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11466发布日期:2019-01-22 22:48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触电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插座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触电插座。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有多种防触电插座,一种是在插座外部设有塑料盖子,这种结构较为简单但使用不方便,可靠性低;第二种是带保护门的,由于制作简单方便,是现在防触电的主流产品,但是存在有时插入不方便,通过较细的物体仍能接触火线,造成触电的危险;第三种是利用机械原理防触电,插头凹槽在插拔插头过程中不易碰触插头金属片而避免发生触电,但是金属物通过一定的角度能直接与火线接触,发生触电;第四种是通过内置在插座内的漏电保护器切断电流,属于事后保护插座,制作工艺复杂,价格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触电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一种防触电插座,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至少包括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所述插座还包括火线簧片及零线簧片,所述火线簧片设置在绝缘外壳内部与火线插孔对应处,所述零线簧片设置在绝缘外壳内部与零线插孔对应处,所述绝缘外壳内部设置有可导电可移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可在零线插孔与零线簧片间移动,所述火线与火线簧片在活动板移动至零线簧片处连接导通。

所述零线簧片具有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间隔设置或设有绝缘结构,所述第一导电部与零线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在活动板移动至与零线簧片接触处导通活动板与火线。

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簧片两端分别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构成U形结构,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第四簧片,所述第四簧片与第三簧片平行设置并位于靠近零线插孔一侧,所述第四簧片与第三簧片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四簧片长度小于第三簧片以保证第四簧片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间隔设置。

所述活动板在与零线插孔对应位置设置有绝缘部,所述绝缘部令活动板两端绝缘,所述活动板处于远离零线簧片位置时靠近火线插孔的一端不带电。

所述绝缘部朝向零线插孔面为矩形,所述零线插孔为矩形开口,所述矩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零线插孔的长度,并且所述矩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零线插孔的宽度。

所述防触电插座具有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设置在绝缘外壳与活动板间,所述回位装置为设置在活动板与绝缘外壳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在导线柱拔出零线插孔后活动板回复至与零线簧片断开状态。

所述火线簧片具有与零线簧片形状相同的U形结构,所述火线簧片通体导电,所述活动板与火线簧片接触导通时同时活动板通过零线第二导电部与火线导通。

所述的火线簧片及零线簧片的U形结构的上开口尺寸与插头的导电柱尺寸匹配,插头的导电柱插入零线插孔后被零线簧片U形结构侧面限位,插头导电柱插入火线插孔后被火线簧片U型结构侧面限位。

所述活动板宽度小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距离。

所述防触电插座还包括地线簧片,所述地线簧片用于与地线连接,所述绝缘外壳顶部在地线簧片的对应位置具有地线插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插座内部设置活动板,通过活动板与零线簧片的配合控制火线与火线簧片的通断,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2)在零下插孔内部设置有绝缘部,与现行的国标插头配合,无论火线插孔还是零线插孔均可防止触电。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显然,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防触电插座内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零线簧片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板示意图。

图中:1、绝缘外壳;11、火线插孔;12、零线插孔;2、火线簧片;3、零线簧片;31、U形结构侧面;32、下表面;33、第二导电部;34、绝缘层;4、活动板;41、绝缘部;5、火线接线柱;6、零线接线柱;7、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构思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触电插座,所述插座具有防触电结构能够放置任意插孔插入金属或导电体时不发生触电事故。

如图1所示,所述防触电插座包括绝缘外壳1,在绝缘外壳1一侧设置有火线插孔11和零线插孔12,图中在绝缘外壳1顶部分别设置有火线插孔11和零线插孔12,该插孔位置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插头具有两个导电柱,两个导电柱一个插入火线插孔11与火线簧片2接触连通,另一个插入零线插孔12与零线簧片3接触连通。

在插座内部的相应位置具有火线簧片2和零线簧片3,其中火线簧片2设置在火线插孔11对应位置,在图中即为设置在火线插孔11的下部,当插头的导电柱插入火线插孔11时,导电柱能够与火线簧片2导通,并能够通过一定方式与火线导通;零线簧片3设置在零线插孔12的对应位置,在图中即为设置在火线插孔11的下部,当插头的导电柱插入火线插孔11时,导电柱能够与零线簧片3接触导通,并通过一定方式与零线导通。

在绝缘外壳1的内部还设置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具有导电部及绝缘部41,并能够在图中所示的上下位置进行移动,当导电柱未插入时,活动板4处于上部,与零线簧片3不接触,当导电柱从零线插孔12插入时,导电柱的顶部抵住活动板4并将活动板4向下压,当导电柱完全插入时,活动板4与零线簧片3接触;当导电柱从零线插孔12拔出时,活动板4不受导电柱的作用力,活动板4通过回位装置与零线簧片3脱离。

如图1所示,所述活动板4底部设置有回位装置,所述回位装置为设置在绝缘外壳1底部与活动板4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弹簧7,能够令活动板4脱离零线簧片3。

所述回位装置还可以设置在绝缘外壳1顶部与活动板4之间,或设置在活动板4的两侧,能够使活动板4归位即可。

如图2所示,所述零线簧片3具有U形结构,U形结构具有两个侧面,两个侧面31均可导电,U形结构底部为具有一定厚度的结构,底部具有上表面和下表面32,所述下表面3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面31的导电结构连通,总体形成一个U形的第一导电部,在U形结构的底部还具有零线接线柱6,所述零线接线柱6与零线连接。

