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77274发布日期:2018-10-30 15:3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io/sic异质发射结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



背景技术:

碳化硅(sic)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热导率高、临界雪崩击穿电场强度高、饱和载流子漂移速度大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使用sic制作的电力电子器件具有更低的通态压降、更高的工作频率、更低的功耗、更小的体积以及更好的耐高温特性,更适合应用于电力电子电路。碳化硅晶闸管作为sic高压器件中的一种,具有阻断电压高、通流能力强、安全工作区(soa)大以及无栅氧化层可靠性影响等优点,能有效提升高压直流输电系统(hvdc)与智能电网电能传输系统的功率密度与效率。在sic晶闸管的诸多分支中,碳化硅光触发晶闸管(简称sicltt)在简化驱动电路与抗电磁干扰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碳化硅晶闸管中最具潜力的种类之一。

虽然sicltt具有明显的性能优势,但由于铝受主在sic中的电离能较高(0.19ev),导致p型sic材料中的有效载流子浓度较低,造成sicltt存在阳极空穴注入效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器件的开通性能。针对该问题,目前sicltt的开通一般采用紫外激光器提供较大的触发光能量,来实现器件的快速开通。而激光器存在效率低、复杂度高的问题,鉴于此:

s.l.rumyantsev等人2013年在“semiconductorscienceandtechnology”发表文章《opticaltriggeringofhigh-voltage(18kv-class)4h-sicthyristors》,文中首次在sicltt中引入了放大门极结构,通过引入放大门极,触发光功率密度得到降低,但由于第一级的辅助晶闸管仍然存在阳极注入效率低的影响,所以整个器件仍旧存在开通延迟时间大的问题。

xiwang等2017年在“chinesephysicsb”发表文章《injectionmodulationofp+-nemitterjunctionin4h-siclighttriggeredthyristorbydouble-deckthinn-base》,文中使用了双层薄n基区结构,有效改善了4h-sicltt阳极注入效率低的问题,降低了触发光功率密度,缩短了开通延迟时间。但文中所报道的新型双层薄n基区结构内部存在阻挡空穴输运的感生电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器件性能的发挥。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性能、高可行性的技术方案,用于改善sicltt阳极发射结空穴注入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nio/sic异质发射结结构,解决了现有sicltt阳极发射结空穴注入效率低,开通延迟时间大,所需触发光功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nio/sic异质发射结结构,包括p-nio发射区,紧邻p-nio发射区的下方为n-sic短基区,p-nio发射区与n-sic短基区上下相接。

本发明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包括衬底,该衬底的材料为n型sic;

在衬底上表面制作有n-sic缓冲层,该n-sic缓冲层的材料为n型sic;

在n-sic缓冲层上表面制作有p-sic缓冲层,该p-sic缓冲层的材料为p型sic;

在p-sic缓冲层上表面制作有p-sic长基区,该p-sic长基区的材料为p型sic;

在p-sic长基区上表面制作有n-sic短基区,该n-sic短基区的材料为n型sic;

在n-sic短基区上表面制作有p-nio发射区,p-nio发射区分为多个凸台,每个凸台的侧壁为平面,该p-nio发射区的材料为p型nio;

还包括绝缘介质薄膜,绝缘介质薄膜覆盖在p-nio发射区的各个凸台侧壁、各个凸台之间的n-sic短基区上表面;

在p-nio发射区的各个凸台上端面覆盖有阳极;

在衬底下端面覆盖有阴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传统sic同质发射结结构,在功能上本发明nio/sic异质发射结结构具有更高的空穴注入能力;应用在sicltt中时,本发明位于p-sic长基区之上,既能在正向阻断状态下阻止电场的穿通,又能在开启过程中增强发射结的空穴注入,改善由于空穴浓度低导致上pnp晶体管增益小的问题,为sicltt性能的提升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nio/sic异质发射结结构和含该结构的sicltt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nio/sic异质发射结能带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衬底,2.n-sic缓冲层,3.p-sic缓冲层,4.p-sic长基区,5.n-sic短基区,6.p-nio发射区,7.绝缘介质薄膜,8.阳极,9.阴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发明的nio/sic异质发射结的结构是,包括p-nio发射区6,该p-nio发射区6的材料为p型nio,厚度为0.1μm-3.0μm,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紧邻p-nio发射区6的下方为n-sic短基区5,该n-sic短基区5的材料为n型sic,厚度为0.1μm-3.0μm,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p-nio发射区6与n-sic短基区5上下相接,共同组成nio/sic异质发射结。

本发明的nio/sic异质发射结应用在器件中时位于器件p-sic长基区4上方,n-sic短基区5下端面与p-sic长基区4上端面相接。

参照图1,本发明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光触发晶闸管的结构是,包括衬底1,该衬底1的材料为n型sic,该衬底1的厚度为100μm-1mm,该衬底1的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在衬底1上表面制作有n-sic缓冲层2,该n-sic缓冲层2的材料为n型sic,该n-sic缓冲层2的厚度为0.1μm-3.0μm,该n-sic缓冲层2的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在n-sic缓冲层2上表面制作有p-sic缓冲层3,该p-sic缓冲层3的材料为p型sic,该p-sic缓冲层3的厚度为0.1μm-3.0μm,该p-sic缓冲层3的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在p-sic缓冲层3上表面制作有p-sic长基区4,该p-sic长基区4的材料为p型sic,该p-sic长基区4的厚度为0.1μm-300μm,该p-sic长基区4的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在p-sic长基区4上表面制作有n-sic短基区5,该n-sic短基区5的材料为n型sic,该n-sic短基区5的厚度为0.1μm-3.0μm,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在n-sic短基区5上表面制作有p-nio发射区6,p-nio发射区6分为多个凸台,每个凸台的侧壁为平面,该p-nio发射区6的材料为p型nio,该p-nio发射区6的厚度为0.1μm-3.0μm,上下端表面积为1μm2-2000cm2

