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20848发布日期:2019-03-15 23:47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磁性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磁体是指能够产生磁场的物质或材料。是一种奇特的物质,它有一种无形的力,既能吸引一些物质,又能排斥一些物质。一般分为永磁体和软磁体,磁体具有两极性,磁性北极n,磁性南极s,斩断后仍是两极n级、s极。单个磁极不能存在。同时,磁体具有指向性,如果把一个磁体悬挂起来,就会发现它的南极指向地理南磁极左右,北极指向地理北磁极左右。其中磁体结构对磁性材料的使用效果和性能占据这重要的影响位置,但是现有的磁性材料的制作过程使得磁体结构本身相对来说较差,很难实现压制,进而造成原料浪费,在制粉过程中,通常直接采用机械粉碎,很容易使得磁体结构内部分子受到损坏,进而影响加工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工艺流程简单,改变材料的磁体结构,使得磁性材料效果更好,保证磁体表面坚固性,通过采用低温冷冻方式进行制粉,在低温温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磁体内部结构不受到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料:铝、生铁、铬铁、锰铁、硅铁、镍、钴和其它微量金属进行自动筛选,得到优质原料并通过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表面清洗,清洗过后配合鼓风干燥进行进行吹干;

s2、熔炼制锭:将以上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顺序加入熔炼炉中并得到铁水,通过红外加热器将铁水温度加热,并达到2000-2350℃时,向铁水中加入增碳剂,将铁水溶炼成合金;

s3、制粉:将上述溶炼的合金,在低温冷冻的状态下,利用自动粉碎机将合金进行粉碎,粉碎后利用过滤筛进行过滤,过滤筛网直径为5-10um,得到细腻粉末状合金粉;

s4、压型:在压型时在发热管表面涂加合金粉末,并将发热管盘成与模具凹出相对应的形状放入模具中,同时接入一定量的成型剂,并通过热熔压板进行压制;

s5、烧结回火:压制后输送至烧结炉内部,同时利用真空排气泵将烧结炉内部空气排出,将压铸后的模型放置烧结炉内部进行淬火加热,并逐渐增加烧结炉内部温度;

s6、磁性检测:经过上述工序,磁体形成后,放置磁性检测器中,进行检测,以保证磁体质量;

s7、磨加工:合格后的磁体则利用磨轮高度对磁体表面进行磨削,同时结合粉尘吸附机,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清除,其中磨轮转动速度为30~45米/秒,精度可达it8~5以上,表面粗糙度一般磨削为精密磨削为ra0.16~0.04微米;

s8、电镀:进过磨加工后,将磁体统一放置电镀槽中,结合外界直流电的作用,在电镀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导电体例如金属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

s9、成品:经过以上加工工序,完成磁体所需成品,通过真空包装机进行自动分类包装;

优选的,在制粉过程中,放入冷却装置中,采用阶梯递减法进行冷却,在粉碎时低温温度为(-4℃)-(-10℃)。

优选的,在熔炼时时按重量计每10000克铁水中加入铝0.6克、生铁0.3克、铬铁0.7克、硅铁0.2、锰铁0.4克、镍0.2克、钴0.7克金属材料以及0.5微量金属按照配比制作。

优选的,电镀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在配料中加入各种铁、合金以及微量元素,利用微量元素作为间隙原子加入到其中,利用微量元素的磁体积效应和化学键效应,改变铁化合物的电子能带结构很晶场作用,改变材料的磁体结构,使得磁性材料效果更好。

2、通过采用低温冷冻方式进行制粉,在低温温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磁体内部结构不受到破坏。

3、通过利用真空烧结,能够有效增加磁体成型效果,提高磁体表面坚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配料:铝、生铁、铬铁、锰铁、硅铁、镍、钴和其它微量金属进行自动筛选,得到优质原料并通过超声波清洗机进行表面清洗,清洗过后配合鼓风干燥进行进行吹干;

s2、熔炼制锭:将以上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顺序加入熔炼炉中并得到铁水,通过红外加热器将铁水温度加热,并达到2000-2350℃时,向铁水中加入增碳剂,将铁水溶炼成合金;

s3、制粉:将上述溶炼的合金,在低温冷冻的状态下,利用自动粉碎机将合金进行粉碎,粉碎后利用过滤筛进行过滤,过滤筛网直径为5-10um,得到细腻粉末状合金粉;

s4、压型:在压型时在发热管表面涂加合金粉末,并将发热管盘成与模具凹出相对应的形状放入模具中,同时接入一定量的成型剂,并通过热熔压板进行压制;

s5、烧结回火:压制后输送至烧结炉内部,同时利用真空排气泵将烧结炉内部空气排出,将压铸后的模型放置烧结炉内部进行淬火加热,并逐渐增加烧结炉内部温度;

s6、磁性检测:经过上述工序,磁体形成后,放置磁性检测器中,进行检测,以保证磁体质量;

s7、磨加工:合格后的磁体则利用磨轮高度对磁体表面进行磨削,同时结合粉尘吸附机,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废屑进行清除,其中磨轮转动速度为30~45米/秒,精度可达it8~5以上,表面粗糙度一般磨削为精密磨削为ra0.16~0.04微米;

s8、电镀:进过磨加工后,将磁体统一放置电镀槽中,结合外界直流电的作用,在电镀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导电体例如金属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

s9、成品:经过以上加工工序,完成磁体所需成品,通过真空包装机进行自动分类包装;

优选的,在制粉过程中,放入冷却装置中,采用阶梯递减法进行冷却,在粉碎时低温温度为(-4℃)-(-10℃)。

优选的,在熔炼时时按重量计每10000克铁水中加入铝0.6克、生铁0.3克、铬铁0.7克、硅铁0.2、锰铁0.4克、镍0.2克、钴0.7克金属材料以及0.5微量金属按照配比制作。

优选的,电镀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与传统的磁体取向压制成型工艺相比,通过在配料中加入各种铁、合金以及微量元素,利用微量元素作为间隙原子加入到其中,利用微量元素的磁体积效应和化学键效应,改变铁化合物的电子能带结构很晶场作用,改变材料的磁体结构,使得磁性材料效果更好。通过采用低温冷冻方式进行制粉,在低温温度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保护磁体内部结构不受到破坏,通过利用真空烧结,能够有效增加磁体成型效果,提高磁体表面坚固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