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压电机上的航空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91624发布日期:2018-11-27 23:05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插头结构的改进,特别是一种用于高压电机上的航空插头。



背景技术:

航空插头是连接电气线路的机电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气线路中,起着连接或断开电路的作用。航空插头的种类繁多,应用范围广泛。高压电机原装接线端子多为插拔式的,在振动的环境下很容易接线松动,传统方法拆线操作步骤:打开温度测点接线盒、验电、拆卸温度测点接线、用绝缘胶带做好线路之间的绝缘、每组温度测点做好标记,方便后续回装、拆下金属软管接头、使温度测点导线与电机分离、做好导线防损坏工作、回装接线盒盖。传统方法回装操作步骤:打开温度测点接线盒、回装金属软管接头、根据标记恢复接线、DCS画面确认温度好坏、温度正常后恢复接线盒盖。在检修期间配合电气拆卸热工温度测点,平均拆一台温度测点的时间是0.5小时,恢复一台温度测点的时间大概需要4小时左右,电机周围工作环境恶劣,噪声超过85分贝、粉尘大、个别电机周围光线不足5勒克斯,特别是检修期间,交叉作业存在安全隐患,设备运行过程中出现温度跳变情况,现场处理存在安全隐患,特别是脱硫系统,温度参与运行逻辑保护。在进行检修时拆卸复杂,耗时长,且每次回装完成后检修如果不达标还必须从新拆卸与回装,直至恢复正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压电机上的航空插头,其结构合理,更加优化,应用起来比较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高压电机上的航空插头,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有上壳体和下壳体,下壳体上部的截面为方形,下壳体下部的截面为梯形,下壳体上部长边两侧设置有卡柱,下壳体上平面设置有密封垫,下壳体方形内壁的下部设置有下凸台,下凸台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下壳体上部两侧设置有下紧固栓,下紧固栓设置有两对,下壳体内设置有下接线端口,下接线端口包括有下底台,下底台的高度与下凸台到下壳体上平面的距离相等,下底台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螺钉,第一螺钉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下底台上设置有长凹槽,长凹槽两短边处设置有方形槽,长凹槽两长边上设置有三个卡槽,长凹槽内设置有接线柱;上壳体的截面为方形,上壳体内壁的上部设置有上凸台,上凸台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上壳体下部两侧设置有上紧固栓,上紧固栓设置有两对,上壳体的下平面设置有密封垫,上壳体内设置有上接线端口,上接线端口包括有上顶台,上顶台的高度与上凸台到上壳体下平面的距离相等,上顶台四角处设置有第二螺钉,第二螺钉与第二螺纹孔对应,上顶台的下底面设置有接线台,接线台的截面与长凹槽的截面相同,接线台内设置有线柱槽,线柱槽中间设置有透气孔,上壳体长边的两侧设置有转轴,转轴上设置有卡片,卡片的一面为钩型面,卡片的另一面L型面,钩型面与L型面垂直,上壳体上平面设置有固定台。

下壳体内设置一对下接线端口,上壳体内设置一对上接线端口。

下凸台设置在下壳体的四角处和短边中部,短边中部的下凸台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孔。

长凹槽两长边上的三个卡槽分别对应于同一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一对下接线端口卡进下壳体内,将一对上接线端口卡进上壳体内,然后将电气线路分别与两个下接线端口和上接线端口连接,从而能够明确的将电气线路分为两组,有利于检修的进行,尤其在应用于多股电气线路时,本实用新型拆卸更加便捷,能够极大的减少维修时间。实现了高压电机温度拆卸全部简单化、标准化,为高压电机的检修及试运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极大的提高了检修工作效率,为检修高压电机缩短了周期。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下接线端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上接线端口的下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用于高压电机上的航空插头,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壳体,壳体包括有上壳体11和下壳体1,下壳体1上部的截面为方形,下壳体1下部的截面为梯形,下壳体1上部长边两侧设置有卡柱2,下壳体1上平面设置有密封垫14-2,下壳体1方形内壁的下部设置有下凸台4-1,下凸台4-1上设置有第一螺纹孔,下凸台设置在下壳体的四角处和短边中部,短边中部的下凸台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孔。四角处的下凸台各设置有一个第一螺纹孔,四角处两个长边的第一螺纹孔加上短边中部的两个相对的第一螺纹孔固定一个下接线端口,因此在一个下壳体内可设置两个下接线端口,上壳体的设置与下壳体的类似,可设置两个上接线端口。下壳体1上部两侧设置有下紧固栓3-1,下紧固栓3-1设置有两对,两个相对的下紧固栓为一对,一对下紧固栓同时向内拧紧可以将下接线端口固定在下壳体内,增加结构的坚固性,防止接线端口的第一螺钉或下壳体上的螺纹损坏而造成下接线端口与下壳体分离。下壳体1内设置有下接线端口5,下接线端5口包括有下底台,下底台的高度与下凸台4-1到下壳体1上平面的距离相等,在将下接线端口卡进下壳体时,下底台完全进入到下壳体内,能够增加结构的密闭性,通过与密封垫的配合达到防雨防尘的效果。下底台四角处设置有第一螺钉15-1,第一螺钉15-1与第一螺纹孔对应,下底台上设置有长凹槽6,长凹槽6两短边处设置有方形槽16,长凹槽6两长边上设置有三个卡槽17,长凹槽6两长边上的三个卡槽17分别对应于同一等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卡槽17之间的直线段形连接线构成等腰三角形,能增加下接线端口与上接线端口的牢固性。长凹槽6内设置有接线柱7;上壳体11的截面为方形,上壳体11内壁的上部设置有上凸台4-2,上凸台4-2上设置有第二螺纹孔,上壳体11下部两侧设置有上紧固栓3-2,上紧固栓3-2设置有两对,上壳体的下平面设置有密封垫14-1,上壳体11内设置有上接线端口9,上接线端口9包括有上顶台,上顶台的高度与上凸台4-2到上壳体11下平面的距离相等,上顶台四角处设置有第二螺钉15-2,第二螺钉15-2与第二螺纹孔对应,上顶台的下底面设置有接线台8,接线台8的截面与长凹槽6的截面相同,接线台能卡进长凹槽内。接线台8内设置有线柱槽18,使用时接线柱进入到线柱槽内,线柱槽18中间设置有透气孔19,透气孔19能起到较好的散热作用。上壳体11长边的两侧设置有转轴13,转轴13上设置有卡片10,卡片能依转轴为圆心进行转动,卡片10的一面为钩型面,卡片的另一面L型面,钩型面与L型面垂直,钩型面能钩住卡柱,将下壳体与上壳体连接在一起,L型面能便于工作人员转动钩型面,同时防止钩型面向里侧滑去。上壳体11上平面设置有固定台12。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一对下接线端口卡进下壳体内,将一对上接线端口卡进上壳体内,然后将电气线路分别与两个下接线端口和上接线端口连接,从而能够明确的将电气线路分为两组,有利于检修的进行,尤其在应用于多股电气线路时,本实用新型拆卸更加便捷,改进后的检修方式为松开锁扣拔下插头,插上插头锁紧锁扣即可,能够极大的减少维修时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