯折裁剪而成,中部具有小孔,两侧对称分布着两个具有弯钩的支脚,夹箍安装于壳体上端,通过支脚上的弯钩与壳体底部凹槽固定,将所有零件封闭为整体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接电片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触头的距离且小于三个触头的距离,所述接电片伸出开关座的外壁距离为0.1mm~0.2mm,与触头过盈接触,如此设置,通过对接电片的伸出量进行了优化限定,使得接电片具有很好的变形和恢复功能,能可靠的实现接电片和触头接触,提高了开关的接触可靠性和运动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接电片和触头表面经过镀金处理,所述接电片和触头的表面还涂敷有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这是因为,通过反复的工艺摸索,将接电片和触头表面进行镀金处理后,接电片和触头的使用寿命更长,导电性更好,再按gjb1385-92《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涂敷工艺》,将接电片和触头表面均涂敷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如此将接电片与触头的摩擦阻力降低了30%,结果不仅有效消除了开关卡死的现象,显著的提高了开关的工作可靠性,而且还进一步提高了开关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平时,该开关置于待运动物体上,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触头座上端的两个触头均与接电片接触,此两个触头构成开关的一路,开关处于短路状态;触头座下端的触头与接电片脱离,触头座中间的触头与下端的触头构成开关的另一路,开关处于断路状态;当待运动物体运动时,解除对销子和弹簧的约束,弹簧推动销子和开关座向下运动,最上端的触头与接电片脱离,此时上端的触头与中间的触头构成的电路由短路变为断路;开关座运动到位后,最下端的触头与接电片接触,下端的两个触头构成的电路由断路变为短路。

本发明同时兼具短路和断路两种状态,并可相互转换,在使用时,将上端和中间的触头构成的短路状态的电路与敏感电火工品连接,对敏感电火工品进行短路保护,将中间的触头和下端的触头构成的另一路作为状态指示电路,当待运动物体运动后,对敏感电火工品进行短路保护的电路由短路转换到断路状态,解除对敏感电火工品的短路保护,同时中间的触头和下端的触头构成的另一路状态指示电路由断开变为短路状态,本发明还同时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启动灵敏,工作可靠,成本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状态指示开关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状态指示开关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状态指示开关到位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本发明的一种状态指示开关较佳实施方式,组成如图1所示,包括:销子1、弹簧2、接电片3、触头4、开关座5、触头座6、壳体7和夹箍8;

所述销子1为阶梯状圆柱体,由小圆柱,大圆柱和圆柱一体构成,小圆柱上套装弹簧2,大圆柱与开关座5底部凹槽相匹配,圆柱与待运动物体相关联,销子1的材料为不锈钢丝;

所述接电片3为厚度0.2mm的铍青铜带弯形而成,接电片3上端和右侧均为平面,接电片3下端为一圆弧过渡,接电片3左侧具有倾斜角度的圆弧,接电片3左侧与右侧的夹角为30°,接电片3置于开关座5的两侧方槽内,进一步的,接电片3的长度大于相邻两个触头4的距离且小于三个触头4的距离,接电片3伸出开关座5的外壁距离为0.15mm,与触头4过盈接触;

所述触头4为铜线,一端为圆柱体结构,另一端为半球头结构,半球头置于触头座6的方形通槽内,圆柱体穿过触头座6的通孔并与触头座6过盈配合固定,圆柱体尾部焊接导线,触头4与导线相连的根部用环氧灌注胶灌封固定,每两个相邻触头4构成开关的一路;

所述开关座5为长方体结构,中部具有通孔,两侧对称分布着两个方槽,该方槽构成容纳接电片3的腔室,每个方槽内均具有一个凸起,开关座5底部具有凹槽,开关座5为模塑料fx-501塑压成型;

所述触头座6为长方体结构,一侧具有方形通槽,另一侧均匀分布着三个通孔,触头座的材料为模塑料fx-501塑压成型;

所述壳体7为一台阶状长方体,中部具有大凹槽,大凹槽两侧具有方槽,壳体7底部与方槽相贯通的部位具有沟槽,方槽和沟槽用于与夹箍8配合,大凹槽内部具有两个矩形槽,触头座6放置在矩形槽内,大凹槽的两侧还具有通槽,触头穿过通槽,大凹槽的两侧还具有两个支耳,支耳上分别具有安装孔,大凹槽内放置销子1、弹簧2、开关座5、接电片3、触头4以及触头座6,壳体7为模塑料fx-501塑压成型;

所述夹箍8为厚度0.5mm的铍青铜带弯折裁剪而成,中部具有小孔,两侧对称分布着两个具有弯钩的支脚,夹箍8安装于壳体7上端,通过支脚上的弯钩与壳体7底部凹槽固定,将所有零件封闭为整体部件。

进一步的,所述接电片3和触头4表面经过镀金处理后,再按gjb1385-92《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涂敷工艺》,将接电片3和触头4表面均涂敷djb-823固体薄膜保护剂。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平时,该开关置于待运动物体上,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触头座6上端的两个触头4均与接电片3接触,此两个触头4构成开关的一路,开关处于短路状态;触头座6下端的触头4与接电片3脱离,触头座6中间的触头4与下端的触头4构成开关的另一路,开关处于断路状态,此时开关的状态如图2所示。

当待运动物体运动时,解除对销子1和弹簧2的约束,弹簧2推动销子1和开关座5向下运动,最上端的触头4与接电片3脱离,此时上端的触头4与中间的触头4构成的电路由短路变为断路;开关座5运动到位后,最下端的触头4与接电片3接触,下端的两个触头4构成的电路由断路变为短路。此时转换后的开关的状态如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