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95561发布日期:2019-03-02 01:20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一种贴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锂电池的电芯卷绕工序的贴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新能源动力电池的需求市场也逐渐扩大,进而提高了对产能的要求。但是人工操作良品率低,效率低下,远远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动力电池的自动化、规模化生产变得尤为迫切。

现有的自动卷绕机,电芯在卷绕完成后需要贴胶固定,目前锂电行业中的贴胶通常采用小面贴胶,现有小面贴胶缺点是易造成电芯卷绕包绷紧度不良,贴胶位置易移位,易出现电芯卷绕包粘不住,易散包,后工艺更容易出现不良,大大地降低了合格率。导致上述缺点的原因是小面贴胶面积不大、粘性不强,贴胶过程中出现易移位、易掉,定位不准确,不牢固,不稳定的问题。总所周知,防止电芯卷绕包贴胶走位、散包是卷绕成败的关键,贴胶面积越大粘性就越强,牢固性就越强,同时起到保护电芯卷绕包的表面。卷绕出来的电芯合格率就越高。然而,若增宽胶布的宽度,增大胶布的面积,会造成胶布褶皱,黏贴不服帖,造成外观不良,亦会大大降低合格率。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大面贴胶的贴胶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胶装置,实现大面贴胶,贴胶平整、定位准确、牢固,保护电芯卷绕包的表面,提高产品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所述贴胶装置包括一备胶轮以及一压胶机构,所述备胶轮设于一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转轴可旋转,所述备胶轮上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可将胶带吸附于所述备胶轮表面,所述压胶机构具有一第一安装架以及一压胶块,所述第一安装架可旋转地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压胶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可选择性地压住或释放所述胶带。

进一步地,所述备胶轮沿其半径方向分隔成若干真空腔室,每一所述真空腔室通过一多回路旋转接头与一真空发生器连接,所述真空发生器对所述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第一同步轮、一第一同步带以及一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同步轮设于所述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轮相连,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启动,藉由所述第一同步带,所述第一同步轮及所述备胶轮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第二同步轮、一第二同步带以及一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同步轮可旋转地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一安装架相连,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通过所述第二同步带与所述第二同步轮相连,所述第二伺服电机启动,藉由所述第二同步带,所述第二同步轮及所述压胶机构绕所述转轴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离合器,所述离合器设于所述备胶轮与所述压胶机构之间,所述离合器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所述备胶轮与所述压胶机构;所述备胶轮与所述压胶机构连接时,所述备胶轮旋转可带动所述压胶机构同时旋转,所述备胶轮与所述压胶机构断开时,所述压胶机构可单独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架呈u形,所述第一安装架包括一第一安装板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两端相连接的两连接板,两所述连接板分别位于所述备胶轮的两侧并与所述转轴旋转连接,所述压胶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压胶块与所述第一安装架之间设有至少一直线轴承,所述压胶块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从而抵接或远离所述备胶轮的表面,所述第一安装架上设有一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压胶块相连以驱动所述压胶块沿所述直线轴承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机台、一第二安装架以及一第三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安装架滑动地设于所述机台上,所述备胶轮及所述压胶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架上,所述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丝杆相连并驱动所述丝杆转动,所述第二安装架具有一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三伺服电机启动,藉由所述丝杆与所述螺母,所述第二安装架滑动以使所述备胶轮靠近或远离一电芯卷绕包。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胶带安放轮、若干胶带过渡轮及开胶轮、一开胶带安装座以及一第二气缸,所述胶带设于所述胶带安放轮上,所述胶带过渡轮与所述开胶轮间隔设置,所述胶带依次绕设于所述胶带过渡轮及所述开胶轮上,所述开胶轮设于所述开胶带安装座上,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开胶带安装座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贴胶装置还包括一第三安装架、一夹胶部、一第三气缸、一剪断胶带部以及一第四气缸,所述夹胶部可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所述胶带,所述夹胶部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所述第三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安装架相连用以驱动所述夹胶部靠近或远离所述备胶轮,所述剪断胶带部滑动地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且位于所述夹胶部靠近所述备胶轮的一侧,所述第四气缸设于所述第三安装架上,所述第四气缸的输出轴与所述剪断胶带部相连并驱动所述剪断胶带部剪断所述胶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贴胶装置包括一备胶轮以及一压胶机构,所述备胶轮设于一转轴上并与所述转轴相固定,所述转轴可旋转,所述备胶轮上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可将胶带吸附于所述备胶轮表面,所述压胶机构具有一第一安装架以及一压胶块,所述第一安装架可旋转地设于所述转轴上,所述压胶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架上且可选择性地压住或释放所述胶带。胶带先备胶于备胶轮上,备胶轮的真空吸孔吸住胶带,压胶块压住胶带头,防止胶带打滑,备胶轮旋转的角度控制胶带的长短,然后再将备胶轮上的胶带贴于电芯卷绕包上,实现了大面贴胶,且贴胶平整、定位准确、牢固,保护电芯卷绕包的表面,提高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开胶轮及压胶机构的示意图。

