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95538发布日期:2018-12-25 19:46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继电保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

背景技术

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继电保护装置功能的完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更是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保障。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周期性定检或者新设备投产前的交接试验,都需要进行保护装置原理、逻辑和功能的验证与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需连续模拟故障,继电保护装置不断地动作,这就需要试验人员不断地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信号和动作报文进行手动的复归,即需要试验人员不断地操作复归按钮,复归则属于高频率性操作。由于继电保护试验仪器装置放置在地上,试验人员需要蹲坐着操作继电保护试验仪,而复归按钮则固定在试验仪保护屏较高的位置,这样就导致试验人员需要不停地起身、蹲下;而试验过程中试验的项目和次数非常多,不停起身、蹲下无形中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疲倦度,试验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降低,甚至会增加试验过程中电网、人身、设备的安全风险。

因此亟需一种操作简便的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以解决目前试验过程中作业人员需不停起身、蹲下操作复归按钮带来的劳动强度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复归按钮,包括套筒及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的固定卡爪,所述套筒设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固定卡爪卡套于所述复归按钮处的方形面板上,其中:

距离所述套筒的端口1-2cm处下方、5-6cm处中心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担、第二横担;

所述套筒内依次设有弹簧、可转动圆盘、拉线、连杆、推杆;

沿靠近所述可转动圆盘的外圆周的内侧依次等间距开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以及第三圆孔;

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担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一圆孔处;

所述可转动圆盘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担的中间位置处;

所述拉线套设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二圆孔处;

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三圆孔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推杆连接;

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置圆洞内。

优选地,所述推杆平行于所述套筒,所述连杆与所述套筒的横轴中心线呈15-20°夹角。

优选地,沿所述套筒的端口设有开口。

优选地,所述固定卡爪用于将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复归按钮所处方形面板处,所述固定卡爪包括等间距设有的四个分爪。

优选地,所述套筒设为塑料套筒或金属套筒,所述固定卡爪设为塑料固定卡爪或金属固定卡爪,所述塑料套筒与所述塑料固定卡爪通过热熔粘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金属套筒与所述金属固定卡爪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复归按钮,包括套筒及与所述套筒的一端连接的固定卡爪,所述套筒设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固定卡爪卡套于所述复归按钮处的方形面板上,其中:距离所述套筒的端口1-2cm处下方、5-6cm处中心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担、第二横担;所述套筒内依次设有弹簧、可转动圆盘、拉线、连杆、推杆;沿靠近所述可转动圆盘的外圆周内侧依次等间距开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以及第三圆孔;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担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一圆孔处;所述可转动圆盘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担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拉线套设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二圆孔处;所述连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的第三圆孔处,所述连杆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推杆连接;所述推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杆连接,另一端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置圆洞内。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作用于复归按钮,对复归按钮的操作包括复归按钮的闭合和断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固定卡爪将套筒垂直固定于复归按钮所在的方形面板上,套筒内依次设有弹簧、可转动圆盘、拉线、连杆以及推杆,当试验人员手动向下拉拽拉线时,此时可转动圆盘在拉线拉力的作用下带动弹簧向前方移动,与可转动圆盘连接的连杆亦随之向前方运动,此时,连杆对推杆施加向前的推力,推杆在推力作用下作用于复归按钮,对复归按钮产生挤压,即实现了复归按钮的闭合操作;当试验人员松开拉线时,弹簧利用本身在复归按钮闭合过程中累积的弹性形变拉动可转动圆盘向后运动,恢复至可转动圆盘的初始位置,连杆随着可转动圆盘亦向后运动,此时连杆对推杆施加向后的牵引力,在向后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推杆向后运动离开复归按钮,即推杆撤去对复归按钮的挤压力,复归按钮恢复原始状态,即实现了复归按钮的断开操作;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无需不停地起身、蹲下操作复归按钮,只需在合适的定点位置手动拉动拉线和松开拉线,即可实现复归按钮的闭合和断开,试验人员在定点位置手动拉动拉线和松开拉线所需要做的功远小于不停起身、蹲下操作复归按钮,节省了试验人员的体力和作业时间;本申请提供的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机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专业领域适用性极强,可以大幅地降低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试验人员的作业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一般描述和后文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外观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套筒,2-固定卡爪,3-方形面板,11-圆洞,4-第一横担,5-第二横担,6-弹簧,7-可转动圆盘,71-第一圆孔,72-第二圆孔,73-第三圆孔,8-拉线,9-连杆,10-推杆,12-开口,21-分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过程中,由于继电保护试验仪器装置放置在地上,试验人员需要蹲坐着操作继电保护试验仪,而复归按钮则固定在试验仪保护屏较高的位置,这样就导致试验人员需要不停地起身、蹲下;而试验过程中试验的项目和次数非常多,不停起身、蹲下无形中增加了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疲倦度,试验工作的效率就会有所降低。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应用于继电保护装置的复归按钮,包括套筒1及与所述套筒1的一端连接的固定卡爪2,所述套筒1设为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固定卡爪2卡套于所述复归按钮处的方形面板3上,具体结构结合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外观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

