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558发布日期:2018-08-24 18:5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倾斜对接槽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电连接器对接槽的朝向为朝前或者朝上,但为了使用更加方便,发展出对接槽朝正上方倾斜的电连接器,如申请号为CN201621130208.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说明书附图1至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但是,这种结构相对复杂,不便于信号端子组装。现有的信号端子模块组装后为水平或者垂直朝上,并不能直接应用于该种结构的电连接器中,如申请号为CN00245672.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说明书附图3所示的端子座结构,只能应用于对接槽朝前的电连接器中,若需使信号端子垂直朝上倾斜,需要在端子座底部加垫部件,增加了组装工序和材料成本,同时,通过加垫部件的方式,组装精度无法获得保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成本较低、信号端子组装方便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和包覆于绝缘本体表面的屏蔽壳体,所述绝缘本体于其前端面设置有至少一对接槽,所述对接槽具有一向上倾斜的倾斜角,所述对接槽内设置有若干信号端子,所述若干信号端子固定于一固定块,所述绝缘本体于对接槽下方设置有容置区,所述固定块组装于容置区,所述信号端子包括暴露于对接槽的接触部、固定于固定块内的连接部和向后延伸出固定块的尾部,所述接触部和尾部通过连接部相连接,所述固定块的组装前端高于后端,使得信号端子抬高一与所述倾斜角相同的角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若干信号端子与固定块一体成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于对接槽内设置有若干上隔栏,所述固定块朝上隔栏方向凸设有若干下隔栏,所述上隔栏和下隔栏组成将信号端子一一间隔开的隔栏槽。

进一步,所述绝缘本体于对接槽后方设置有与对接槽相连通的组装区,所述组装区内水平布置有一电路板,所述电路板的前端与固定块相邻,所述尾部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固定块的卡槽,电路板于卡槽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孔,所述固定块朝电路板凸设有与所述定位孔配合的定位柱。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焊接孔,所述尾部垂直向上穿设于焊接孔并被焊接固定于焊接孔上。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路板的底座,所述底座组装固定于组装区。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通过卡扣固定于容置区内。

进一步,所述固定块两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绝缘本体于容置区内设置有与卡块配合的卡凸。

进一步,所述倾斜角大小为:0°<倾斜角<9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块的组装前端设置为高于后端,当固定块组装于容置区后,信号端子得以抬高一与所述对接槽的倾斜角相同的角度,从而便于信号端子组装于具有倾斜角的对接槽中,不需要额外于固定块底部加垫部件,节省了材料成本和组装工序,组装精度高,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产品或机箱内后,向上倾斜的对接槽与电子产品或机箱上的挡板形成一定角度,便于使用者将对接连接器接入对接槽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剖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绝缘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端子与电路板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端子与电路板组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信号端子固定于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1和包覆于绝缘本体1表面的屏蔽壳体2,所述绝缘本体1于其前端面设置有至少一对接槽11,对接槽11用于与外部电连接器匹配(未图示),进行讯号传输,图1中所示对接槽11数量为二,对接槽11数量也可以为一或者大于二。所述对接槽11具有一向上倾斜的倾斜角A,倾斜角A参照图2中所示,所述对接槽11内设置有若干信号端子3,信号端子3用于当外部电连接器接入对接槽11时,与其实现电连接,所述若干信号端子3固定于一固定块4,所述绝缘本体1于对接槽11下方设置有容置区12,所述固定块4组装于容置区12,所述信号端子3包括暴露于对接槽11的接触部31、固定于固定块4内的连接部32和向后延伸出固定块4的尾部33,所述接触部31和尾部33通过连接部32相连接。

为了使信号端子3向上倾斜组装于对接槽11内,所述固定块4的组装前端高于后端,使得信号端子3抬高一与所述倾斜角A相同的角度B,所述抬高的角度参照图7所示的角度B,即倾斜角A与角度B等。此处所述固定块4的组装前端为固定块4组装于绝缘本体1时的前端,如图4所示为固定块4组装于绝缘本体1之前的状态,图2所示为固定块4组装于绝缘本体1后的剖视状态示意图。

参照图7所示,所述若干信号端子3与固定块4一体成型。即固定块4通过注塑成型工艺固定于信号端子3上,使信号端子3固定牢固。当然信号端子3还能通过组装方式组装于固定4上,该种方式则需要于固定块4上开设与信号端子3配合的组装槽。

所述绝缘本体1于对接槽11内设置有若干上隔栏111,所述固定块4朝上隔栏111方向凸设有若干下隔栏41,所述上隔栏111和下隔栏41组成将信号端子3一一间隔开的隔栏槽。当外部电连接器接入时,接触部31收到挤压而于隔栏槽内发生位移,下隔栏41可起到当接触部31被挤压到极致时,接触部31不会移动到相邻的隔栏槽中,从而不会与相邻的信号端子3发生接触短路。

绝缘本体1于对接槽11后方设置有与对接槽11相连通的组装区13,所述组装区13内水平布置有一电路板5,所述电路板5的前端与固定块4相邻,所述尾部33电连接至所述电路板5。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电路板5的前端设置有限位固定块4的卡槽51,电路板5于卡槽51两侧各设置有一定位孔52,所述固定块4朝电路板5凸设有与所述定位孔52配合的定位柱42。定位柱42组装于定位孔52中,使固定块4与电路板5相连接,便于尾部33电连接接至电路板5。电路板5上设置有焊接孔53,所述尾部33垂直向上穿设于焊接孔53并被焊接固定于焊接孔53上。

进一步,所述电路板5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电路板5的底座6,所述底座6组装固定于组装区13。

另外,固定块4通过卡扣固定于容置区12内。所述固定块4两侧设置有卡块43,所述绝缘本体1于容置区12内设置有与卡块43配合的卡凸121。

所述倾斜角A大小为:0°<倾斜角A<90°。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块4的组装前端设置为高于后端,当固定块4组装于容置区12后,信号端子3得以抬高一与所述对接槽11的倾斜角A相同的角度B,从而便于信号端子3组装于具有倾斜角A的对接槽11中,不需要额外于固定块4底部加垫部件,节省了材料成本和组装工序,组装精度高,电连接器组装于电子产品或机箱内后,向上倾斜的对接槽11与电子产品或机箱上的挡板形成一定角度,便于使用者将对接连接器接入对接槽11中。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