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410发布日期:2018-12-07 21:58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墙体内的插座大都结构简单,缺乏灰尘遮挡功能,对于一些日常不经常使用的插座,容易发生积压灰尘的情况,且积压灰尘的插座不易进行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存在触电的风险;另外,位于墙体内位置较低的插座对于儿童来说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用于防止儿童发生触电危险的防护措施大都采用封堵块对插孔进行封堵,而这些封堵块反而更会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出现儿童自行将封堵块拆下进行玩耍的情况,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它结构设计合理,能够避积压灰尘,长期不适用也不需要进行清洁,能够有效防止儿童触摸,消除了安全隐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包括暗盒,在暗盒上设有进线孔,在暗盒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转轴,在转轴上转动安装有一球形体,所述球形体的内部中空设置,在其中一转轴上设有连通暗盒和球形体内部的电线通道,在球形体的一侧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处可拆卸安装有插孔面板,所述插孔面板的接线端位于球形体的内部,在球形体的外侧罩设有外插座板,所述外插座板通过螺栓固定在暗盒上,在外插座板上与外插座板垂直活动插设有一固定杆,在球形体远离插孔面板的一侧设有与固定杆位置相对的固定孔,在固定杆的外端设有开启柄。

在外插座板上设有与开启柄位置相对的凹槽,所述凹槽的长度大于开启柄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积压灰尘,长期不适用也不需要进行清洁,能够有效防止儿童触摸,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图中,1、暗盒,2、进线孔,3、转轴,4、球形体,5、电线通道,6、安装孔,7、插孔面板,8、接线端,9、外插座板,10、固定杆,11、固定孔,12、开启柄,1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2中所示,一种墙体内可转动的插座,包括暗盒1,在暗盒1上设有进线孔2,在暗盒1内侧的顶部和底部均设有转轴3,在转轴3上转动安装有一球形体4,所述球形体4的内部中空设置,在其中一转轴3上设有连通暗盒1和球形体4内部的电线通道5,在球形体4的一侧设有安装孔6,在安装孔6处可拆卸安装有插孔面板7,所述插孔面板7的接线端8位于球形体4的内部,在球形体4的外侧罩设有外插座板9,所述外插座板9通过螺栓固定在暗盒1上,在外插座板9上与外插座板9垂直活动插设有一固定杆10,在球形体4远离插孔面板7的一侧设有与固定杆10位置相对的固定孔11,在固定杆10的外端设有开启柄12。

在外插座板9上设有与开启柄12位置相对的凹槽13,所述凹槽13的长度大于开启柄12的长度。

在安装时,首先将线路从暗盒1的进线孔2拉入暗盒1中,将插孔面板7从球形体4上取下,然后通过设置在转轴3上的电线通道5将电线拉入球形体4,并将电线依次连接至插孔面板7的各个接线端8,再将插孔面板7安装在球形体4的安装孔6处。将整个暗盒1和球形体4安装在墙面内,最后将外插座板9安装在暗盒1上即可。

在进行使用时,旋转球形体4将设有插孔面板7的一侧朝外,即可进行使用,不进行使用时,可旋转球体4将插孔面板7一侧朝向内侧,避免了灰尘污染插孔面板7。如果需要防止儿童触摸电源,将球形体4转动至插孔面板7朝向内侧后,可将固定杆10向内推动,插入球形体4的固定孔11内,即可避免球形体4转动,由于球形体4的背侧并无其他的图案或结构,且固定后的球形体4不会再转动,避免了引起儿童的好奇心。在外插座板9上设置与开启柄12位置相对的凹槽13进一步将开启柄12藏入凹槽13中,避免引起儿童的关注,同时进行开启时能够更容易将固定杆10拉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