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369222发布日期:2018-12-22 08:36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导电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未取代的噻吩与无机材料的复合少有报道,都是些在有机溶剂(氯仿)中或噻吩直接和蒙脱土在噻吩沸点进行复合;未取代的聚噻吩因其在水中溶解性不好,通常在氯仿等有机溶剂中或者通过电化学聚合,噻吩在氯仿溶剂中聚合时,最后往往需要把氯仿蒸发掉,或者通过其他途径处理掉,这增加了反应的时间和成本,不利于工业化;而通过电化学聚合时,需要寻求合适的溶剂,而且可变因素太多,得到聚噻吩质量难以保证,工业化也受到限制;无机填料与聚噻吩的相容性较差,成品的稳定性低,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改进聚噻吩与无机填料稳定相容的基础上,赋予复合材料新的功能,以增强其在不同领域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噻吩50-60、苯胺100-120、六水三氯化铁1.8-2、过硫酸铵4-5、硫化亚锡0.3-1、蜂蜡4-7、烯基琥珀酸酐3-4、蓖麻酸钙1-2、叔丁基对二苯酚0.7-1、纳米分散液10-18。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纳米二氧化硅20-30、羟乙基纤维素3-4、三羟甲基丙烷1-2、山梨坦单油酸酯0.8-1。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羟乙基纤维素,加入到其重量16-20倍的异丙醇中,在60-65℃下保温搅拌10-30分钟,得纤维醇溶液;

(2)取纳米二氧化硅、山梨坦单油酸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30-40倍的去离子水中,超声20-30分钟,得二氧化硅分散液;

(3)取上述纤维醇溶液、二氧化硅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升高温度为70-75℃,保温搅拌1-2小时,得纳米分散液。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六水三氯化铁,加入到其重量20-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30-36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3)取烯基琥珀酸酐、噻吩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4倍的氯仿中,搅拌均匀,在46-50℃下保温搅拌1-2小时,蒸馏除去氯仿,得酸化噻吩;

(4)取叔丁基对二苯酚,加入到其重量6-9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苯胺,在55-60℃下保温搅拌30-40分钟,得苯胺醇溶液;

(5)取上述酸化噻吩,与纳米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15-20℃,加入六水三氯化铁水溶液,搅拌反应10-12小时,得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

(6)取上述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苯胺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调节反应釜温度为90-95℃,保温搅拌1-2小时,通入氮气,降低反应釜温度为60-65℃,加入上述过硫酸铵水溶液、蜂蜡,保温搅拌3-4小时,抽滤,将滤饼水洗,常温干燥,得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

(7)取上述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真空50-55℃下干燥30-4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得。

本发明的优点:

本发明采用烯基琥珀酸酐处理噻吩,以此为单体,以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液为反应溶剂,在氧化剂作用下聚合,得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然后采用叔丁基对二苯酚的醇溶液处理苯胺,将得到的苯胺醇溶液与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共混,在引发剂即作用下聚合,得到聚噻吩、聚苯胺的共混材料,在共聚合的过程中加入了蜂蜡,有效的改善了聚噻吩、聚苯胺间的结合强度,本发明的成品材料导电稳定性好,综合性能优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噻吩50、苯胺100、六水三氯化铁1.8、过硫酸铵4、硫化亚锡0.3、蜂蜡4、烯基琥珀酸酐3、蓖麻酸钙1、叔丁基对二苯酚0.7、纳米分散液10。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纳米二氧化硅20、羟乙基纤维素3、三羟甲基丙烷1、山梨坦单油酸酯0.8。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羟乙基纤维素,加入到其重量16倍的异丙醇中,在60℃下保温搅拌10分钟,得纤维醇溶液;

(2)取纳米二氧化硅、山梨坦单油酸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30倍的去离子水中,超声20分钟,得二氧化硅分散液;

(3)取上述纤维醇溶液、二氧化硅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升高温度为70℃,保温搅拌1小时,得纳米分散液。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六水三氯化铁,加入到其重量2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3)取烯基琥珀酸酐、噻吩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2倍的氯仿中,搅拌均匀,在46℃下保温搅拌1小时,蒸馏除去氯仿,得酸化噻吩;

(4)取叔丁基对二苯酚,加入到其重量6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苯胺,在55℃下保温搅拌30分钟,得苯胺醇溶液;

(5)取上述酸化噻吩,与纳米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15℃,加入六水三氯化铁水溶液,搅拌反应10小时,得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

(6)取上述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苯胺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调节反应釜温度为90℃,保温搅拌1小时,通入氮气,降低反应釜温度为60℃,加入上述过硫酸铵水溶液、蜂蜡,保温搅拌3小时,抽滤,将滤饼水洗,常温干燥,得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

(7)取上述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真空50℃下干燥3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得。

实施例2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噻吩60、苯胺120、六水三氯化铁2、过硫酸铵5、硫化亚锡1、蜂蜡7、烯基琥珀酸酐4、蓖麻酸钙2、叔丁基对二苯酚1、纳米分散液18。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纳米二氧化硅30、羟乙基纤维素4、三羟甲基丙烷2、山梨坦单油酸酯1。

所述的纳米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羟乙基纤维素,加入到其重量20倍的异丙醇中,在65℃下保温搅拌30分钟,得纤维醇溶液;

(2)取纳米二氧化硅、山梨坦单油酸酯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40倍的去离子水中,超声30分钟,得二氧化硅分散液;

(3)取上述纤维醇溶液、二氧化硅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三羟甲基丙烷,升高温度为75℃,保温搅拌2小时,得纳米分散液。

一种多聚合复合导电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六水三氯化铁,加入到其重量30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2)取过硫酸铵,加入到其重量36倍的去离子水中,搅拌均匀;

(3)取烯基琥珀酸酐、噻吩混合,加入到混合料重量4倍的氯仿中,搅拌均匀,在50℃下保温搅拌2小时,蒸馏除去氯仿,得酸化噻吩;

(4)取叔丁基对二苯酚,加入到其重量9倍的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加入苯胺,在60℃下保温搅拌40分钟,得苯胺醇溶液;

(5)取上述酸化噻吩,与纳米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通入氮气,调节反应釜温度为20℃,加入六水三氯化铁水溶液,搅拌反应12小时,得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

(6)取上述纳米改性聚噻吩溶液、苯胺醇溶液混合,搅拌均匀,送入到反应釜中,调节反应釜温度为95℃,保温搅拌2小时,通入氮气,降低反应釜温度为65℃,加入上述过硫酸铵水溶液、蜂蜡,保温搅拌4小时,抽滤,将滤饼水洗,常温干燥,得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

(7)取上述纳米改性复合聚合物,与剩余各原料混合,搅拌均匀,真空55℃下干燥40分钟,冷却至常温,即得。

性能测试:

根据文献(聚噻吩制备条件对其结构和导电性能的影响)显示:王红敏等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噻吩并对其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在反应温度分别为0℃、18℃、55℃时所制备聚噻吩的电导率分别为15.8×10-8s/cm、5.28×10-8s/cm、1.02×10-8s/cm;

本发明实施例1的成品材料的电导率为0.27s/cm;实施例2的成品材料的电导率为0.30s/cm。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