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57748发布日期:2019-01-08 21:46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塑壳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延时和瞬时的塑壳断路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有壳体、支架、牵引杆、与牵引杆相连的前端设有斜面的调节杆、与调节杆相配合的延时旋钮、设有调节螺丝的三组双金属片以及三组衔铁,所述的延时旋钮穿过壳体与调节杆配合,牵引杆上设有三个间隔设置的横向条形孔,所述的调节杆包括有本体以及间隔设置在本体前侧的三个凸台,所述的斜面设置在凸台的前端,所述的条形孔的宽度长于凸台的宽度,调节杆的本体位于牵引杆的后方,凸台穿过条形孔使得其前端面的斜面与双金属片上的调节螺丝相对,调节杆随第一旋钮的转动而与牵引杆滑动配合,衔铁的上端与牵引杆相对应,所述的凸台的上、下侧设有倒勾,倒勾与牵引杆的前端面卡扣配合。需要调节热脱扣延时时间时,只需要转动延时旋钮,延时旋钮带动调节杆与牵引杆滑动,即可调节斜面与调节螺丝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双金属片推动脱扣器脱扣的距离,即调节了热脱扣的时间,当出现短路时,衔铁吸合,衔铁直接作用于牵引杆,从而实现快速脱扣。但是,这种结构的塑壳断路器,通过倒勾与牵引杆的前端面卡扣配合来防止调节杆与牵引杆分离,使得调节杆滑动时不顺畅,容易出现卡死现象,灵敏度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塑壳断路器,既可以使得调节杆滑动更加顺畅,提高其脱扣时的灵敏度,又可以防止调节杆在滑动时与牵引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有壳体、支架、牵引杆、与牵引杆相连的前端设有三个斜面的调节杆、与调节杆相配合的延时旋钮、设有调节螺丝的三组双金属片以及三组衔铁,所述的延时旋钮与调节杆配合,牵引杆上设有三个间距相等的横向条形孔,调节杆上的三个斜面与三组双金属片上的调节螺丝一一相对,调节杆随延时旋钮的转动而与牵引杆滑动配合,衔铁的上端与牵引杆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杆的后端设有三个凸柱,凸柱的直径小于条形孔的宽度,三个凸柱分别穿过三个条形孔,每个凸柱上均设有限位凸缘,限位凸缘的直径大于条形孔的宽度,凸柱上的限位凸缘与牵引杆的后端抵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柱在条形孔内滑动实现调节杆与牵引杆的滑动配合,限位凸缘可以防止调节杆在滑动时与牵引杆分离,这种结构的塑壳断路器,既可以使得调节杆滑动更加顺畅,提高其脱扣时的灵敏度,又可以防止调节杆在滑动时与牵引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限位凸缘与凸柱一体设置,所述的牵引杆上对应三个条形孔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的直径大于限位凸缘的直径,所述的安装孔与对应的条形孔导通,安装孔与条形孔之间设有限位凸起。

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由于限位凸缘与凸柱一体设置,通过安装孔可以将限位凸缘从安装孔穿过至牵引杆的后端,然后,推动凸柱越过限位凸起滑动至条形孔内即可,安装更加方便;限位凸起可以在正常工作时,防止凸柱滑入安装孔位置导致调节杆与牵引杆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调节杆的前端设有三个凹槽,三个斜面一一对应设置在三个凹槽的内侧壁上。

采用上述再进一步设置,这样无需在调节杆的前端设置凸台,通过将斜面设置在凹槽内侧壁上,使得调节杆的体积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支撑板,所述的延时旋钮穿设在支撑板上,所述的支撑板的底面沿延时旋钮圆周设置有三个凹坑,所述的延时旋钮上设有定位凸点与三个定位凹坑形成档位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支撑板可以使得延时旋钮的安装更加方便,设置的凸点、凹坑可以便于调节延时旋钮的档位,手感更好,控制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所述的衔铁前方还设有一与牵引杆平行的转轴,转轴一端通过轴体安装在支架上,另一端通过拉簧与每一组衔铁相连构成杠杆配合,在衔铁与转轴之间还设有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的延时旋钮,瞬时旋钮上端为调节端,下端设有偏心六面体,该偏心六面体与转轴的侧面顶压配合。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只需要转动瞬时旋钮即可调节拉簧拉力的调节,从而调节不同倍数的额定电流脱扣。

