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四选三sim卡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电子产品手机中使用的卡托装置都比较单一、简单,卡托上仅仅有一个或者两个安放卡的凹槽,没有其他保护和检测措施,大部分手机的sim卡和外置存储卡采用分开的卡托装在手机侧面或者内部,从而增加了更换的繁琐性;同时,卡托容易因使用不当而断裂且不易更换,从而降低了手机和卡的使用用命。随着科学技术和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手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希望手机能够使用多卡设置,对卡托装置能够采用模块化、分体式设计,便与更换;同时急需对sim卡和外置存储卡有保护和安全检测装置,从而改善和提升手机的品质、可靠性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四选三sim卡座。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一种四选三sim卡座,包括卡托、卡座和外壳,所述外壳罩设在卡托上,所述卡座设置在卡托和外壳之间,所述卡座包括第一sim卡座、第二sim卡座和二选一卡座,所述卡托上设有分别与第一sim卡座、第二sim卡座和二选一卡座对应的第一sim卡槽、第二sim卡槽和二选一卡槽,卡托还设有卡托弹出机构和检测pin结构,检测pin结构设置在卡托的后端,卡托弹出机构与检测pin结构相连;所述二选一卡座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卡座座体上的t-card端子和与t-card端子互相垂直的nanosim卡端子,所述t-card端子的方向与卡托的长度方向一致,nanosim卡端子与t-card端子不重合。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前端”、“后端”等方位词仅用于更方便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其中,“前端”指的是在实际的将卡座安装到手机时卡座朝向手机外侧的一端,“后端”则是与“前端”相反的一端。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由于采用了二选一卡座,利用nano与t-card宽度大小布局,结构规整合理,将nanosim和t-card一体式设计,节省产品总长度,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装载nanosim或t-card,可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将sim和t-card集成在一起设计,能够很大限度地节省手机内的空间。同时分体式设计,nanosimcard与t-card独立出来,做成简单模块,简化制程,提升产品品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sim卡座和第二sim卡座均为nanosim卡座,第一sim卡座和第二sim卡座的端子的方向与nanosim卡端子的方向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二选一卡座的t-card端子与卡座的座体连接处设有防溃pin结构,所述防溃pin结构包括凸型凹槽,所述t-card端子的头部伸入凸型凹槽的槽口并悬空在凸型凹槽内。将t-card端子做防溃pin结构,将头部埋入塑胶,可以预防在插卡时卡片与头部之间抵挡造成端子弹片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pin结构包括s/w弹片和接触弹片,所述s/w弹片固设在所述卡座内部,s/w弹片通过接触弹片与卡托弹出装置相连,所述接触弹片与卡座内部的接触块相连。检测pin结构为常闭设计,动片(即接触块)接地,s/w弹片在未插卡时与卡座内部的动片导通,在卡插入后,将s/w弹片顶起,使s/w弹片与动片断开,检测到卡片。
进一步的,所述卡托弹出装置包括拉杆和转轴,拉杆设置在卡托的侧边边缘,拉杆的形状与卡托和外壳的侧边相适应,卡托的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抵挡板,拉杆一端抵在卡托前端的抵挡板上,所述拉杆靠近卡托前端的一端为开口向卡座外侧的弯钩形状,在卡托的抵挡板和拉杆的弯钩处均设有圆孔;所述转轴转动地设置在s/w弹片上,拉杆的另一端与转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二选一卡座的靠近卡托的一端两边分别设有抓板固定脚,所述抓板固定脚包括台阶部,台阶部的两级之间平缓上升。抓板固定脚可以增加焊板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卡托为塑胶卡托或者mim卡托。颜色上可依需求任意选择,使产品外观性美观多元化。
进一步的,所述卡托的二选一卡槽内的焊盘为可拆卸式焊盘。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焊盘,通过切换内部block来实现多种卡片使用方式,外侧nanosim3切换时无需变更整体焊盘,实现完全兼容,同时也可变更焊盘切换为单t-cardblock,从而实现了四选三和三合一之间的无缝切换,优势明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可以选择同装入三张nano或者双nano加t-card或单独装其一种卡,能够灵活选择卡片的种类,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阐明。
