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拉闸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89859发布日期:2018-11-27 22:53阅读:13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运行维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拉闸杆。



背景技术:

高压拉闸杆,又称绝缘操作棒、绝缘杆、高压操作杆,俗名多用令克棒。绝缘操作杆是用于短时间对带电设备进行操作的绝缘工具,如接通或断开高压隔离开关、跌落熔丝具等。绝缘操作杆一般采用玻璃钢环氧树脂等绝缘材质制作而成,能够在操作者操作时进行绝缘保护。

授权公告号为CN10660150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伸缩的拉闸杆,包括套筒、螺杆、连接套和安装件,所述套筒一端顶部内侧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杆一端穿过螺纹孔设在套筒内,所述螺杆末端设置有挡板,所述连接套固定在螺杆前端,所述安装件设在连接套前端一侧,所述连接套内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固定螺钉依次穿过连接套和安装件,所述安装件内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一凸起部,所述连接套内侧呈环形阵列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安装件顶部设置有拉钩,所述安装件底部设置有锤头。

上述一种可伸缩的拉闸杆,套筒与螺杆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通过手动转动螺杆,从而达到调节可伸缩的拉闸杆长度的目的;但是其采用由于螺杆的螺距固定,其调节效率低,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压拉闸杆,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高压拉闸杆的长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高压拉闸杆,包括用于握持的手持杆、起连接加长作用的加长杆和作用于操作部位的拉闸头,所述拉闸头与加长杆固定连接,所述加长杆与手持杆插接且沿手持杆轴线方向与手持杆滑动连接;高压拉闸杆还包括将手持杆与加长杆固定的定位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长杆与手持杆插接且沿手持杆轴线方向与手持杆滑动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加长杆沿手持杆轴线方向的滑动调调节高压拉闸杆的长度,通过定位机构将加长杆与手持杆相对固定,进而满足高压拉闸杆的不同长度需求。

较佳的,所述手持杆内部设置有长度方向沿手持杆轴线方向的滑槽,所述加长杆设置有长度方向沿加长杆轴线方向的滑动部,所述滑动部沿滑槽长度方向与滑槽滑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加长杆上长度方向沿加长杆长度方向的滑动部与手持杆上的滑槽的滑动配合,从而在加长杆沿手持杆方向进行滑动时,能够防止加长杆与手持杆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减小在拉闸头与操作位置接触时,高压拉闸杆调高对拉闸头操作产生影响。

较佳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手持杆上的、轴线垂直于手持杆轴线方向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中安装有定位螺柱,所述定位螺柱包括螺杆部和头部,所述螺杆部的端面与加长杆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手持杆上设置有轴线垂直于手持杆轴向方向的定位螺孔且定位螺孔中安装定位螺柱;通过定位螺柱的螺杆部与加长杆的抵接对加长杆和手持杆进行相对固定,从而方便快捷实现手持杆与加长杆的相对固定。

较佳的,所述定位螺柱的头部设置有弧面,所述弧面与手持杆周面相契合,所述头部上开设有六角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定位螺柱的头部设置有弧面且弧面与手持杆的周面相契合,从而在定位螺柱与定位螺孔旋合时不影响手持部的握感,头部上开设六角孔,从而通过内六角扳手可以方便快捷的对定位螺柱进行操作。

较佳的,所述加长杆包括上加长杆和下加长杆,所述上加长杆与下加长杆中间连接有连接弹簧;所述连接弹簧一端固定在上加长杆,连接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下加长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加长杆包括上加长杆和下加长杆,且上加长杆与下加长杆之间通过连接弹簧进行连接,从而加长杆沿其轴线方向存在弹性变形余量,进而避免因高压开关锈蚀时用力过猛对高压开关造成损坏。

较佳的,所述上加长杆上设置有插接孔,所述下加长杆上设置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与插接孔插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上加长杆上设置有插接孔且与下加长杆上的插接柱插接,通过插接柱与插接孔的插接进而提高上加长杆与下加长杆连接的稳定性。

较佳的,所述拉闸头包括连接杆和与连接杆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的端部设置有挡头。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横杆端部设置有挡头;通过挡头的设置,在使用横杆对高压开关进行钩挂时,能够减少横杆与高压开关的脱离,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较佳的,所述横杆上设置有防滑花纹。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横杆上的防滑花纹,增大横杆与接触部件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横杆与接触部件的打滑,进而方便操作者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加长杆与手持杆沿手持杆轴向方向的滑动连接以及定位机构的设置,从而能够方便快捷的对高压拉闸杆进行长度调节;

2.通过将加长杆分为上加长杆和下加长杆两段且通过连接弹簧相连的设置,使加长杆存在轴向方向上的弹性形变,从而减小对锈蚀元件操作时损坏锈蚀元件的概率;

3.通过横杆上防滑花纹和横杆端部挡头的设置,在操作时减小横杆与操作元件打滑或脱离的概率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高压拉闸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压拉闸杆的局部视图;