本实用新型的再更进一步设置:衔铁上端设有两个支脚,每个支脚上均设有三个高度不同的用于安装拉簧的挂钩。

采用上述再更进一步设置,可以方便安装拉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A-A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调节杆、牵引杆安装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拉簧安装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牵引杆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调节杆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牵引杆与调节杆连接结构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板结构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延时旋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所示,一种塑壳断路器,包括有壳体1、支架2、牵引杆3、与牵引杆3相连的前端设有三个斜面40的调节杆4、与调节杆4相配合的延时旋钮5、设有调节螺丝6的三组双金属片7以及三组衔铁8,壳体1内设有支撑板111,所述的延时旋钮5穿过壳体1上的支撑板111与调节杆4配合,牵引杆3上设有三个间距相等的横向条形孔31,调节杆4上的三个斜面40与三组双金属片7上的调节螺丝6一一相对,调节杆上设有滑槽44,延时旋钮5上设有偏心杆50.偏心杆50插设在滑槽44内,调节杆4随延时旋钮的转动而与牵引杆3滑动配合,衔铁8的上端与牵引杆3相对应,所述的调节杆4的后端设有三个凸柱41,凸柱41的直径小于条形孔31的宽度,三个凸柱41分别穿过三个条形孔31,每个凸柱41上均设有限位凸缘42,限位凸缘42的直径大于条形孔31的宽度,凸柱41上的限位凸缘42与牵引杆3的后端抵触,其中,限位凸缘42与凸柱41一体设置,所述的牵引杆3上对应三个条形孔31位置分别设有安装孔32,所述的安装孔32的直径大于限位凸缘42的直径,所述的安装孔32与对应的条形孔31导通,安装孔32与条形孔31之间设有限位凸起33。通过凸柱41在条形孔31内滑动实现调节杆4与牵引杆3的滑动配合,限位凸缘42可以防止调节杆4在滑动时与牵引杆3分离,这种结构的塑壳断路器,既可以使得调节杆4滑动更加顺畅,提高其脱扣时的灵敏度,又可以防止调节杆4在滑动时与牵引杆3分离;由于限位凸缘42与凸柱41一体设置,通过安装孔32可以将限位凸缘42从安装孔32穿过至牵引杆3的后端,然后,推动凸柱41越过限位凸起33滑动至条形孔31内即可,安装更加方便;限位凸起可以在正常工作时,防止凸柱41滑入安装孔32位置导致调节杆4与牵引杆3分离。当然,限位凸缘42也可以与凸柱41分体设置,如采用螺纹连接、卡扣连接方式等,这样可以无需设置安装孔32。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杆4的前端设有三个凹槽43,三个斜面40一一对应设置在三个凹槽43的内侧壁上,这样无需在调节杆4的前端设置凸台,通过将斜面40设置在凹槽内侧壁上,使得调节杆4的体积小,结构更加紧凑。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撑板111的底面沿延时旋钮5圆周设置有三个凹坑11,所述的延时旋钮5上设有定位凸点51与三个定位凹坑11形成档位配合。这样可以便于调节延时旋钮5的档位,手感更好,控制精度更高。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衔铁8前方还设有一与牵引杆3平行的转轴9,转轴9一端通过轴体91安装在支架2上,另一端通过拉簧10与每一组衔铁8相连构成杠杆配合,在衔铁8与转轴9之间还设有轴线与转轴的轴线垂直的延时旋钮20,瞬时旋钮20上端为调节端,下端设有偏心六面体201,该偏心六面体201与转轴9的侧面顶压配合;衔铁8上端设有两个支脚81、82,每个支脚上均设有三个高度不同的用于安装拉簧的挂钩8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