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3294发布日期:2018-10-09 20:51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连接头,具体是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新能源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惟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

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是在电池传导式充电过程中,与充电插座的结构和电气进行耦合的充电部件,它与活动电缆装配连接或一体化集成组成充电电缆;现有的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多采用单层的外壳,结构强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和插针,所述外壳体包括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上外壳体的底部和下外壳体的顶部均倾斜设置,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相互扣合,所述上外壳体上开设有四个上连接孔,下外壳体上开设有下连接孔,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连接螺钉,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通过连接螺钉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包括上内壳体和下内壳体,上内壳体的底部和下内壳体的顶部均倾斜设置,上内壳体和下内壳体相互扣合,所述上内壳体卡装在上外壳体内,下内壳体卡装在下外壳体内,下外壳体底部开设有矩形的开口,下内壳体的凸台位于该开口内;所述下外壳体尾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连接柱内开设有进线孔,进线孔与外壳体内部连通;连接套尾端开设有与进线孔适配的圆孔;所述电源线穿过连接套的进线孔与转接片固定连接;所述转接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下内壳体底部,其中下内壳体内固定连接有插针,插针与转接片抵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外壳体和下外壳体扣合处安装有第一防水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与连接套之间连接有第二防水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与开口处安装有第二防水橡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柱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套内壁加工有与连接柱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线与连接套的进线孔之间还有卡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和内壳体配合即可以实现插头与壳体间的安装,同时采用两侧壳体,有效提高结构的强度和使用时的安全性能;本实用的电源线的进线孔开设在下外壳体的端部,相较于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形成进线孔的连接头,本实用的强度更高,电源线不易脱落;采用三个防水橡胶圈有效防止连接头内部进水和进入粉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正视图。

图4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俯视图。

图5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仰视图。

图6为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新能源电池充电器的快速连接头,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和插针7,所述外壳体1包括上外壳体11和下外壳体12,上外壳体11的底部和下外壳体12 的顶部均倾斜设置,上外壳体11和下外壳体12相互扣合,所述上外壳体11上开设有四个上连接孔,下外壳体12上开设有下连接孔,上连接孔和下连接孔内螺纹连接有连接螺钉13,上外壳体11和下外壳体12通过连接螺钉13固定连接,其中上外壳体11和下外壳体12扣合处安装有第一防水橡胶圈14;

所述内壳体2包括上内壳体21和下内壳体22,上内壳体21的底部和下内壳体22的顶部均倾斜设置,上内壳体21和下内壳体22相互扣合,所述上内壳体21卡装在上外壳体11内,下内壳体22卡装在下外壳体12内,下外壳体12底部开设有矩形的开口121,下内壳体22的凸台位于该开口内221,且该凸台221与开口121处安装有第二防水橡胶圈 23;

所述下外壳体12尾端一体成型有连接柱3,连接柱3的外圆柱面上加工有外螺纹,连接柱3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套4,连接套4内壁加工有与连接柱3的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所述连接柱3与连接套4之间连接有第二防水橡胶圈42;连接柱3内开设有进线孔31,进线孔31与外壳体1内部连通;连接套4尾端开设有与进线孔31适配的圆孔41,

所述电源线5穿过连接套4的进线孔31与转接片6固定连接,其中电源线5与连接套4的进线孔31之间还有卡环51;

所述转接片6通过固定螺栓61固定在下内壳体22底部,其中下内壳体22内固定连接有插针7,插针7与转接片6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外壳体1和内壳体2配合即可以实现插头与壳体间的安装,同时采用两侧壳体,有效提高结构的强度和使用时的安全性能;本实用的电源线的进线孔开设在下外壳体12的端部,相较于的由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形成进线孔的连接头,本实用的强度更高,电源线不易脱落;采用三个防水橡胶圈有效防止连接头内部进水和进入粉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