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9899911发布日期:2020-02-11 13:44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usbtype-c接口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终端厂商开始尝试将usb接口切换到type-c接口,type-c协议中还专门定义模拟耳机的接口,使用type-c接口兼容耳机设计就可以省去3.5mm耳机接口的布局空间,可以让手机看起来更简洁,防尘,防水的能力也更强。

如果使用usbtype-c接口的数字耳机,对耳机指标的影响还比较大,因为数字耳机通过usb信号转换的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延迟,对耳机通话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数字耳机需要内置一个数模转换模块,也没办法通过usb一分二转接线实现边充电边通话的功能。

如果使用type-c接口的模拟耳机,则会弥补数字耳机的很多不足,首先是省去了usb信号转换环节,可以做到和传统3.5mm耳机同等的通话延迟,另外由于type-c模拟耳机本身是支持正反插的,硬件的设计中完全可以借此机会把美欧标耳机兼容的问题也一并解决。同时,usbtype-c模拟耳机的音频接口和充电接口是不共用的,使用一分二转接线还能在充电的同时完成多媒体播放或通话功能。

但现有的type-c模拟耳机的电路抗干扰能力不足,通话时比较容易出现电流音,导致通话质量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希望提供一种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降低通过过程中耳机的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干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type-c接口、传输麦克信号的第一开关、传输耳机听筒信号的第二开关和第一处理器;

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

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专用地,所述专用地不同于公共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抗干扰方法,应用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开关接收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输入的麦克信号,并通过第二开关向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输出耳机听筒信号;

通过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地端的连接将麦克信号的地信号作为所述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抗干扰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耳机、转换器和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抗干扰方法、装置及系统,所述装置包括:type-c接口、传输麦克信号的第一开关、传输耳机听筒信号的第二开关、传输usb信号的第三开关、第一处理器和第二处理器;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专用地,所述专用地不同于公共地;如此,将传输麦克信号的第一开关所接的地与传输耳机听筒信号的第二开关所连接的地连接,并与公共地分开,信号的路径形成回流地路径,将充电电流时对公共地产生的噪音与信号的地隔离,使得电流的传输不会对耳机听筒信号产生影响,提高耳机听筒信号的抗干扰能力,进一步提高耳机所播放的耳机听筒信号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干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干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抗干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转换器的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抗干扰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耳机插入检测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抗干扰装置的电路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抗干扰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包括:type-c接口、传输麦克信号的第一开关、传输耳机听筒信号的第二开关和第一处理器;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专用地,所述专用地不同于公共地。

下面结合附图对技术方案的实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抗干扰装置,如图1-1所示,该抗干扰装置包括:type-c接口101、传输麦克信号的第一开关102、传输耳机听筒信号的第二开关103和第一处理器105;type-c接口101的麦克信号引脚通过第一开关102与第一处理器105连接;type-c接口101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第二开关103与第一处理器105连接,第一开关102的地输出端与102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专用地104,专用地104不同于公共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处理器106和传输usb信号的第三开关107;

type-c接口101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第三开关107与第二处理器106连接;第三开关106的地端接所述公共地108。

这里,专用地104与公共地108不同,专用地104为绝对地,可通过磁珠等能够隔离信号的连接载体与公共地108连接,以隔离公共地108的干扰;公共地108作为终端的公共地,可为pcb板上的地gnd。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为包括高阻断开,顺序导通,和交差导通三种开关状态的三态开关。其中,高阻断开为耳机未插入type-c接口时的状态,顺序导通为耳机正插入type-c接口时的状态,交差导通为耳机反插入type-c接口时的状态。

第一处理器可为编码解码器codec,用于对音频信号进行编码解码、模数转换、信号放大等音频处理,第二处理器可为应用程序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

如图1-2所示,所述type-c接口的电平检测引脚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电平检测引脚用于触发耳机插入信号。

当所述type-c接口的电平检测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时,检测到当前插入耳机,使能耳机插入信号,将耳机插入信号发送至第二处理器,以通知第二处理器当前插入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具有type-c接口的转接线等转接器单独接入终端时,终端的电平检测引脚的电平并不会发生变化,认为当前并未插入耳机。只有插入耳机的转接器接入终端时,基于耳机的插入转接器的电平检测引脚(第一检测引脚)的电平变化,导致终端的电平检测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插入耳机。

当检测到耳机插入type-c接口时,第一开关置为顺序导通状态,通过麦克信号引脚检测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以检测插入的耳机是否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为0欧姆时,则确定当前耳机不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为设定的阻抗时,则确定当前耳机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不满足设定的阻抗时,第一开关置为交叉导通状态,继续检测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满足设定的阻抗,确定当前耳机包括麦克,否则确定耳机状态异常。

