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64844发布日期:2020-06-26 22:38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线缆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屏蔽功效的线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线缆连接器组件广泛且频繁地应用于电子设备,随着电子设备向紧凑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对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结构要求更加简单,小型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对防止电磁干扰,稳定信号传输的要求却没有降低。

于2016年10月5日中国专利公告的第cn105990705a号专利揭露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包括电连接器及与电连接器相连的线缆,其中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的导电端子、包覆绝缘本体的金属壳体、与导电端子电性相连的线缆及固持线缆的固持件,金属壳体包括上壳体及可与上壳体组装在一起的下壳体。如此结构的线缆连接器中,屏蔽壳体的结构复杂,生产和组装不便,导致不能满足防止电磁干扰的需求,从而导致信号传输不够稳定。当要求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工艺要求更简单而性能要求更高时,上述结构的线缆连接器已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良的线缆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产工艺简单且具有良好的屏蔽功效的线缆连接器。

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线缆组件,所述线缆组件包括固持件和收容于所述固持件内的导线;转接电路板,所述转接电路板分别电性导通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导线;第一压铸件,所述第一压铸件具有第一配合面;第二压铸件,所述第一配合面朝向所述第二压铸件,所述第一压铸件和所述第二压铸件分别包覆于所述插头连接器的尾部、所述转接电路板和所述固持件的外围,所述第二压铸件具有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二配合面朝向所述第一压铸件,所述第二压铸件与所述第一压铸件铆压固定;所述第一配合面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面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柱,所述第二配合面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面方向延伸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压铸件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配合的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压铸件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配合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柱和所述第二固定柱分别延伸形成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

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第一压铸件和第二压铸件铆压固定,不需要将两者进行焊接即可实现固定,简化了产品结构和组装过程,避免了需要焊接带来的高温及其它因素带来对第一压铸件和第二压铸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另一视角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进一步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插头连接器1线缆组件2

固持件21导线22

第一压铸件3转接电路板4

第二压铸件5第一配合面31

第一固定柱311第二配合面51

第一固定孔511第二固定柱512

第三固定柱313第二固定孔312

第三固定孔513第四固定柱514

第一止挡部3111第四固定孔314

第二止挡部5121第三止挡部3131

第四止挡部5141第一承载面5111

第三承载面5131第二承载面312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和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到的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提供的方向用语,诸如上、下、左、右、前或后等,仅用于参照随附图式的方向以利说明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除此之外,在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下,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实行为数众多的变更及修改,如此衍生出的实作范例也会落入本发明范畴中。

请分别参照图1和图4,图1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立体组合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线缆连接器部分分解示意图。本发明线缆连接器包括插头连接器1、线缆组件2、转接电路板4、第一压铸件3和第二压铸件5。

本实施例中,附图中所示的所述插头连接器1符合usbtypec标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各种标准的连接器界面。

所述线缆组件2包括固持件21和收容于所述固持件21内的导线22。所述转接电路板4分别电性导通所述插头连接器1和所述导线22。

所述转接电路板4分别电性导通所述插头连接器1和所述导线22。

请同时参照图2和图3,所述第一压铸件3具有第一配合面31,所述第一配合面31朝向所述第二压铸件5。所述第二压铸件5具有第二配合面51,所述第二配合面51朝向所述第一压铸件3。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分别包覆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的尾部、所述转接电路板4和所述固持件21的外围,且所述第二压铸件5与所述第一压铸件3铆压固定。

本发明线缆连接器的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铆压固定,且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分别包覆于所述插头连接器1的尾部、所述转接电路板4和所述固持件21的外围,因此,不需要将两者进行焊接即可实现固定,简化了产品结构和组装过程,避免了需要焊接带来的高温及其它因素带来对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内部的电子元器件的影响,因此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

以下将详细说明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的铆压固定方式。

所述第一配合面31朝向所述第二配合面51方向延伸第一固定柱311,所述第二配合面51朝向所述第一配合面31方向延伸第二固定柱512,所述第一压铸件3具有与所述第二固定柱512配合的第二固定孔312,所述第二压铸件5具有与所述第一固定柱311配合的第一固定孔511,所述第一固定柱311和所述第二固定柱512经铆压后分别延伸形成第一止挡部3111和第二止挡部5121。

其中,所述第一止挡部311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孔511的孔径,所述第二止挡部512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固定孔312的孔径,所述第一固定孔511和所述第二固定孔312内分别设置第一承载面5111和第二承载面3121,所述第一止挡部3111和所述第二止挡部5121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一承载面5111和所述第二承载面3121上。

所述第一配合面31进一步包括第三固定柱313,所述第二配合面51进一步包括第三固定孔513,所述第三固定柱313配合至所述第三固定孔513内。所述第二配合面51进一步包括第四固定柱514,所述第一配合面31进一步包括第四固定孔314,所述第四固定柱514配合至所述第四固定孔314内。所述第三固定柱313和所述第四固定柱514分别延伸形成第三止挡部3131和第四止挡部(未标示),所述第三止挡部313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三固定孔513的孔径,所述第四止挡部514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四固定孔314的孔径。所述第三固定孔513和所述第四固定孔314内分别设置第三承载面5131和第四承载面(未标示),所述第三止挡部3131和所述第四止挡部5141分别支撑于所述第三承载面5131和所述第四承载面(未标示)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固定柱313和所述第一固定柱311大致位于所述第一压铸件3的其中一对角线,所述第二固定孔312和所述第四固定孔314大致位于所述第一压铸件3的另一对角线。所述第四固定柱514和所述第二固定柱512大致位于所述第二压铸件5的其中一对角线,所述第一固定孔511和所述第三固定孔513大致位于所述第二压铸件5的另一对角线。至此,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的对角线位置均布置了两个固定柱和两个固定孔,并且彼此互补。因此,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虽经铆压固定但固定牢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所述第二压铸件5翻转后即可适用于所述第一压铸件3,反之亦然,所述第一压铸件3翻转后即可适用于所述第二压铸件5。在压铸成型时,所述第一压铸件3和所述第二压铸件5可以共用同一套压铸模具,如此即可大幅节省生产的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将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核心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