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4208发布日期:2019-02-26 17:27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讯接口连接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印制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电路板通常以绝缘板为基材,切成一定尺寸,其上至少附有一个导电图形,并布有孔(如元件孔、紧固孔、金属化孔等),用来代替以往装置电子元器件的底盘,并实现电子元器件之间的相互连接。

电路板上的电子功能模块有些是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的,而有些则需要采用连接结构固连到电路板上,从而实现电流或信号的传输。传统技术中这种连接结构通常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插针以及设置在导线上的插孔,插针与插孔相互插接配合,导线与电子功能模块相连。这种连接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插针细且多,因此插接时需要谨慎地使插针对准插孔,十分费力,频繁的插拔还会造成插针弯曲,缩短插针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便利地实现电路板与导线之间的连接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路板上的第一接头和设置在导线上的第二接头,所述的第一接头包括固定在电路板上的绝缘座,所述的绝缘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端子,所述的第二接头包括接头座,所述的接头座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的绝缘座和接头座之间设有磁吸连接结构,且当绝缘座和接头座磁吸相连后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一一对应地接触相连。

本申请中,磁吸连接结构使得绝缘座和接头座能够磁吸相连,在磁吸引力的作用下,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一一对应地接触相连,无需插拔即能实现电路板与设置导线的电动执行机构之间的通讯,彻底杜绝了反复插拔对第一接头和第二结构造成的损伤。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磁吸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绝缘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一磁体和设置在接头座上的至少一个第二磁体,所述的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极性相反。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有若干个且排列成一列,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穿设于绝缘座;所述的第二导电端子有若干个且排列成一列,所述的第二导电端子穿设于接头座。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一磁体有两个且设置在绝缘座的两端,所述的第一磁体穿设于绝缘座;所述的第二磁体有两个且设置在接头座的两端,所述的第二磁体穿设于接头座。两个第一磁体分别处于第一导电端子的两侧,两个第二磁体分别处于第二导电端子的两侧,从而确保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始终保持接触。

作为优选,处于绝缘座的两端的两个第一磁体的极性相反;处于接头座两端的两个第二磁体的极性相反。如此能够保证绝缘座和接头座始终以同一个方向磁吸,避免反向磁吸可能出现的连接错误。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顶部设有定位凹口,所述的第二导电端子顶部设有突出于接头座的定位凸头,所述的定位凸头与定位凹口相匹配,所述的第一磁体的顶部与绝缘座表面齐平,所述的第二磁体的顶部与接头座表面齐平。定位凹口能够对定位凸头形成周向包裹,增大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的接触面。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定位凸头与接头座轴向活动相连,在定位凸头与接头座之间设有防脱限位结构,所述的定位凸头内端设有接线引脚,所述的定位凸头与接线引脚之间设有导电弹性体。导电弹性体有利于驱使定位凸头始终抵靠在定位凹口内。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定位凹口呈碗型,所述的定位凸头呈球头型,所述的定位凹口与定位凸头相吻合。

在上述的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中,所述的第一导电端子的下端焊接于电路板上,所述的绝缘座与电路板之间设有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申请中,磁吸连接结构使得绝缘座和接头座能够磁吸相连,在磁吸引力的作用下,第一导电端子与第二导电端子能够一一对应地接触相连,无需插拔即能实现电路板与设置导线的电动执行机构之间的通讯,彻底杜绝了反复插拔对第一接头和第二结构造成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的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的导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1中A-A剖视图局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电路通讯接口连接结构,包括设置在电路板1上的第一接头2和设置在导线3上的第二接头4;其中,第一接头2的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电路板1的功能具体设置。

其中,第一接头2包括固定在电路板1上的绝缘座21,绝缘座21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导电端子22,当第一导电端子22大于一个时,优选将所有第一导电端子22排列成一列。

如图4所示,第一导电端子22的下端穿过绝缘座21并焊接于电路板1上,绝缘座21与电路板1之间设有间隙25;而第一导电端子22的上端则与绝缘座21的表面齐平,且第一导电端子22顶部设有定位凹口23。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二接头4包括接头座41,接头座41上穿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导电端子42,第二导电端子42的数量和排列方式与第一导电端子22相一致。

如图3所示,第二导电端子42穿设于接头座41,第二导电端子42顶部设有突出于接头座41的定位凸头43,且定位凸头43与定位凹口23一一匹配,定位凹口23呈碗型,定位凸头43呈球头型,定位凹口23与定位凸头43相吻合。

接头座41内设有空腔44,第二导电端子42的尾端则容纳在该空腔44内,并通过导电弹性体45与接线引脚46相连;空腔44内设有与接头座41一体设置的限位板47,各接线引脚46即穿设且固定在该限位板47上;第二导电端子42外周还带有定位环48,该定位环48在导电弹性体45的驱动下与空腔44侧壁相抵触。

如图1至图4所示,绝缘座21和接头座41之间还设有磁吸连接结构,该磁吸连接结构包括穿设于绝缘座21上的两个第一磁体24,两个第一磁体24分别设置在绝缘座21的两端,第一磁体24的顶部与绝缘座21表面齐平;还包括穿设于接头座41上的两个第二磁体49,两个第二磁体49分别设置在接头座41的两端,第二磁体49的顶部与接头座41表面齐平。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49的极性相反,而且两个第一磁体24的极性相反、两个第二磁体49的极性相反;当绝缘座21和接头座41通过第一磁体24和第二磁体49磁吸相连后第一导电端子22和第二导电端子42一一对应地接触相连。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