图5是沿图4中a-a线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送胶剪胶机构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贴胶装置的开胶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1,如图1~7所示,贴胶装置1包括一备胶轮11、一压胶机构30、一开胶机构40、一送胶剪胶机构50以及一送胶机构。

具体地,如图1~3所示,贴胶装置1还包括一机台21以及一第二安装架12,送胶机构包括设于机台21上的一第三伺服电机61,第二安装架12滑动地设于机台21上,备胶轮11及压胶机构30均设于第二安装架12上,第三伺服电机61的输出轴与一丝杆(图未示)相连并驱动丝杆转动,第二安装架12具有一螺母(图未示),螺母与丝杆螺纹连接,第三伺服电机61启动,藉由丝杆与螺母,第二安装架12于机台21上滑动以使备胶轮11靠近或远离一电芯卷绕包。备胶轮11上备好胶带后,备胶轮11靠近电芯卷绕包(图未示)滑动,然后旋转备胶轮11将胶带贴于电芯卷绕包上,然后备胶轮11及第二安装架12退回初始位置。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架12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3,机台21上设有与第一滑槽13配合的第一滑轨22,第二安装架12可沿第一滑轨22滑动。

如图4~5所示,备胶轮11设于一转轴14上并与转轴14相固定,转轴14通过一第一轴承15可旋转地设于第二安装架12上,备胶轮11上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可将胶带吸附于备胶轮11表面,压胶机构30具有一第一安装架31以及一压胶块32,第一安装架31通过一第二轴承33可旋转地设于转轴14上,压胶块32设于第一安装架31上且可选择性地压住或释放胶带,压胶块32压住胶带可防止胶带于备胶轮11上移位,压胶块32为铁氟龙材质或表面为铁氟龙材质。更具体地,备胶轮11沿其半径方向分隔成若干真空腔室,每一真空腔室通过一多回路旋转接头16与一真空发生器(图未示)连接,真空发生器对真空腔室进行抽真空。多回路旋转接头16设于转轴14上,备胶轮11的侧面设有若干接头112,每一接头112接通一真空腔室,接头112通过真空管(图未示)与多回路旋转接头16接通,多回路旋转接头16的设置避免了备胶轮11旋转对真空管造成的缠绕或干涉。于本实施例中,真空腔室具有4个,多个真空腔室互不干涉,即使刚开始吸胶时也吸力稳定,防止泄气。真空腔室可同等大小,也可不同大小,较佳地,将吸住胶带头部的真空腔室设计得较小,吸住胶带尾部的真空腔室设计得较大。

贴胶装置1还包括一第一同步轮17、一第一同步带18以及一第一伺服电机19,第一同步轮17设于转轴14上并与转轴14相固定,第一伺服电机19的输出端通过第一同步带18与第一同步轮17相连,第一伺服电机19启动,藉由第一同步带18,第一同步轮17及备胶轮11旋转。贴胶装置1还包括一第二同步轮34、一第二同步带35以及一第二伺服电机36,第二同步轮34可旋转地设于转轴14上,第二同步轮34与第一安装架31相连,第二伺服电机36的输出端通过第二同步带35与第二同步轮34相连,第二伺服电机36启动,藉由第二同步带35,第二同步轮34及压胶机构30绕转轴14旋转。贴胶装置1还包括一离合器37,离合器37设于备胶轮11与压胶机构30之间,离合器37选择性地连接或断开备胶轮11与压胶机构30;备胶轮11与压胶机构30连接时,备胶轮11旋转可带动压胶机构30同时旋转,备胶轮11与压胶机构30断开时,压胶机构30或备胶轮11可单独旋转。于本实施例中,离合器37设于第一同步轮17与第一安装架31之间,用以连接或断开第一同步轮17和第一安装架31。

第一安装架31呈u形,第一安装架31包括一安装板311以及分别与安装板311的两端相连接的两连接板312,两连接板312分别位于备胶轮11的两侧并与转轴14通过第二轴承33旋转连接,压胶块32设于安装板311上。压胶块32与安装板311之间设有至少一直线轴承38,压胶块32沿直线轴承38滑动从而抵接或远离备胶轮11的表面,安装板311上还设有一第一气缸39,第一气缸39的输出轴与压胶块32相连以驱动压胶块32沿直线轴承38滑动。直线轴承38与安装板311大致垂直。

综上,备胶轮11利用真空度将胶带吸附在备胶轮11上,第一气缸39驱动压胶块32压紧备胶轮11上的胶带头,离合器37工作使压胶块32能跟着备胶轮11一起转动,同时备胶轮11在第一伺服电机19的带动下实现胶带长短的控制,当备胶轮11转动到达位置时,胶带被剪断,离合器37断开压胶机构30和备胶轮11,第一气缸39缩回使压紧块远离胶带,第二伺服电机36带动压胶块32一起旋转回到原来位置,从而实现大面贴胶胶带准确定位和牢固。