图1为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的使用方法1;
图4为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的使用方法2;
图5为本发明的二选一卡座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的二选一卡座的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一sim卡座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四选三状态的仰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三合一状态的仰视示意图1;
图11为本发明的三合一状态的仰视示意图2;
图12为本发明的俯视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b区域的状态图1;
图14是图12中b区域的状态图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14,本发明的一种四选三sim卡座2,包括卡托1、卡座2和外壳3,外壳3罩设在卡托1上,卡座2设置在卡托1和外壳3之间,卡座2包括第一sim卡座21,第二sim卡座22和二选一卡座23,卡托1上设有分别与第一sim卡座21,第二sim卡座22和二选一卡座23对应的第一sim卡槽、第二sim卡槽和二选一卡槽,卡托1还设有卡托弹出机构4和检测pin结构5,检测pin结构5设置在卡托1的后端,卡托弹出机构4与检测pin结构5相连;二选一卡座23包括座体和设置在卡座2座体上的t-card端子和与t-card端子互相垂直的nanosim卡端子,t-card端子的方向与卡托1的长度方向一致,nanosim卡端子与t-card端子不重合。
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前端”、“后端”等方位词仅用于更方便地表达产品的结构,其中,“前端”指的是在实际的将卡座2安装到手机时卡座2朝向手机外侧的一端,“后端”则是与“前端”相反的一端。本发明中的二选一卡座23,整体与t-card的形状相同,nanosim卡端子设置在t-card的短边,在卡托1的边上设有超出t-card的用于容纳nanosim卡的台阶部。本发明的四选三sim卡座,由于采用了二选一卡座23,利用nano与t-card宽度大小布局,结构规整合理,将nanosim和t-card一体式设计,节省产品总长度,使得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装载nanosim或t-card,可适应不同人群的使用需要,如图3和图4所示。将sim和t-card集成在一起设计,能够很大限度地节省手机内的空间。同时分体式设计,nanosimcard与t-card独立出来,做成简单模块,简化制程,提升产品品质。
本实施例优选的,第一sim卡座21和第二sim卡座22均为nanosim卡座,第一sim卡座21和第二sim卡座22的端子的方向与nanosim卡端子的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优选的,二选一卡座23的t-card端子与卡座2的座体连接处设有防溃pin结构,防溃pin结构包括凸型凹槽231,t-card端子的头部伸入凸型凹槽231的槽口并悬空在凸型凹槽231内。将t-card端子做防溃pin结构,将头部埋入塑胶,可以预防在插卡时卡片与头部之间抵挡造成端子弹片损坏。
本实施例优选的,检测pin结构5包括s/w弹片51和接触弹片52,s/w弹片51固设在卡座2内部,s/w弹片51通过接触弹片52与卡托1弹出装置相连,接触弹片52与卡座2内部的接触块相连。如图12-图14所示,检测pin结构5为常闭设计,动片(即接触块)接地,s/w弹片51在未插卡时与卡座2内部的动片导通,在卡插入后,将s/w弹片51顶起,使s/w弹片51与动片断开,检测到卡片。
本实施例优选的,卡托1弹出装置包括拉杆41和转轴42,拉杆41设置在卡托1的侧边边缘,拉杆41的形状与卡托1和外壳3的侧边相适应,卡托1的前端设有向上凸起的抵挡板11,拉杆41一端抵在卡托1前端的抵挡板11上,拉杆41靠近卡托1前端的一端为开口向卡座2外侧的弯钩形状,在卡托1的抵挡板11和拉杆41的弯钩处均设有圆孔;转轴42转动地设置在s/w弹片51上,拉杆41的另一端与转轴42相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的,二选一卡座23的靠近卡托1的一端两边分别设有抓板固定脚232,抓板固定脚232包括台阶部,台阶部的两级之间平缓上升。抓板固定脚232可以增加焊板强度。
本实施例优选的,卡托1为塑胶卡托或者mim卡托。颜色上可依需求任意选择,使产品外观性美观多元化。
本实施例优选的,卡托1的二选一卡槽内的焊盘为可拆卸式焊盘。如图9-图11所示,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焊盘,通过切换内部block来实现多种卡片使用方式,外侧nanosim3切换时无需变更整体焊盘,实现完全兼容,同时也可变更焊盘切换为单t-cardblock,从而实现了四选三和三合一之间的无缝切换,优势明显。
在以上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以上描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不受上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同时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