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4141发布日期:2019-03-19 23:46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太阳能电池板均为背板或面板中至少一个为硬质材质,如玻璃,这样才能保障太阳能电池板的强度,但是使得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变化形态,失去了柔性,在很多环境下不能使用,且硬质材料受力易破损,不便于运输。

增加强力和韧性又不失柔性,使用玻璃纤维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因玻璃纤维原色为乳白色,因此现市场上,若想改变玻璃纤维的颜色,就是加深玻璃纤维的颜色。这样使用时则会影响光线的穿透,降低了透光率,从而降低了发电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透光率高且具有韧性和柔性的一种光伏组件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面板、电池片和背板,还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为含有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纤维布。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通过封装胶膜设置在所述面板和所述电池片之间。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玻璃纤维层中包括原料中添加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在后期加工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层压工序中,会升温至105-165℃,封装胶膜与玻璃纤维层互相渗透,在这个加工环境下玻璃纤维布会由乳白色转化为透明,应用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中不仅能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强力、使电池板具有韧性和柔性,并且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率。

且产品重量轻,只有常规晶体硅产品的30-40%重量,约6-7kg;便于运输,装箱数量多余常规产品约40%的数量。适合多种场合安装如屋顶、车棚、不规格区域等。

其中,所述面板与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装胶膜,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与所述电池片之间设置有第二封装胶膜。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还包覆有丙烯酸。

其中,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粘贴在所述背板下表面和/或所述背板与所述电池片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外表面还包覆有丙烯酸。

其中,所述面板为柔性胶膜,所述背板为白色双面含氟柔性胶膜。

其中,所述面板为由乙烯和四氟乙烯共聚制成的薄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依次铺设面板、第一封装胶膜、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封装胶膜、电池板和背板,制成初光伏组件;

s2:将初光伏组件送入层压机一腔,设定温度为105~145℃,抽真空加压为-11kpa~-9kpa,保压350~450s;

s3:再送入层压机二腔,设定温度为125~165℃,抽真空加压为-11kpa~-9kpa,保压730~880s,制成光伏组件。

其中,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为含有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纤维布。

其中,步骤s1中电池板和背板之间还依次铺设有第三封装胶膜、第二玻璃纤维层和第四封装胶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光伏组件的结构图。

面板1、电池片2、背板3、第一玻璃纤维层41、第二玻璃纤维层42、第一封装胶膜51、第二封装胶膜52、第三封装胶膜53、第四封装胶膜5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的限定作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光伏组件制备时辅设的方向与光伏组件投入使用时的方向相反。

如图1所示,按照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透明面板1、电池片2和背板3,还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41,第一玻璃纤维层41为含有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纤维布。

本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玻璃纤维层中包括原料中添加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在后期加工中,太阳能电池板的层压工序中,会升温至105-165℃,封装胶膜与玻璃纤维层互相渗透,在这个加工环境下玻璃纤维布会由乳白色转化为透明,应用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中不仅能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强力、使电池板具有韧性和柔性,并且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率。

其中,所述脂肪酸酰胺醋酸盐占原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05-0.02wt%;优选地,包括0.008-0.015wt%的脂肪酸酰胺醋酸盐,最优选地,包括0.01wt%的脂肪酸酰胺醋酸盐。

玻璃纤维原料中还包括sio2、al2o3、fe2o3、tio2、so3、na2o、k2o、na2cl、na2co3、li2o、mgo和cao。其中,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45-65wt%的sio2;10-20wt%的al2o3;0.1-0.6wt%的fe2o3;0.2-1.6wt%的tio2;0.05-0.1wt%的so3;0.2-0.5wt%的na2o;0.05-0.5wt%的k2o;0.05-0.5wt%的na2cl;0.05-0.5wt%的na2co3;0.1-1.0wt%的li2o;16-19wt%的mgo和cao。

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41通过封装胶膜设置在面板1上方或第一玻璃纤维层41通过封装胶膜设置在面板1和电池片2之间。

优选地,第一玻璃纤维层41通过封装胶膜设置在面板1和电池片2之间。如此,玻璃纤维层受到面板1的保护,防止勾丝被破坏。

其中,面板1与第一玻璃纤维层41之间设置有第一封装胶膜51,第一玻璃纤维层41与电池片2之间设置有第二封装胶膜52。如此,玻璃纤维层两面均有封装胶膜,层压时两侧均受到来自封装胶膜的扩散,玻璃纤维层接受扩散全面且均匀,在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作用下转为透明效果更好。

