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插针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499发布日期:2018-10-19 22:25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充电插针和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充电插针和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汽车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而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配套设备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充电枪及充电插座等电连接器是电动汽车充电所不可或缺的设备。电连接器的充电插针在插拔时由于受到摩擦力或其他应力,会使充电插针表面磨损或发生形变,使得充电插针与母端子之间的接触电阻变大,在充电过程中发热严重,缩短了产品的使用寿命,若不及时更换会导致整个电连接器损坏。但现有的充电插针与线缆之间为不可拆卸连接结构,当充电插针损坏时需要将整个电连接器拆开,剪切线缆后再重新压接充电插针,维修过程较为繁琐,需要耗费较多的维修设备及人力资源,致使电连接器的维修成本较高、维修周期较长。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充电插针,旨在解决现有的充电插针维修不便,致使电连接器的维修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充电插针包括:插针本体,具有一插接部;插针套筒,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围;以及至少一弹性接触件,夹置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针套筒之间,且所述弹性接触件分别与所述插接部及所述插针套筒电接触。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呈柱状,至少两所述弹性接触件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周壁,且所述弹性接触件沿所述插接部的轴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呈柱状,至少一所述弹性接触件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尾部,所述插针套筒包括固定段及连接于所述固定段一端的接触段,所述接触段的内壁面形成与所述弹性接触件配合的电接触面,所述固定段与所述插接部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接触件为环形卡簧,所述插接部的外壁面设有供所述环形卡簧容置的环形槽。优选地,所述环形卡簧包括套设于所述环形槽内的固定环,以及沿所述固定环的周向布置并可在所述固定环的径向弹性伸缩的多个弹性卡爪。优选地,所述插接部尾部的外周壁设有凸肩,所述凸肩具有第一限位面,所述充电插针还包括设于所述插接部顶端的绝缘帽,所述绝缘帽具有第二限位面,所述插针套筒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面及第二限位面相抵接。优选地,所述绝缘帽包括螺柱及设于所述螺柱顶端的帽体,所述帽体凸出所述螺柱的外周面,所述第二限位面形成在所述帽体朝向所述凸肩的一面,所述插接部的顶端设有供所述螺柱螺接的螺孔。优选地,所述帽体背离所述凸肩的端面设有供起子插置的槽口。优选地,所述插针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插接部邻接的接线部,所述接线部的端面设有供线缆连接的接线孔。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充电插针,所述充电插针包括:插针本体,具有一插接部;插针套筒,套设于所述插接部的外围;以及至少一弹性接触件,夹置于所述插接部与所述插针套筒之间,且所述弹性接触件分别与所述插接部及所述插针套筒电接触。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将插针本体与插针套筒分体式设置,在插针本体上设置有插接部,将插针套筒套设于插接部的外围。由于插针套筒的外壁面作为插合面易于磨损,在磨损后,只需将插针套筒拆下更换即可,而无需将整个充电插针及电连接器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便于维修,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周期。并且,在插接部与插针套筒之间设置有弹性接触件,能够有效增大插接部与插针套筒之间的电气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以保证充电插针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有利于降低电连接器的维修成本。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充电插针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充电插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插针主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充电插针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充电插针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插针主体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7中充电套筒的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弹性接触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充电插针13接线部31固定环10插针本体131接线孔32弹性卡爪11插接部20插针套筒40绝缘帽111环形槽21固定段41螺柱112螺孔22接触段42帽体12凸肩221电接触面421第二限位面121第一限位面30弹性接触件422槽口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充电插针10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9所示,该充电插针100包括插针本体10、插针套筒20及至少一弹性接触件30。其中,插针本体10具有一插接部11。插针套筒2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弹性接触件30夹置于插接部11与插针套筒20之间,且弹性接触件30分别与插接部11及插针套筒20电接触。在本实施例中,该充电插针100应用于充电枪或充电座等电连接器,用以与配套的母端子插接以实现电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插针本体10、插针套筒20及弹性接触件30均为导电材质制成。插针套筒2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而可自插接部11上拆卸下来,其中,插针套筒20与插接部11之间可采用螺纹连接、卡接或采用其他方式装配于一体。