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97651发布日期:2019-02-01 19:58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燃料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



背景技术:

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又称电化学发电器。它是继水力发电、热能发电和原子能发电之后的第四种发电技术。由于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把燃料的化学能中的吉布斯自由能部分转换成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因此效率高;另外,燃料电池用燃料和氧气作为同时没有机械传动部件,故没有机器噪声,排放出的有害气体极少声污染。由此可见,从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燃料电池是最有发展前途的发电技术。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是汽车能源的多元化和汽车动力的电气化。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零污染车用电源,是汽车动力电气化的理想选择。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动力源,由于其高效率和低排放等众多优点,逐渐成为了车载发动机的研究重点。

现有的燃料电池在汽车实际应用时,尾排会产生大量液态水,需要排净这些液态水,以防止尾排管路阻塞而影响燃料电池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能够排净管路里面的液态水,避免尾排管路阻塞。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包括用于排出燃烧后气体的尾排,以及与所述尾排的出气端连接的分水排气管,所述尾排与分水排气管连接成T型结构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尾排与分水排气管之间夹角为A,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0°<A<180°。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30°<A<120°。

进一步地,所述夹角A为90°,所述尾排与分水排气管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排气管正对所述尾排的出气端的内壁表面设置有冷凝件。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件为金属件。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件表面为起伏不平的褶皱。

进一步地,所述分水排气管内设置有吸附件。

进一步地,所述吸附件为海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将尾管和分水排气管成一角度设置为T型结构,来自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流通过尾排进入装置,气流冲击在分水排气管的内壁上,耗尽水汽和液态水的动能,由于重力作用,液态水沿管壁向下流动,而其余的气流沿管程向上流动,既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又使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向上排到车顶,保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照图1-3,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一种燃料电池系统尾排分水装置,包括用于排出燃烧后气体的尾排1,以及与尾排1的出气端连接的分水排气管2,尾排1与分水排气管2连接成T型结构设置。通过将尾管和分水排气管2成一角度设置为T型结构,来自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流通过尾排1进入装置,气流冲击在分水排气管2的内壁上,耗尽水汽和液态水的动能,由于重力作用,液态水沿管壁向下流动,而其余的气流沿管程向上流动,既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又使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向上排到车顶,保证安全。

具体的,尾排1与分水排气管2之间夹角为A,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0° <A<180°。通过将尾管和分水排气管2成一角度设置为T型结构,来自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流通过尾排1进入装置,气流冲击在分水排气管2的内壁上,耗尽水汽和液态水的动能,由于重力作用,液态水沿管壁向下流动,而其余的气流沿管程向上流动,既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又使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向上排到车顶,保证安全。

更加具体的,夹角A的取值范围为30°<A<120°。参考图1,夹角A为 90°,尾排1与分水排气管2相互垂直。参考图2,夹角A为大于90°的钝角;参考图3,夹角A为小于90°的锐角。尾排1与分水排气管2构成T型结构,该 T型结构可以为常规的T型结构(如图1所示相互垂直),也可以为如图2和3 所示非常规的T型结构。

本方案通过将尾管和分水排气管2成一角度设置为T型结构,来自燃料电池系统的气流通过尾排1进入装置,气流冲击在分水排气管2的内壁上,耗尽水汽和液态水的动能,由于重力作用,液态水沿管壁向下流动,而其余的气流沿管程向上流动,既达到水气分离的目的,又使氢气和空气混合气体向上排到车顶,保证安全。

参照图4,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水排气管2正对尾排1的出气端的内壁表面还设置有冷凝件3。冷凝件3的作用是为了更快的冷却气流中的水分(液体),使得气流到达分水排气管2时,能更好的实现气液分离,将液态水在其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分水排气管2向下流走,避免在设备内积压。

具体的,冷凝件3为金属件。金属件的热传导性好,能够快速的吸收气流中的热量,加快气液分离。

具体的,金属件表面为起伏不平的褶皱,起伏不平的褶皱增加了与气流的接触表面积,提高了冷却效果。

参照图5,提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在第二实施例的基础上,分水排气管2内还设置有吸附件4,具体的吸附件4为海绵。海绵设置在分水排气管2的上半段,用于吸附气流中来不及冷凝的气态水,提高气液分离更加彻底。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