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第一簧片、第二簧片和第三簧片,所述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平行设置,所述第三簧片两端分别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构成U形结构,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第四簧片,所述第四簧片与第三簧片平行设置并位于靠近零线插孔一侧,所述第四簧片与第三簧片间设置有绝缘层,所述第四簧片长度小于第三簧片以保证第四簧片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间隔设置。

其中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分别为U形结构的两个面,第三簧片即为U形结构底部下表面的簧片,第四簧片即为U形结构底部上表面的簧片。

U形结构底部上表面为第二导电部33,所述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33间具有绝缘层34,且第一导电部不与U形结构的侧面连通,即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33间绝缘。

所述第一导电部用于导通插头的导电柱与零线,所述第二导电部33用于导通活动板4与火线。

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宽度大于活动板绝缘部的宽度,以保证在活动板与第二导电部接触后,第二导电部能够接触绝缘部的两侧形成火线的通路。

如图3所示,绝缘部41活动板4具有绝缘部41,所述绝缘部41设置在于零线插孔12与第二导电部33之间的对应位置,当插头的导电柱插入零线插孔12时,导电柱的顶部可与绝缘部41止抵,从而防止导电柱与火线的连通。

所述绝缘部41的范围应当大于插头导电柱顶部的范围,从而防止插入零线插孔12的导电柱与火线连通。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宽度大于活动板绝缘部的宽度,以保证在活动板与第二导电部接触后,第二导电部能够接触绝缘部的两侧形成火线的通路。

优选地,所述绝缘部朝向零线插孔面为矩形,所述零线插孔为矩形开口,所述矩形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零线插孔的长度,并且所述矩形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零线插孔的宽度。

在图中绝缘部41的右侧,即活动板4远离火线簧片2的一侧设置有火线接线柱5,绝缘部41的右侧与火线导通,而活动板4靠近火线簧片2的一侧在导电柱未插入零线插孔12时与火线不连通,即不带电。

在火线插孔11下部的火线簧片2具有与零线簧片3形状相同的U形结构,但火线簧片2通体导电,不具有绝缘层34等结构,当活动板4与火线簧片2接触时,活动板4带电,则火线簧片2带电。

所述火线簧片2还可以为图1中所示的两个L形簧片构成,L形簧片相对设置,当活动板4向下移动时分别与两个L形簧片底部的簧片接触,使得L形簧片整体带电。

为满足插头的两个导电柱插入时能够导通火线线路,因而将火线簧片2U形底部结构设计成与零线簧片3同尺寸的结构,以保证线路的导通。

所述的火线簧片2及零线簧片3的U形结构的上开口尺寸与插头的导电柱尺寸匹配,插头的导电柱插入零线插孔12后被零线簧片3U形结构侧面31限位,插头导电柱插入火线插孔11后被火线簧片2U型结构侧面限位。

所述活动板4宽度小于U形结构两个侧面距离,以保证活动板4能够在簧片中间进行移动。

即所述活动板宽度小于第一簧片和第二簧片的距离。

所述插座还包括地线簧片,所述地线簧片用于与地线连接,所述绝缘外壳1顶部在地线簧片的对应位置具有地线插孔,即形成具有接地线的三口插座,还可以形成包括三口插座和两口插座的五口插座。

所述簧片均具有卡槽,所述卡槽绝缘,簧片设置于卡槽内进行限位固定。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防触电插座通过以下方式防止触电:

当人手持导电物体从零线插孔插入时,导电物体与活动板的绝缘部接触,由于活动板一侧连接有火线,但绝缘部不与火线连通,而导电物体可能与零线簧片的U形侧面接触,由于U形侧面与零线导通,对人体不具有威胁,因而当人体持导电物体插入零线插孔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当人手持导电物体从火线插孔插入时,导电物体与活动板或火线簧片接触,但由于活动板上设置有绝缘部,由于零线插孔未插入因而绝缘部不可以通过零线簧片上的第二导电部导通,因而无论是火线插孔处的活动板还是火线簧片均不带电。

通过上述方式可防止在插入一个插孔时发生触电事故。

插座正常的工作模式为:

插头的两个导电柱分别插入火线插孔和零线插孔,其中插入零线插孔的导电柱将活动板的一侧压下,使活动板与零线簧片的第二导电部接触,第二导电部连通活动板绝缘部的两侧,时整个活动板带电,而插入火线插孔的导电柱将活动板的另一侧压下,使带电的活动板与火线簧片接触连通,此时火线簧片通过与导电柱连通使其带高压电,而插入零线插孔的导电柱虽然顶部接触活动板的绝缘部,但导电柱的侧部与零线簧片的第一导电部接触连通,此时插座与插头形成回路,电器有可以形成电流回路进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为:通过在插座内部设置活动板,通过活动板与零线簧片的配合控制火线与火线簧片的通断,结构简单,并能够有效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在零下插孔内部设置有绝缘部,与现行的国标插头配合,无论火线插孔还是零线插孔均可防止触电。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