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437518发布日期:2018-12-28 20:37阅读:4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地埋线路和架空线路相比,地埋线路不需要线杆、瓷绝缘子、拉线等材料,由于地埋线的敷设路径中,需要按照不同间距安装分支线,安装位置的接头需要很好的进行防水处理,由于分支位置一般距离水源较近,很容易受到潮气侵蚀而造成电缆对地短路,从而影响电缆的正常使用,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生产分支电缆的时候,对技术要求比较高,稳定性难以控制,同时也不够灵活,安装不方便,如果设计有改动,不容易快速有效的做出反应。

对此cn102903459a公开了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农用地埋电缆的制造方法,步骤分别为制作j型连接线夹、剥离主干电缆外部的绝缘层和外护套层、j型连接线夹与导体的连接、u型卡的连接和注塑密封组成,根据本发明生产的电缆可以根据电缆的设计长度,在电缆_上预先制造好的防水分支口,不需要重新制作分支口,在分支口处只需要将电缆的防水插头插进电缆的预留插口后做好外部密封即可,电缆接头处的密封效果大幅度提高,电缆敷设时只需要放线一次,与现有的农用地埋电缆相比,大幅度缩短放线时间,并降低放线难度,降低放线过程中存在的损伤电缆的概率,更好的确保电缆敷设后的稳定运行,电缆在完成一定长度的敷设后,需要延长的,上述电缆的端头处有预留的插口。

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相应的电缆主要是由j型连接线夹的长端与主干电缆进行相应的对接,但是这样给后续的注塑等带来相应的不便,同时相应的铝板前端采用相应的螺孔以及金属棒等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主干电缆,所述主干电缆包括导电芯、绝缘保护层、屏蔽层以及外保护层,所述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拉丝工序,采用拉丝机将多根直径为1mm的铜丝拉制成0.2mm的铜丝单线;

步骤二:束丝工序,采用dcss-500束丝机将对股绞结构为798的多根0.2mm的铜丝单线进行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35mm左右,绞丝直径控制在2.40mm左右误差不超过0.5mm,股绞七股制成电线股;

步骤三:复绞工序,采用jb-500/6管型绞线机将七股采用1+6结构绞合在一起制成相应的导电芯;

步骤四:绝缘保护层工艺,采用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复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均匀挤包在导电芯外侧复绞的轻型无纺布上形成相应的绝缘保护层;

步骤五:屏蔽层工艺,采用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均匀挤包在绝缘保护层上,在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外侧混包入采用直径为0.2mm铜丝制成的铜丝网套,在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外侧包覆一层厚度为0.3mm的铝箔,完成屏蔽层;

步骤六:外保护层工艺,采用90mm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均匀挤包在屏蔽层上,形成外保护层,完成主干电缆的制作;

步骤七:制作连接线夹,选择一块长度为100-200mm的铝板,将铝板的下端折弯成半径为主干电缆半径的圆弧形,在铝板的顶部焊机有尖钉,尖钉与上端长方体形的棒体固定相连,在铝板的底侧圆弧的端头打一个通孔,与之水平对应的位置也打一个通孔,并在相应的棒体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

步骤八:剥离主干电缆外的各个保护层,采用刀具逐层在垂直与电缆的方向剥离主干电缆外的绝缘保护层、屏蔽层以及外保护层,外保护层的剥离长度大于屏蔽层的剥离长度,屏蔽层的剥离长度大于绝缘保护层的剥离长度;

步骤九:连接线夹与导体连接,将由铝板以及棒体组成的连接线夹固定在主干电缆里侧的导电芯上,固定时采用螺栓穿接进铝板上的通孔进行固定,同时在铝板顶端采用螺栓将多个u型卡固定在棒体上,u型卡的u形部与长方形的铝板卡套相连,且在铝板与u型卡的结合部填设有垫套;

步骤十:注塑成型,采用注塑成型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使得成型体与主干电缆的外部融为一体,相应的成型体的外侧均设有绝缘保护层、屏蔽层以及外保护层,之后进行预埋安设即可。

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层的厚度不低于1.5mm且外保护层应保证无气泡、裂纹等。