还包括绝缘介质薄膜7,绝缘介质薄膜7覆盖在p-nio发射区6的各个凸台侧壁、各个凸台之间的n-sic短基区5上表面,绝缘介质薄膜7厚度为0.1μm-2μm;

在p-nio发射区6的各个凸台上端面覆盖有阳极8,阳极8由阳极金属与阳极压焊块组成,阳极压焊块覆盖在阳极金属的上表面,厚度为0.1μm-100μm;

在衬底1下端面(背面)覆盖有阴极9,阴极9由阴极金属与阴极压焊块组成,阴极压焊块覆盖在阴极金属的下端面(背面),厚度为0.1μm-100μm。

p-nio发射区6的各个凸台为叉指结构、平行长条状、圆环形、正方形或渐开线形台面之一,或其组合形状,各凸台的间距为0.1μm-1cm,各凸台的高度为0.1μm-5.9μm,各凸台的高度不小于p-nio发射区6的厚度。

上述的阳极金属、阴极金属、阳极压焊块及阴极压焊块的材料选用ti、ni、w、ta、al、ag或au之一,或ti、ni、w、ta、al、ag、au中任意两种或多种的组合。

由于上述的p-nio发射区6和n-sic短基区5的设置,本发明碳化硅光触发晶闸管才具有阳极发射结空穴注入增强功能,称为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ltt。

实施例

下面以含nio/sic异质发射结的10kv4h-sicltt为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主器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4h-sic的衬底1,以及沉积在衬底1上表面的n-sic缓冲层2、p-sic缓冲层3、p-sic长基区4,n-sic短基区5、p-nio发射区6、位于p-nio发射区6上表面的阳极8、位于衬底1下端面的阴极9,以及覆盖在p-nio发射区6的各个凸台侧壁、各个凸台之间的n-sic短基区5表面的绝缘介质薄膜7。

该实施例的具有nio/sic异质发射结的4h-sicltt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制作4h-sic材质的衬底1,衬底1的厚度为300μm,掺杂类型为n型,掺杂浓度为2×1018cm-3

步骤2、采用低压热壁化学气相淀积法在衬底1上表面依次生长n-sic缓冲层2、p-sic缓冲层3、p-sic长基区4、n-sic短基区5,形成用于4h-sicltt制作的外延结构;

n-sic缓冲层2、p-sic缓冲层3、p-sic长基区4、n-sic短基区5的掺杂类型、杂质浓度与厚度对应为n型/1×1018cm-3/1.0μm、p型/2×1017cm-3/2.0μm、p型/2×1014cm-3/80μm、n型/2×1017cm-3/2μm;

步骤3、采用磁控溅射法在n-sic短基区5上表面生长p-nio发射区6;p-nio发射区6的掺杂类型、杂质浓度与厚度分别为p型/2×1018cm-3/1.0μm;

步骤4、在p-nio发射区6上表面采用曝光技术,获得图形化表面;

步骤5、在图形化表面上进行干法刻蚀,形成平行长条状凸台,凸台宽8μm,各凸台间的间距为12μm,凸台的高度为1.1μm;

步骤6、在器件上表面采用化学气相淀积法生长绝缘介质薄膜7,绝缘介质薄膜7覆盖p-nio发射区6的各个凸台侧壁、各个凸台之间的n-sic短基区5表面,绝缘介质薄膜7的厚度为0.2μm;

步骤7、对绝缘介质薄膜7进行干法刻蚀,将凸台上表面的绝缘介质薄膜7去除,保留其他部分的绝缘介质薄膜7;

步骤8、在凸台上表面淀积阳极金属ti/ni;

步骤9、在衬底1下端面淀积阴极金属ti/ni;

步骤10、氩气保护下快速热退火,退火温度为1050℃,退火时间为200秒;

步骤11、在阳极金属上淀积阳极压焊块al;

步骤12、在阴极金属上淀积阴极压焊块ag,完成制备。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具有nio/sic异质发射结的能带结构,导带差(△ec)与价带差(△ev)分别为1.85ev和1.3ev,对于本发明nio/sic异质结,空穴电流(ih)和电子电流(ie)的比值为:

其中lp2和ln1表示空穴和电子的扩散长度,dp2和dn1表示空穴和电子的扩散系数,p10和n20表示在热平衡状态下nio和sic的多子浓度。在忽略dp2与dn1,lp2与ln1差异的情况下,仅能带差异一项因素即可使nio/sic异质发射结的空穴注入能力较sic同质结提高1.53×108倍。通过分析明显看出,本发明nio/sic异质发射结拥有更高的空穴注入能力,具有nio/sic异质发射结的sicltt开通性能得到显著改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