距离所述套筒1的端口1-2cm处下方、5-6cm处中心处分别设有第一横担4、第二横担5;具体地,第一横担4和第二横担5固定于套筒1的内部壳体内。

所述套筒1内依次设有弹簧6、可转动圆盘7、拉线8、连杆9、推杆10。

沿靠近所述可转动圆盘7的外圆周的内侧依次等间距开有第一圆孔71、第二圆孔72以及第三圆孔73;这样,各个圆孔之间的夹角均为120°,各个圆孔的孔径具体大小可根据与圆孔相连的部件进行合适的调整。

所述弹簧6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担4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7的第一圆孔71处;第一横担4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弹簧6。

所述可转动圆盘7的中心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套设于所述第二横担5的中间位置处;第二横担5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可转动圆盘7,可转动圆盘7的中心处开设的圆孔孔径大小略大于第二横担5的外径,这样可转动圆盘7在合适的空间内可自如地向前或向后移动。

所述拉线8套设于所述可转动圆盘7的第二圆孔72处;具体地是将拉线8悬系于第二圆孔72内。

所述连杆9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可转动圆盘7的第三圆孔73处,所述连杆9的另一端通过螺丝与所述推杆10连接。

所述推杆10的一端与所述连杆9连接,另一端放置于所述套筒1的内置圆洞11内;具体地,推杆10的一端与连杆9通过螺丝连接,另一端放置于所述套筒的内置圆洞内,这样半内置圆洞11可以限制推杆10的运动范围,使其精准地作用于复归按钮处。

这样,本申请提供的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作用于复归按钮,对复归按钮的操作包括复归按钮的闭合和断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通过固定卡爪2将套筒1垂直固定于复归按钮所在的方形面板3上,套筒1内依次设有弹簧6、可转动圆盘7、拉线8、连杆9以及推杆10,当试验人员手动向下拉拽拉线8时,此时可转动圆盘7在拉线8拉力的作用下带动弹簧6向前方移动,与可转动圆盘7连接的连杆9亦随之向前方运动,此时,连杆9对推杆10施加向前的推力,推杆10在推力作用下作用于复归按钮,对复归按钮产生挤压,即实现了复归按钮的闭合操作;当试验人员松开拉线8时,弹簧6利用本身在复归按钮闭合过程中累积的弹性形变拉动可转动圆盘7向后运动,恢复至可转动圆盘7的初始位置,连杆9随着可转动圆盘7亦向后运动,此时连杆9对推杆10施加向后的牵引力,在向后的牵引力的作用下推杆10向后运动离开复归按钮,即推杆撤去对复归按钮的挤压力,复归按钮恢复原始状态,即实现了复归按钮的断开操作;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试验过程中,试验人员无需不停地起身、蹲下操作复归按钮,只需在合适的定点位置手动拉动拉线8和松开拉线8,即可实现复归按钮的闭合和断开,试验人员在定点位置手动拉动拉线8和松开拉线8所需要做的功远小于不停起身、蹲下操作复归按钮,节省了试验人员的体力和作业时间;本申请提供的继电保护用拉线式复归装置机械结构简单,可以简捷地降低试验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试验人员的作业效率。

具体地,所述推杆10平行于所述套筒1,所述连杆9与所述套筒1的横轴中心线呈15-20°夹角。推杆10平行于套筒1的设置目的是为了使推杆10作用于复归按钮处的力的方向更精准,连杆9与套筒1的横轴中心线呈15-20°,这样连杆9与推杆10并非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而是呈现一定夹角,具体地所述夹角为钝角,这样,当连杆9随着可转动圆盘7作向前或向后运动时,连杆9对推杆10向前的推力或向后的牵引力呈一定的方向,并非是水平地向前或向后作用于推杆10,这样可以减小连杆9和推杆10运动的阻力,反过来即增加连杆9对推杆10向前的推力或向后的牵引力。

具体地,沿所述套筒1的端口设有开口12。开口12的设置目的是为了方便试验人员检修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运行状况或质量,比如便于更换弹簧。

具体地,所述固定卡爪2用于将所述套筒1固定于所述复归按钮处,所述固定卡爪2包括等间距设有的四个分爪2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四个分爪21具有弹性,弹性可以实现固定卡爪2自如地卡套于方形面板3处以及从方形面板3处取下,当然还可以将固定卡爪2设置为三爪卡盘类似的结构,而三卡卡盘的结构为本领域人员常用的技术手段,故不在此进行详细阐述。

具体地,所述套筒1设为塑料套筒或金属套筒,所述固定卡爪2设为塑料固定卡爪或者金属固定卡爪,所述塑料套筒与所述塑料固定卡爪通过热熔粘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金属套筒与所述金属固定卡爪通过焊接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将套筒1和固定卡爪2设置为塑料材质的,具体地可以为聚四氟乙烯,套筒1和固定卡爪2设置为塑料材质可以减轻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总体重量,这样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本身的重力便减小,可以更稳固地固定于复归按钮处;当然也可以将套筒1和固定卡爪2设为金属材质,具体通过焊接方式将套筒1和固定卡爪2连接至一起成为一体式结构,这样本申请提供的装置更结实耐用,延长本申请提供的装置的使用寿命。

由于以上实施方式均是在其他方式之上引用结合进行说明,不同实施例之间均具有相同的部分,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在此不再详细阐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发明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他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的内容指出。

以上所述的本申请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