终端与type-c模拟耳机进行连接后,type-c接口中的麦克信号引脚传输从耳机所接收的麦克信号,也就是,耳机的麦克所采集的音频信号,type-c接口中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将终端的音频信号传输至耳机的左右声道,第三开关将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与第二处理器106的usb数据正极d+/数据负极d-连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当终端插入的耳机为type-c接口的模拟耳机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为导通状态,用于传输麦克信号和耳机听筒信号,第三开关为断开状态。

与麦克信号引脚连接的第一开关传输麦克信号,与耳机听筒信号引脚连接的第二开关传输耳机听筒信号,与耳机听筒信号引脚连接的第三开关传输usb信号,其中,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的接地相同,为专用地,第三开关的接地与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的接地独立,为公共地,从而将充电电流时对公共地产生的噪音与麦克信号和耳机听筒信号的地隔离,不会对麦克信号和耳机听筒信号产生干扰。

type-c接口101的麦克信号引脚包括第一麦克信号引脚和第二麦克信号引脚;所述第一麦克信号引脚用于传输麦克输入信号,所述第二麦克信号引脚用于传输麦克地信号;所述第一麦克信号引脚通过第一开关102与第一处理器105连接;所述第二麦克信号引脚与第一开关102的地输出端连接;第一开关102的地输出端与第一处理器102连接。

这里,耳机传输的麦克输入信号中包括耳机的麦克接收的干扰信号,将麦克地信号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地连接,作为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地信号,从而将麦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作为输出的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基于耳机侧已知干扰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对耳机听筒信号进行有效的抵消处理,提高耳机听筒信号的质量。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101包括差分放大器;所述第一麦克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这里,麦克地信号中包括有耳机的麦克所接收的干扰信号,通过第一麦克信号引脚与差分放大器的第一输入端的连接,将麦克输入信号输入差分放大器第一输入端,通过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差分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将麦克地信号输入差分放大器的第二输入端。差分放大器对输入的麦克输入信号和麦克地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将麦克输入信号中的干扰信号抵消,输出的信号将干扰信号滤除到足够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耳机听筒信号引脚包括第一声道引脚和第二声道引脚;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所述第一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耳机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声道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二耳机放大器的输入端连接。

耳机听筒信号包括耳机的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第一声道信号可为左声道信号,相应地,第二声道信号为右声道信号。这里,第一声道信号引脚用于传输耳机的第一声道信号、第二声道信号引脚用于传输耳机的第二声道信号,第一处理器将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分别发送至第一处理器的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以分别对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端和所述第二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端连接。

此时,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端均为麦克地信号,此时,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以麦克地信号为参考,第一耳机放大器所输出的至第一声道引脚第一声道信号会形成与麦克地信号上等量的反向信号,第二耳机放大器所输出的至第二声道引脚第二声道信号也会形成与麦克地信号上等量的反向信号用来抵消耳机线路串入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type-c接口的模拟耳机插入可直接插入终端,也可通过type-c接口转接线插入3.5mm等其他接口标准的模拟耳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type-c接口、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和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一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二处理器连接;所述第三开关的地端接地。在通过type-c接口插入type-模拟耳机时,将耳机听筒信号的接地和麦考信号的接地连接,并与公共地隔离,使得电流信号不会对耳机听筒信号产生影响,提高终端的抗干扰能力,降低通过过程中耳机的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装置,通过电路加软件配合的形式,能够支持目前所有的模拟耳机(包括四段式美标耳机,四段式欧标耳机,三段式耳机)在usb正反插时的识别,通过专门的抗干扰装置确保在使用一分二转接线,在充电的情况打电话也不会出现电流音,并通过专门的抗干扰设计确保耳机通话时,播放时不会出现噪声。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应用于实施例一提供的如图1所示的抗干扰装置上的抗干扰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s201、第一处理器通过第一开关接收所述type-c接口的麦克信号引脚输入的麦克信号,并通过第二开关向所述type-c接口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输出耳机听筒信号;

这里,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type-c接口的电平检测引脚检测到电平变化时,触发耳机插入信号;将所述耳机插入信号发送至第二处理器。通过耳机插入信号通知第二处理器当前插入耳机。

