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输过程中的电池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8386发布日期:2018-11-16 23:19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固定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运输过程中的电池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更清洁更环保的交通工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新能源汽车相对于传统的轿车或者SUV来说,传统的内燃机被更加清洁的电动机所取代,燃油被电池取代,但是以电池为驱动能源的就要解决电池充放电的问题。

相对传统汽车而言,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要比加油所需要的时间长的多,因此对于现阶段各大城市所提供出来的共享新能源汽车来说,在半路因为电量不足抛锚的事故时常发生,因此为服务这类抛锚的共享汽车,要提供流动救援车,以及备用电池来为此类共享汽车更换电池,电池作为一种储存电量的设备在运输的过程中不能受到挤压碰撞因此在运输多组电池时势必要将各个电池分开装载,用来防止电池在运输以及搬运的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的发生。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过程中的电池固定支架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运输过程中的电池固定支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车用电池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挤压碰撞的问题。

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箱体,第一箱体的前后两端为开口状,第一箱体内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横板,第一横板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的下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横板,第一横板与第二横板之间经均布的多个拉簧相连接,第二横板的下方设有转盘,转盘的上端面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三齿轮,第三齿轮的直径小于转盘,第三齿轮的上端面与第二横板的下端面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齿轮的右侧设有齿条,齿条可前后移动,第三齿轮与齿条相啮合,齿条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间隔放置的V形槽,V形槽的开口端朝上,齿条的上方设有置于第二横板下端面上的盲孔,盲孔内设有与V形槽相配合的挡块,挡块的上端经第一压簧与盲孔的底部相连接,转盘的下方设有第二箱体,第二箱体的前后两端为开口状,第二箱体的上端面与转盘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箱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一端固定在第一箱体内侧壁上的第二压簧。

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将电池吊起实现在运送过程中的防压防撞有效地减少了在运送多组电池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转动后主视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5及其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纹杆14及其传动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A区域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齿轮齿条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6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的前后两端为开口状,第一箱体1内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一横板2,第一横板2可上下移动,第一横板2的下方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二横板3,第一横板2与第二横板3之间经均布的多个拉簧4相连接,第二横板3的下方设有转盘5,转盘5的上端面设有水平放置的第三齿轮6,第三齿轮6的直径小于转盘5,第三齿轮6的上端面与第二横板3的下端面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齿轮6的右侧设有齿条7,齿条7可前后移动,第三齿轮6与齿条7相啮合,齿条7的上端面开设有两个间隔放置的V形槽8,V形槽8的开口端朝上,齿条7的上方设有置于第二横板3下端面上的盲孔9,盲孔9内设有与V形槽8相配合的挡块10,挡块10的上端经第一压簧11与盲孔9的底部相连接,转盘5的下方设有第二箱体12,第二箱体12的前后两端为开口状,第二箱体12的上端面与转盘5的下端面固定连接,第二箱体1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一端固定在第一箱体1内侧壁上的第二压簧13。

为了实现第一横板2的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横板2的上方设有两根前后分布且竖向放置的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下端与第一横板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螺纹杆14的上端贯穿第一箱体1的上端面且置于第一箱体1的外部,每一个螺纹杆14置于第一箱体1外侧的部分套设有第一齿轮15,两个第一齿轮15中间同时啮合有第二齿轮16,通过两个螺纹杆14使得第一齿轮15在驱动螺纹杆14上升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螺纹杆14跟随第一齿轮15转动的而转动。

为了实现更便捷的驱动的效果,所述第二齿轮16的上方设有竖向放置的T形杆17,T形杆17的竖杆插装在第二齿轮16的中心并与其固定连接,T形杆17的下端面与第一箱体1的上边面转动连接,通过插装在第二齿轮16上的T形杆17使得驱动第二齿轮16时更加方便。

