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7060发布日期:2018-10-19 22:11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矽钢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



背景技术:

电工用硅钢薄板俗称矽钢片或硅钢片。是一种含碳极低的硅铁软磁合金,一般含硅量为0.5~4.5%,经热、冷轧制成。一般厚度在1mm以下,故称薄板。加入硅可提高铁的电阻率和最大磁导率,降低矫顽力、铁芯损耗(铁损)和磁时效。主要用来制作各种变压器、电动机和发电机的铁芯。铁芯是变压器中主要的磁路部分。通常由含硅量较高,表面涂有绝缘漆的热轧或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铁芯和绕在其上的线圈组成完整的电磁感应系统。电源变压器传输功率的大小,取决于铁芯的材料和横截面积。

但在现有技术中,一般铁芯矽钢片叠装是将矽钢片用胶粘在一起,造成粘贴力有限,矽钢片容易在震动时散落,如果用外加零件锁固,又会增加铁芯的功率消耗,降低了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包括上主板、下主板、上副板,所述上主板上设置有前磁柱,所述前磁柱下设置有中磁柱,所述前磁柱和所述中磁柱之间设置有缠绕腔,所述中磁柱下设置有后磁柱,所述上主板下设置有所述下主板,所述前磁柱旁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上设置有定位台,所述前磁柱前设置有自锁槽,所述自锁槽内设置有限位台,所述上主板前设置有所述上副板,所述上副板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上设置有连接台,所述上副板前设置有自锁钩,所述上副板下设置有下副板。

上述结构中,将所述上主板扣在所述下主板上,所述定位台插入所述定位孔中,完成上主板与所述下主板的自锁,将所述上副板扣在所述下副板上,所述连接台插入所述连接孔中,完成所述上副板与所述下副板的自锁,将线圈插入所述缠绕腔,线圈缠绕在所述中磁柱上,将所述自锁钩插入所述自锁槽,所述限位台挡住所述自锁钩,所述下副板与所述下主板平齐,所述上副板和所述上主板平齐,完成矽钢片整体结构自锁,将线圈通入电流,电流通过所述前磁柱和所述后磁柱形成电磁环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定位台与所述定位孔使用过盈配合,所述后磁柱旁设置有所述定位孔。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自锁槽和所述自锁钩呈锥台形,所述自锁槽和所述自锁钩使用过盈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连接孔设置有两个,所述连接台与所述连接孔使用过盈配合。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限位台焊接在所述下主板的所述自锁槽内,所述下副板上的所述自锁钩的厚度是所述下副板厚度的一半。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下主板上的所述限位台的厚度是所述下主板厚度的一半,所述上主板、所述下主板、所述上副板和所述下副板的厚度一致。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所述前磁柱和所述中磁柱之间设置有所述缠绕腔,所述连接孔设置在所述上副板的两侧。

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定位孔与定位台将上主板和下主板锁固在一起,利用自锁槽和自锁钩将主板与副板锁固在一起,避免使用其他锁固零件,提高了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的下主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的下副板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上主板;2、前磁柱;3、中磁柱;4、后磁柱;5、定位孔;6、上副板;7、缠绕腔;8、连接孔;9、定位台;10、自锁槽;11、限位台;12、下主板;13、自锁钩;14、连接台;15、下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锁式矽钢片结构,包括上主板1、下主板12、上副板6,上主板1上设置有前磁柱2,导通前部电磁环流,前磁柱2下设置有中磁柱3,形成线圈的中心,前磁柱2和中磁柱3之间设置有缠绕腔7,放置线圈,中磁柱3下设置有后磁柱4,导通后部电磁环流,上主板1下设置有下主板12,形成分层电磁环流,前磁柱2旁设置有定位孔5,固定定位台9,定位孔5上设置有定位台9,插入定位孔5,前磁柱2前设置有自锁槽10,固定自锁钩13,自锁槽10内设置有限位台11,防止自锁钩13从反向脱出,上主板1前设置有上副板6,组成电磁环流,上副板6上设置有连接孔8,连接上副板6与下副板15,连接孔8上设置有连接台14,固定连接孔8,上副板6前设置有自锁钩13,连接上副板6与上主板1,上副板6下设置有下副板15。

上述结构中,将上主板1扣在下主板12上,定位台9插入定位孔5中,完成上主板1与下主板12的自锁,将上副板6扣在下副板15上,连接台14插入连接孔8中,完成上副板6与下副板15的自锁,将线圈插入缠绕腔7,线圈缠绕在中磁柱3上,将自锁钩13插入自锁槽10,限位台11挡住自锁钩13,下副板15与下主板12平齐,上副板6和上主板1平齐,完成矽钢片整体结构自锁,将线圈通入电流,电流通过前磁柱2和后磁柱4形成电磁环流。

为了进一步提高矽钢片结构的自锁能力,定位台9与定位孔5使用过盈配合,保证上主板1与下主板12锁固,后磁柱4旁设置有定位孔5,保证两点锁固,自锁槽10和自锁钩13呈锥台形,防止上主板1与上副板6松脱,自锁槽10和自锁钩13使用过盈配合,防止自锁钩13从自锁槽10中脱出,连接孔8设置有两个,保证上副板6与下副板15两点锁固,连接台14与连接孔8使用过盈配合,牢固可靠,限位台11焊接在下主板12的自锁槽10内,结实耐用,下副板15上的自锁钩13的厚度是下副板15厚度的一半,下主板12上的限位台11的厚度是下主板12厚度的一半,保证限位台11于自锁钩13闭合,上主板1、下主板12、上副板6和下副板15的厚度一致,保证上主板1、下主板12、上副板6和下副板15在同一平面内,前磁柱2和中磁柱3之间设置有缠绕腔7,保证线圈缠绕在中磁柱3上,连接孔8设置在上副板6的两侧,拉长连接孔8之间距离,使锁固更可靠。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