需要说明的是,当具有type-c接口的转接线等转接器单独接入终端时,终端的电平检测引脚的电平并不会发生变化,认为当前并未插入耳机。只有插入耳机的转接器接入终端时,基于耳机的插入转接器的电平检测引脚(第一检测引脚)的电平变化,导致终端的电平检测引脚的电平发生变化,从而检测到插入耳机。

当检测到耳机插入type-c接口时,第一开关置为顺序导通状态,通过麦克信号引脚检测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以检测插入的耳机是否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为0欧姆时,则确定当前耳机不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为设定的阻抗时,则确定当前耳机包括麦克;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不满足设定的阻抗时,第一开关置为交叉导通状态,继续检测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若插入的耳机的麦克阻抗满足设定的阻抗,确定当前耳机包括麦克,否则确定耳机状态异常。

终端与type-c模拟耳机进行连接后,type-c接口中的麦克信号引脚传输从耳机所接收的麦克信号,也就是,耳机的麦克所采集的音频信号,type-c接口中的耳机听筒信号引脚将终端的音频信号(即耳机听筒信号)传输至耳机的左右声道。

s202、通过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地端的连接将麦克信号的地信号作为所述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

此时,第一开关与第二开关同时与专用地连接,且将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接地信号为同一个接地信号,即专用地的绝对地信号。

这里,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麦克信号中的麦克地信号作为所述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此时,通过第一开关将传输麦克地信号的第二麦克信号引脚与所述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连接;将第一开关的地输出端与第二开关的地端连接,从而将麦克地信号作为所述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从而将麦克信号中的干扰信号作为输出的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基于耳机侧已知干扰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对耳机听筒信号进行有效的抵消处理,提高耳机听筒信号的质量。

第一处理器中可包括差分放大器,此时,将所述麦克信号中的麦克输入信号和所述麦克地信号分别作为所述第一处理器中的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入信号;通过所述差分放大器对所述麦克输入信号和所述麦克地信号进行差分放大处理。通过差分放大器对麦克输入信号和麦克地信号进行差分处理,从麦克输入信号中减去麦克地信号所包括的干扰信号。

所述耳机听筒信号包括第一声道信号和第二声道信号;所述第一处理器包括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耳机放大器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过所述第二耳机放大器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耳机放大器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通过所述第二耳机放大器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包括:将所述麦克地信号作为所述第一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一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将所述麦克地信号作为所述第二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信号对所述第二声道信号进行放大处理。

这里,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的地参考端均为麦克地信号,此时,第一耳机放大器和第二耳机放大器以麦克地信号为参考,第一耳机放大器所输出的至第一声道引脚第一声道信号会形成与麦克地信号上等量的反向信号,第二耳机放大器所输出的至第二声道引脚第二声道信号也会形成与麦克地信号上等量的反向信号用来抵消耳机线路串入的干扰。

在实际应用中,当终端通过一分二转接线插入type-c模拟耳机时,传输usb信号的第三开关为断开状态。

这里,耳机传输的麦克输入信号中包括耳机的麦克接收的干扰信号,将麦克地信号作为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地信号,从而将干扰信号作为输出的耳机听筒信号的地信号,基于耳机侧已知干扰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对耳机听筒信号进行有效的抵消处理,提高耳机听筒信号的质量。

实施例三

基于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干扰装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抗干扰系统,如图3所示,所述系统包括:耳机301、转换器302和终端303,终端303包括实施例一提供的抗干扰装置。

耳机301的插头插入转换器302的第一接口,转换器302的第二接口插入终端303的type-c接口。其中,转换器的第一接口与耳机301的插口匹配,比如:耳机301的插头为3.5mm的插头,则第一接口为3.5mm的插头对应的耳机插座。转换器的第二接口为type-c接口,比如:转换器的第二接口为type-c接口母头、终端303的type-c接口为type-c接口公头。

在一实施例中,转换器302的耳机插座设置有第一检测引脚和第二检测引脚;所述第一检测引脚与所述转换器的type-c接口的电平检测引脚连接;所述第二检测引脚接地。其中,电平检测引脚可为配置通道(configurationchannel,cc)引脚和与cc引脚对应的vconn引脚。这里,基于type-c接口支持正反向插入,因此,cc引脚与vconn引脚为同一功能的正向和反向的引脚。其中,vconn引脚也可称为pwr_vcoon引脚,主要用于辅助检测type-c设备类型。