弹性接触件30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将插针套筒20装配于插接部11上后,弹性接触件30受到外力挤压而分别与插接部11及插针套筒20弹性抵接产生电接触,以保证插针套筒20与插针本体10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此外,弹性接触件30由于自身弹性变形,可对插针套筒20在插接部11轴向的运动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从而有利于插针套筒20的固定,以避免插针套筒20在震动情况下使用时从插针本体10上滑脱。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100将插针本体10与插针套筒20分体式设置,在插针本体10上设置有插接部11,将插针套筒2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由于插针套筒20的外壁面作为插合面易于磨损,在磨损后,只需将插针套筒20拆下更换即可,而无需将整个充电插针100及电连接器进行拆卸更换,操作简单,便于维修,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缩短维修周期。并且,在插接部11与插针套筒20之间设置有弹性接触件30,能够有效增大插接部11与插针套筒20之间的电气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以保证充电插针100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本实用新型充电插针100结构简单,便于维修,有利于降低电连接器的维修成本。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插接部11呈柱状,至少两弹性接触件3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周壁,且弹性接触件30沿插接部11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插接部11呈柱状,例如可为圆柱状或方形柱等,可根据与之配套的母端子的形状进行设置,以下实施例主要以圆柱状进行举例说明。通过设置多个弹性接触件30,可以进一步增大插接部11与插针套筒20之间的电气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以保证充电插针100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在实际应用中,弹性接触件30可设置为两个、三个或更多,关于弹性接触件30的具体数量及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9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插接部11呈柱状,至少一弹性接触件30设于插接部11的尾部,插针套筒20包括固定段21及连接于固定段21一端的接触段22,接触段22的内壁面形成与弹性接触件30配合的电接触面221,固定段21与插接部11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插针套筒20包括接触段22及固定段21,其中固定段21的内壁面形成螺纹面,接触段22的内壁面形成电接触面221。在装配时,随着插针套筒20的固定段21的旋入,弹性接触件30受到挤压并与电接触面221接触,从而实现插针套筒20与插针本体10之间稳定的机械连接和电气连接。优选地,为了进一步增大弹性接触件30与电接触面221之间的电气性能,可在电接触面221上进行电镀处理或涂覆电导率较高的导电材料。插针套筒20与插接部11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装配稳定性较高,并且便于拆卸。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图8及图10,弹性接触件30为环形卡簧,插接部11的外壁面设有供环形卡簧容置的环形槽111。优选地,环形卡簧包括套设于环形槽111内的固定环31,以及沿固定环31的周向布置并可在固定环31的径向弹性伸缩的多个弹性卡爪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插接部11的外壁面设置环形槽111,在装配时,先将环形卡簧置于环形槽111内,再将插针套筒2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具体地,环形卡簧包括固定环31及设于固定环31上的弹性卡爪32,弹性卡爪32可采用冲压折弯成型。固定环31沿周向间隔设有多个槽口,弹性卡爪32包括与槽口的一侧相接并背离固定环31的环心倾斜延伸的第一折弯,以及自第一折弯的自由端朝向固定环31的环心翻折的第二折弯,第一折弯及第二折弯可在槽口内沿固定环31的径向弹性伸缩。优选地,第二折弯的自由端竖直延伸形成有第三折弯。在环形卡簧夹置于插接部11与插针套筒20之间时,第一折弯与第二折弯的相接处与插针套筒20电接触,第一折弯的根部及第三折弯的内壁面与插接部11电接触,从而保证插针套筒20与插针主体之间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及图6,插接部11尾部的外周壁设有凸肩12,凸肩12具有第一限位面121,充电插针100还包括设于插接部11顶端的绝缘帽40,绝缘帽40具有第二限位面421,插针套筒2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面121及第二限位面421相抵接。具体地,在装配时,先将插针套筒20套设于插接部11的外围并与凸肩12的第一限位面121抵接,再将绝缘帽40固定于插接部11的顶端并将第二限位面421抵接于插针套筒20的顶端,如此,在第一限位面121及第二限位面421的配合下可保证插针套筒20能够稳定装配于插接部11而不会松脱。此外,绝缘帽40可防止使用者用手触摸而产生触电危险。绝缘帽40与插接部11之间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为螺纹连接或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在需要更换插针套筒20时,先将绝缘帽40拆下,再将插针套筒20拆下即可,操作简单、方便。此外,为了便于充电插针100插入母端子中,绝缘帽40的顶部通常设有弧形导向面,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优选地,如图3及图7所示,绝缘帽40包括螺柱41及设于螺柱41顶端的帽体42,帽体42凸出螺柱41的外周面,第二限位面421形成在帽体42朝向凸肩12的一面,插接部11的顶端设有供螺柱41螺接的螺孔112。进一步地,帽体42背离凸肩12的端面设有供起子插置的槽口422。在本实施例中,将绝缘帽40的螺柱41插入螺孔112中并旋入便可将绝缘帽40快速装配于插接部11的顶端,绝缘帽40对插针套筒20的固定起到了很好的锁紧作用。可以想到的是,在插接部11的顶端设置螺柱41,在绝缘帽40的底部设置螺孔112,也可以实现绝缘帽40与插接部11的螺纹连接。帽体42的端面设置有槽口422,便于起子插入,从而方便了绝缘帽40的拆装。关于槽口422的形状可为一字型、梅花型或其他形状等。进一步地,插针本体10还包括与插接部11邻接的接线部13,接线部13的端面设有供线缆连接的接线孔131。在本实施例中,将线缆插置于接线孔131中,以使充电插针100与线缆之间电气连接,优选地,线缆通过接线孔131与接线部13之间采用不可拆卸的压接固定,以保证可靠的电气连接。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充电插针100,该充电插针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电连接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