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41外表面还包覆有丙烯酸。其中,玻璃纤维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8-4,优选地,玻璃纤维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6。其中,丙烯酸为丙烯酸胶。即,105克/㎡的包覆有丙烯酸的玻璃纤维中,包覆的丙烯酸量是12-18克左右,玻璃纤维的含量是70-120克;优选地,包覆的丙烯酸量是15克左右,玻璃纤维的含量是90克。

如此,太阳能电池板的层压工序中,会升温至105-165℃,在这个加工环境下,包覆的丙烯酸可与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封装胶膜互相扩散,达到最优的连接效果,也使玻璃纤维层的透明度更高,并且不影响玻璃纤维及太阳能电池板的性能,并也可提高抗uv紫外的能力。

其中,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42,第二玻璃纤维层42粘贴在背板3下表面和/或背板3与电池片2之间。如此,进一步增加光伏组件的强力和韧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优选实施方案包括:

实施例1

其中,面板1为涂氟柔性胶膜,背板3为白色双面含氟柔性胶膜。厚度为0.2-0.4mm,优选地厚度为0.3mm。如此,透光率达到98%,也提高抗uv紫外的能力。并使得光伏组件可以应用在任意形状的表面,具有优良的柔性和变形性,应用范围广泛。

背板3优选地为双面氟一体化膜胶,结构为:ffc//pet//ffc;采用等离子体化学改性技术和氟硅院化表面接枝技术。

其中,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42,第二玻璃纤维层42粘贴在背板3下表面和/或背板3与电池片2之间。如此,进一步增加光伏组件的强力和韧性。

第二玻璃纤维层42外表面还包覆有丙烯酸。其中,玻璃纤维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8-4,优选地,包覆的丙烯酸量是15克左右,玻璃纤维的含量是90克。如此,包覆的丙烯酸可与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封装胶膜互相扩散,达到最优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玻璃纤维层42通过第三封装胶膜53和第四封装胶膜54封装在电池板与背板3之间。

实施例2

其中,面板1和背板3均为涂氟柔性胶膜,厚度为0.2-0.4mm,优选地厚度为0.3mm。如此,透光率达到98%,也提高抗uv紫外的能力。并使得光伏组件可以应用在任意形状的表面,具有优良的柔性和变形性,应用范围广泛。

其中,还包括第二玻璃纤维层42,第二玻璃纤维层42粘贴在背板3下表面和/或背板3与电池片2之间。其中,第二玻璃纤维层42由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纤维布,玻璃纤维中含有脂肪酸酰胺醋酸盐。所述脂肪酸酰胺醋酸盐占原料总量的重量百分比为0.005-0.02wt%;优选地,包括0.008-0.015wt%的脂肪酸酰胺醋酸盐,最优选地,包括0.01wt%的脂肪酸酰胺醋酸盐。

第二玻璃纤维层42外表面还包覆有丙烯酸。其中,玻璃纤维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8-4,优选地,包覆的丙烯酸量是15克左右,玻璃纤维的含量是90克。如此,包覆的丙烯酸可与太阳能电池板中的封装胶膜互相扩散,达到最优的连接效果。

进一步地,第二玻璃纤维层42通过第三封装胶膜53和第四封装胶膜54封装在电池板与背板3之间。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

s1:依次铺设面板1、第一封装胶膜51、第一玻璃纤维层41、第二封装胶膜52、电池板和背板3,制成初光伏组件;

s2:将初光伏组件送入层压机一腔,设定温度为105~145℃,抽真空加压为-11kpa~-9kpa,保压350~450s;

s3:再送入层压机二腔,设定温度为125~165℃,抽真空加压为-11kpa~-9kpa,保压730~880s,制成光伏组件。

其中,第一玻璃纤维层41为含有脂肪酸酰胺醋酸盐的玻璃纤维组成的玻璃纤维布。

在层压工序中,封装胶膜与玻璃纤维层互相渗透,在这个加工环境下玻璃纤维布会由乳白色转化为透明,应用在柔性太阳能电池板中不仅能增加太阳能电池板的强力、使电池板具有韧性和柔性,并且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透光性,不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的发电率。

且产品重量轻,只有常规晶体硅产品的30-40%重量,约6-7kg;便于运输,装箱数量多余常规产品约40%的数量。适合多种场合安装如屋顶、车棚、不规格区域等。

其中,步骤s1中电池板和背板3之间还依次铺设有第三封装胶膜53、第二玻璃纤维层42和第四封装胶膜54。

其中,在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

s0-1:在基板上铺设高温基布;

s0-2:在高温基布上铺设面板1;

其中,在步骤s3后还包括步骤:

s4:除去基布和基板。

因本光伏组件为柔性组件,采用浮法玻璃上料的工艺进行对光伏组件进行铺设,使各层形状保形,方便后续步骤的进行。

以上所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