优选的,所述铝板长度不低于150mm,所述铝板的厚度与导电芯的直径长度相同,铝板与棒体构成的连接线夹呈u形状,所述棒体为聚丙烯树脂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发明通过相应的铝板与棒体构成的u形连接线夹能够更加配合相应的u型卡省去了相应的繁琐的步骤,便于分支口更快的成型,同时u型的连接线夹设计便于后期与主干电缆一同进行注塑成型快捷方便,安全性强,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很强的创造性,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线夹的拆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上端连接线夹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干电缆、101导电芯、102绝缘保护层、103屏蔽层、104外保护层、2铝板、3棒体、4u型卡、5尖钉、6垫套、7分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及其制造方法,包括主干电缆1,所述主干电缆1包括导电芯101、绝缘保护层102、屏蔽层103以及外保护层104,所述一种预留分支口的地埋电缆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拉丝工序,采用拉丝机将多根直径为1mm的铜丝拉制成0.2mm的铜丝单线;

步骤二:束丝工序,采用dcss-500束丝机将对股绞结构为798的多根0.2mm的铜丝单线进行绞合,绞合节距控制在35mm左右,绞丝直径控制在2.40mm左右误差不超过0.5mm,股绞七股制成电线股;

步骤三:复绞工序,采用jb-500/6管型绞线机将七股采用1+6结构绞合在一起制成相应的导电芯101;

步骤四:绝缘保护层工艺,采用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丁腈橡胶聚氯乙烯复合物热塑性弹性体均匀挤包在导电芯101外侧复绞的轻型无纺布上形成相应的绝缘保护层102;

步骤五:屏蔽层工艺,采用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均匀挤包在绝缘保护层102上,在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外侧混包入采用直径为0.2mm铜丝制成的铜丝网套,在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外侧包覆一层厚度为0.3mm的铝箔,完成屏蔽层103;

步骤六:外保护层工艺,采用90mm挤塑机组在蒸汽压力为1.0mpa的环境下将低烟无卤聚烯烃复合物热塑性弹体均匀挤包在屏蔽层103上,形成外保护层104,完成主干电缆1的制作;

步骤七:制作连接线夹,选择一块长度为100-200mm的铝板2,将铝板2的下端折弯成半径为主干电缆1半径的圆弧形,在铝板2的顶部焊机有尖钉5,尖钉5与上端长方体形的棒体3固定相连,在铝板2的底侧圆弧的端头打一个通孔,与之水平对应的位置也打一个通孔,并在相应的棒体3上等距离开设有多个通孔;

步骤八:剥离主干电缆外的各个保护层,采用刀具逐层在垂直与电缆的方向剥离主干电缆1外的绝缘保护层102、屏蔽层103以及外保护层104,外保护层104的剥离长度大于屏蔽层103的剥离长度,屏蔽层103的剥离长度大于绝缘保护层102的剥离长度;

步骤九:连接线夹与导体连接,将由铝板2以及棒体3组成的连接线夹固定在主干电缆1里侧的导电芯101上,固定时采用螺栓穿接进铝板2上的通孔进行固定,同时在铝板2顶端采用螺栓将多个u型卡4固定在棒体3上,u型卡4的u形部与长方形的铝板2卡套相连,且在铝板2与u型卡4的结合部填设有垫套6;

步骤十:注塑成型,采用注塑成型的模具进行注塑成型,使得成型体与主干电缆1的外部融为一体,相应的成型体的外侧均设有绝缘保护层102、屏蔽层103以及外保护层104,成型体上端留设有分支口7且分支口7里侧填充有绝缘胶水,之后进行预埋安设即可。

具体的,所述外保护层104的厚度不低于1.5mm且外保护层104应保证无气泡、裂纹等。

具体的,所述铝板2长度不低于150mm,所述铝板2的厚度与导电芯101的直径长度相同,铝板2与棒体3构成的连接线夹呈u形状,所述棒体3为聚丙烯树脂材质。

该发明通过相应的铝板2以及棒体3构成的连接线夹与主干电缆1连接,配合相应的u型卡、垫套6等使其预留有相应的分支口,大大增强了相应的安全性以及便捷性,结构设计紧密合理,具有相应的创造性,适合推广。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