相关技术中,目前比较常用的耳机转接线为耳机左声道引脚和插入检测脚常开(normalopenno)设计,当耳机未插入时,耳机左声道引脚与检测脚之间为断开状态,当耳机插入后,耳机左声道引脚与检测脚短接,检测脚被检测为低电平即可判断为耳机插入。但是这种方案中,左声道信号容易被检测引脚上的噪声影响,造成音频指标下降。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耳机插入之后,第一检测引脚和第二检测引脚这两个检测引脚导通,即将cc引脚接地,形成低电平,则判断为耳机插入。这种方案检测引脚与左声道信号引脚不再连通,不会对耳机听筒信号质量造成任何影响。

实施例四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插入的耳机的插头为3.5mm音频插头为例对抗干扰系统中的转接器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4所示,包括3.5mm音频插头和usbtype-c转接头(转接器),3.5mm音频插头插入转接头的耳机座中。3.5mm音频插头的引脚包括地agnd/麦克mic引脚、右声道right引脚和左声道left引脚。转接头的耳机座有no的两个检测引脚,一个检测引脚接地,另一个检测引脚接到type-c接口的cc引脚。当耳机插入之后,两个检测引脚导通,即将cc引脚接地,形成低电平颗判断为耳机插入。这种方案检测引脚与左声道信号引脚不再连通,不会对耳机听筒信号质量造成任何影响。

实施例五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抗干扰装置的电路结构进行进一步描述。

相关技术中,将type-cusb上的数据正极dp/数据负极dn并上两个开关,信号通过一个开关连接到耳机左右声道,通过另一个开关接到usb的d+/d-,边带使用(sidebanduse,sbu)1/sbu2则是通过开关连接到codec(对应实施例一中的第一处理器),各个开关分别接地。这种设计由于耳机的各路信号都分别接在不同的地上,且最终接入公共地,这样当usb充电时,耳机的各路信号会因为充电电流对公共地附近的噪声的干扰产生噪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装置,能够进行耳机地隔离和负反馈消除,如图5所示,将耳机参考地,耳麦参考地mic_gnd会拉至codec(如图中的虚线所示)做负端消除,同时将耳机电路的接地与usb数字地彻底分开,形成独立的回流地路径,起到抗干扰的作用。

sbu1/sbu2信号经过开关a(第一开关)连接至codec的麦克输入端和接地信号,开关a是一颗典型的三态开关,可以满足高阻断开,顺序导通,和交差导通三种状态。当耳机插入之后开关a会启用顺序导通状态配合codec进行耳机状态检测,如果检测异常,则会切换至交差导通状态再次检测,最终输出检测结果,完成耳机检测。

开关a的地输出信号将作为耳机回流地接入codec,并在开关a的地信号管脚接磁珠下地,磁珠下地为麦克信号和耳机听筒信号的绝对地参考地,以加强耳机麦克的抗干扰能力。

dp/dn信号同时接到开关b(第二开关)和开关c(第三开关)的输出端,开关b,开关c为典型的三态开关,可以满足高阻断开,顺序导通,和交差导通三种状态。开关c输出端直接接到usbd+/d-接口。开关b的输入端信号接入codec的耳机输出接口,开关b的接地引脚接到开关a的地输出端,并且将开关b的接地引脚同时回拉到codec的耳机参考地上。

图5所示的抗干扰装置的type-c模拟耳机插入检测方法如图6所示,包括:

s601、插入type-c转3.5mm耳机转接线及3.5mm耳机;

插入type-c转3.5mm耳机转接线和四段式或者三段式模拟耳机,先插入type-c转接线,再插入耳机,或者是先把耳机和转接线连接好,再插入type-c转接线均可。

s602、cc检测器检测cc引脚为低阻时,发起耳机状态检测;

当转接线和耳机全部插好后,终端检测到cc状态为低阻接地特性,判断为type-c模拟耳机插入;

s603、开关a切换至顺序导通状态,检测麦克阻抗;

终端接收到耳机插入中断,发起麦克检测,依照开关a顺序导通检测麦克阻抗,如果阻抗为0欧则上报三段式耳机插入,如果检测阻抗正常则保持开关a的顺序导通状态完成耳机检测,上报四段式耳机插入,执行s605,否则,执行s604。

s604、开关a切换至交叉导通状态,检测麦克阻抗;

当s603检测完麦克阻抗异常时进入s604,发起中断控制开关a到交叉导通模式,再次检测麦克阻抗,阻抗正常则保持开关a的交叉导通状态完成耳机检测,并上报四段式耳机插入,执行s605;如果阻抗仍然检测异常则上反馈耳机状态异常,执行s606。

s605、完成耳机的通路配置;