下面介绍开胶机构40及送胶剪胶机构50,如图1~3及6~7所示,开胶机构40包括一支柱41、设于支柱41上的胶带安放轮42、设于支柱41和胶带安放轮42之间的弹簧43、若干胶带过渡轮44及开胶轮45、一开胶带安装座46以及一第二气缸47。弹簧43套设于支柱41上,弹簧43处于压缩状态,弹簧43的一侧压住胶带安放轮42,胶带设于胶带安放轮42上,通过调节弹簧43的弹簧43力来调整胶带的松紧度。胶带过渡轮44与开胶轮45间隔设置,胶带依次绕设于胶带过渡轮44及开胶轮45上。于本实施例中,开胶轮45具有2个,胶带过渡轮44具有3个,于其他实施例中,开胶轮45及胶带过渡轮4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更改,这里不做限制。两个开胶轮45设于开胶带安装座46上,第二气缸47的输出轴与开胶带安装座46相连。开胶带安装座46上开设有第二滑槽461,开胶带安装座46设于机台21上,机台21上设有与第二滑槽461相配合的第二滑轨462,第二滑轨462大致沿竖直方向设置,绕设于开胶轮45上的胶带在开胶轮45和开胶带安装座46的重力下保持拉直,对胶带进行一定的缓存。随着胶带的使用,开胶轮45沿着第二滑轨462上升,当开胶传感器48感应到开胶轮45位于最上位置时,第二气缸47启动往下拉,将胶带拉开,然后第二气缸47往上伸出,第二气缸47往上伸出时不带动开胶带安装座46移动。为防止绕设于开胶轮45和胶带过渡轮44上的胶带粘结,在每一开胶轮45的两侧均设有胶带防粘挡板49。开胶机构40实现了胶带开胶、胶带缓冲,从而有效保证胶带保有量,便于吸胶轮准确和轻松备好胶带。

胶带经开胶机构40后在多个导向轮的导向下来到送胶剪胶机构50,送胶剪胶机构50包括一第三安装架51、一夹胶部52、一第三气缸53、一剪断胶带部54以及一第四气缸55。第三安装架51可滑动地设于机台21上,具体地,第三安装架51上开设有第三滑槽56,机台21上相应地设有与第三滑槽56相配合的第三滑轨57,第三气缸53设有机台21上,第三气缸53的输出轴与第三安装架51相连用以驱动夹胶部52靠近或远离备胶轮11,机台21上还设有限制第三安装架51滑动行程的限位件58。夹胶部52可选择性地夹紧或释放胶带,夹胶部52设于第三安装架51上,剪断胶带部54通过一竖直轴承59可竖直滑动地设于第三安装架51上且位于夹胶部52靠近备胶轮11的一侧,第四气缸55设于第三安装架51上,第四气缸55的输出轴与剪断胶带部54相连并驱动剪断胶带部54剪断胶带。

综上,开胶机构40后由送胶剪胶机构50将胶带头部送到备胶轮11上,压胶机构30压住胶带头部,送胶剪胶机构50的夹胶部52打开并退回;此时离合器37连接,压胶机构30与备胶轮11成为一个整体,通过第一伺服电机19带动压胶机构30和备胶轮11旋转,可根据胶带长度要求旋转设定角度,实现胶带的长度选定;送胶剪胶机构50的夹胶部52夹紧胶带,剪断胶带部54在备胶轮11外侧将胶带切断;在真空吸住胶带后,压胶块32缩回远离胶带;离合器37断开,并将压胶机构30回到初始位置,使贴胶时压胶机构30不与卷针等发生干涉;第三伺服电机61将备胶轮11上的胶带贴到电芯卷绕包上,第一伺服电机19启动,备胶轮11顺着电芯卷绕包旋转进行贴胶;贴胶完成,第三伺服电机61将备胶轮11回到初始位置上进行下一个备胶动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胶装置1,贴胶装置1包括一备胶轮11以及一压胶机构30,备胶轮11设于一转轴14上并与转轴14相固定,转轴14可旋转,备胶轮11上开设有若干真空吸孔,可将胶带吸附于备胶轮11表面,压胶机构30具有一第一安装架31以及一压胶块32,第一安装架31可旋转地设于转轴14上,压胶块32设于第一安装架31上且可选择性地压住或释放胶带。胶带先备胶于备胶轮11上,备胶轮11的真空吸孔吸住胶带,压胶块32压住胶带头,防止胶带打滑,备胶轮11旋转的角度控制胶带的长短,然后再将备胶轮11上的胶带贴于电芯卷绕包上,实现了大面贴胶,且贴胶平整、定位准确、牢固,保护电芯卷绕包的表面,改善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合格率,降低不必要的损失,对锂电行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