为了防止压簧1的左右移动,所述第二压簧13的外侧套设有伸缩管18,伸缩管18由两个空心圆管套设而成,两个空心圆管不能相互脱离,通过两个空心圆管套设而成的伸缩管18固定第二压簧13,使得第二压簧13只能在伸缩管18的轴向方向运动,有效地避免了在压缩第二压簧13的过程中出现变形。

为了实现齿条7的固定效果,所述齿条7上套设有两个前后放置的套杆19,套杆19的上端固定在第二横板3的下端面上,齿条7的前侧设有把手20,通过套设在齿条7上的套杆19使得齿条7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与第三齿轮6相啮合。

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过程:本实用新型的初始位置为:第二箱体12在第二压簧13下方且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与第一箱体1的开口端处于平行状态,齿条7始终与第三齿轮6相啮合,挡块10的下端置于齿条7上前后分布的两个V形槽8中靠前位置的V形槽8内。

将电池从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装载到第二箱体12的内部,保证电池与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的端部处平齐,拉动把手20,使得把手20带动齿条7像前侧移动,在齿条7向前运动的过程中,齿条7始终与第三齿轮6啮合并带动第三齿轮6顺时针转动,第三齿轮6顺时针转动使得转盘5顺时针转动转盘5的转动带动第二箱体12转动,在齿条7向外拉伸的过程中,齿条7在套杆19的形槽8内的挡块10 在V形槽8的槽壁的挤压下向上运动,挡块10的向上运动压紧第一压簧11,第一压簧11受到压力想盲孔9内压缩,使得挡块10向盲孔9进移动并使得挡块10的下端与V形槽8相脱离,在齿条7的持续移动的过程中挡块10的下端始终在齿条7的上表面上滑动。

当齿条7拉动使得挡块10从齿条7的上表面移动到位于后侧的V形槽8内时,在此过程中,挡块10在第一压簧11的弹力作用下从化盲孔9内向下运动,并使得挡块10固定在位于后侧的V形槽8,当挡块10卡装到V形槽8内时,齿条7带动第三齿轮算转动的角度刚好满足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从与第一箱体1水平变换成与第一箱体1的两侧面保持垂直状态。

此时通过正向转动T形杆17使得第二齿轮16正向转动,第二齿轮16正向转动啮合第一齿轮15转动,在此过程中螺纹杆14在第一齿轮15的作用下上升,螺纹杆14的上升使得第一横板2经拉簧4带动第二横板3上升,第二横板3的上升使得经第三齿轮6连接的转盘5上升,转盘5做上升运动保证了第二箱体12带动电池做上升运动,第二箱体12带动电池上升的过程中使得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与伸缩管18保持水平状态,此时伸缩管18与第二箱体12内的电池保持一个较短的距离,保持第二箱体12这个高度并不在转动T形杆17。

当完成电池运输时,反向转动T形杆17,将螺纹杆14下降至第二箱体12置于伸缩管18的下方后,推动把手20,使得齿条7向内运动,在齿条7向内推动的过程中,挡块10在推动齿条7的作用下在V形槽8的作用下将挡块10顶起,并使得挡块10在齿条7的上表面滑动,挡块10滑道前侧的V形槽内时,齿条7带动的第三齿轮6恢复原来位置并使得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与第一箱体1的开口端保持平行,并恢复到初始状态,此时拉出电池进行安装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两端开口的箱体套装在一起来实现电池的固定,在固定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箱体12的旋转与上升,在第二压簧13与伸缩管18的作用下使得电池不能从第二箱体12的开口端脱离,通过旋转安装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池吊起来实现电池在运送过程中的防震防碰撞,电池在吊起的过程中采用多个拉簧4拉起,满足了在不同路面上进行行走的过程中不困颠簸程度怎样均不影响电池的安全运输,通过第二压簧13与伸缩管18的配合以及拉簧4有效地解决了在运送过程中急刹车所带来了不良冲击。

优点:本实用新型构思新颖、结构巧妙、实用性强,通过将电池吊起实现在运送过程中的防压防撞有效地减少了在运送多组电池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