根据s603或者s604步骤上报的正常耳机状态配置开关a的导通顺序,保持开关b导通,保持开关c断开,完成模拟耳机的通路配置。

s606、将开关b和开关c全部断开。

当s604后上报耳机异常的,忽略耳机插入,并将开关b和开关c全部断开。

在实际应用中,在终端的软件中写入代码完成检测逻辑,以cc检测中断为耳机主动插入拔出的首要判定标准,在耳机插入状态下如果开关a顺序导通可以完成耳机麦克检测则会保持默认状态,如果无法完成检测则需要将开关a切到交叉导通状态再次检测耳机麦克状态,开关a两种导通顺序下都检测耳机麦克异常的则忽略耳机插入动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方法和装置,完全符合type-c协议,支持type-c接口正反插,同时可以实现三段式耳机,四段式美标耳机,四段式欧标耳机多种形式耳机。

实施例六

本发明实施例中,以具体的通话场景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抗干扰装置和抗干扰方法进行进一步描述,其中,这里以插入的耳机为3.5mm耳机为例。

抗干扰装置如图7所示,包括耳机、usbtype-c转接头和终端,

终端通过cc检测detect检测cc/vconn引脚的电平以判断当前是否接入耳机。

当耳机通过usbtype-c转接头接入终端后,耳机的麦克mic通过usbtype-c转接头将麦克采集音频信号作为麦克输入信息发送至终端的sub1/sub2引脚,其中,基于插入的正方向,sub1/sub2中一个引脚输入麦克输入信号,一个引脚为麦克地信号,麦克地信号中包括干扰信号。左声道left和右声道right通过usbtype-c转接头的dp/dn引脚与终端的左声道left/右声道right引脚连接,以接收通过左声道left/右声道right引脚发送的左声道信号phpl和右声道信号phpr。当转接头为一转二的转接头时,终端通过usbtype-c转接头的dp/dn引脚与ap的usbd+/usbd-连接,以传输usb信号。

其中,sub1/sub2引脚通过开关a连接codec中的差分放大器,dp/dn引脚通过开关b连接至codec的两个耳机放大器,且dp/dn引脚通过开关b连接至开关c。开关a的地输出端与开关a的地端连接且为mic_gnd。

基于图7所示的抗干扰装置的抗干扰方法如图8所示,包括:

s801、通过插入的type-c模拟耳机进行通话;

插入type-c转3.5mm耳机转接线和四段式模拟耳机,完成耳机识别之后呼通电话。其中,通话时承载语音信号的天线辐射信号通过耦合的方式沿着耳机麦克的电流音串入麦克输入信号mic_out、麦克地信号mic_gnd、左声道信号left和右声道信号right的信号线;其中,mic_out、mic_gnd中包括有耳机麦克收到的干扰信号。

s802、麦克信号和干扰信号通过差分运放抵消干扰信号;

耳机麦克收到的干扰信号通过mic_out和mic_gnd经过开关a最终进入codec的mic_p通路。将mic_gnd上的干扰信号同步拉回codec,最终和mic_p信号一起输入差分放大器,干扰信号最终会被差分放大器抵消,差分放大器输出的信号已经把干扰信号滤除到足够小。其中,mic_p为输入至codec中差分放大器的正极的信号,mic_gnd为输入至codec中差分放大器的负极,的信号,即mic_p为codec麦克输入差分声信号的正极,mic_gnd为codec麦克输入差分信号的负极。

s803、耳机运放基于地参考信号对耳机输出信号进行抵消干扰处理;

耳机听筒收到的干扰信号通过left、right。gnd三根线经过开关b最终进入codec的hph_l和hph_r,本实施例中将开关b与开关a放置在一起,将开关b的地与开关a的mic_gnd接到一起,同时将开关a的mic_gnd信号通过hph_ref回拉到codec,输入到codec内部的耳机运放的地参考信号,以hph_ref为参考的运放最终输出到hph_l,hph_r的信号会形成与mic_gnd上等量的反向信号,用来抵消耳机线路串入的干扰。

通过上述s801-s803的步骤,能够有效实现通话过程中type-c模拟耳机的抗干扰效果。

在实际应用中,在硬件布局时,可将开关a和开关b紧靠放置,并将开关b的地引脚接到开关a的gnd输出引脚,同时需要将gnd输出信号反馈到codec中。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差分信号抵消的方式来消除耳机麦克上的干扰信号,通过软件的方式以hph_ref地参考信号为参考,对hph_l/hph_r声道上的输出信号做处理来抵消耳机通路的干扰信号,从耳机转接线设计,模拟电路设计,软件算法设计三个方面同时改善,最大化的提升type-c模拟耳机的音频性能指标和抗干扰能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