图3为定位螺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加长杆的局部视图;

图5为高压拉闸杆的局部剖面视图;

图6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手持杆;11、滑槽;2、加长杆;21、上加长杆;211、插接孔;22、下加长杆;221、插接柱;23、连接弹簧;24、滑动部;3、拉闸头;31、连接杆;32、横杆;321、防滑花纹;322、挡头;4、定位机构;41、定位螺孔;42、定位螺柱;421、螺杆部;422、头部;4221、弧面;4222、六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一种高压拉闸杆,参照图1,包括手持杆1、加长杆2和拉闸头3。手持杆1用于操作者在操作时进行握持,加长杆2的长度较长,从而能够远距离接触高压开关等操作元件。拉闸头3用于与操作元件进行接触,进而对操作元件进行操作。

参照图1和图2,加长杆2与手持杆1插接且沿手持杆1轴向方向与手持杆1滑动连接;高压拉闸杆还包括定位机构4,定位机构4用于将加长杆2与手持杆1相对固定。通过加长杆2沿手持杆1轴线方向的滑动,改变高压拉闸杆的长度,以适应高压拉闸杆不同的长度需求。

参照图2和图3,定位机构4包括设置在手持杆1上的定位螺孔41。定位螺孔41的轴线与手持杆1的轴向方向垂直。定位螺孔41中安装有定位螺柱42,定位螺柱42包括螺杆部421和头部422,螺杆部421的端面与加长杆2抵接,进而将加长杆2与手持杆1相对固定。

参照图3,定位螺柱42的头部422设置有弧面4221,弧面4221与手持杆1的周面相契合。通过弧面4221的设置,定位螺柱42与定位螺孔41旋合时,弧面4221与定位螺柱42周围的手持杆1的周面相契合,从而不影响操作者握持手持杆1时的手感。定位螺柱42的头部422还设置有六角孔4222,通过六角孔4222的设置,能够使用六角角扳手对定位螺柱42进行调节,操作方便快捷。

参照图4,加长杆2包括上加长杆21和下加长杆22,上加长杆21和下加长杆22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23。连接弹簧23的一端与上加长杆21固定,另一端与下加长杆22固定。通过在上加长杆21和下加长杆22之间设置连接弹簧23,使加长杆2能够在沿加长杆2长度方向上存在弹性变形余量。在使用高压拉闸杆对高压开关等操作元件进行接触操作时,经常由于高压开关等元件发生锈蚀而难以断开或闭合。使用高压拉闸杆进行操作时,当用力较大时,锈蚀的元件容易产生较大的应力而产生损坏。加长杆2中连接弹簧23的设置,能在对锈蚀开关进行操作时,加长杆2沿其轴线方向产生弹性变形,从而减小锈蚀开关等元件损坏的概率。

参照图4和图5,加长杆2上设置有滑动部24,滑动部24的长度方向沿加长杆2的轴线方向;手持杆1上设置有滑槽11,滑槽11的长度方向沿手持杆1的轴线方向;滑动部24与滑槽11沿滑槽11长度方向滑动连接。通过滑动部24与滑槽11的滑动配合,从而在加长杆2沿手持杆1方向进行滑动时,能够防止加长杆2与手持杆1产生相对转动;进而减小在拉闸头3与操作位置接触时,高压拉闸杆调高对拉闸头3操作产生影响。

参照图5,上加长杆21上设置有插接孔211,下加长杆22上设置有插接柱221,插接柱221与插接孔211相插接。通过插接柱221与插接孔211的插接,从而增加上加长杆21和下加长杆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使加长杆2的侧向承力能力更强。

参照图6,拉闸头3与加长杆2固定连接。拉闸头3包括连接杆31和横杆32。横杆32与连接杆31固定连接。在使用高压拉闸杆对高压开关进行断开或合闸时,通过横杆32对开关进行钩挂或抵触,进而将高压开关断开或合闸。横杆32的端部设置有挡头322,通过挡头322的设置在对高压开关进行钩挂时,能减少横杆32与高压开关的脱离,进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横杆32上还设置有防滑花纹321。通过横杆32上的防滑花纹321能够增大横杆32与高压开关等元件的接触摩擦力,进而减小横杆32与高压开关等元件的接触打滑,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使用。

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高压拉闸杆进行操作时,根据使用工况,使用内六角扳手将定位螺柱42松开,滑动加长杆2,调节高压拉闸杆的长度;将高压拉闸杆的调节到合适长度后,拧紧定位螺柱42,将加长杆2与手持杆1相对固定。上加长杆21和下加长杆22之间设置有连接弹簧23,在对锈蚀的高压开关进行操作时,当高压开关受力难以打开或闭合时,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加长杆2发生沿其长度方向的伸缩,从而减小高压开关受力损坏的概率。通过横杆32上防滑花纹321和横杆32端部挡头322的设置,在操作时减小横杆32与操作元件打滑或脱离的概率,从而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