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8711发布日期:2019-01-22 22:3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按钮发光模块,具体涉及一种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按钮产品,其发光模块的壳体与底盖,采用旋铆工艺连接,即底盖盖上壳体后,将壳体上的塑料柱进行旋铆,达到固定配合的效果。此种产品结构和工艺,需要通过旋铆机对壳体与底盖进行旋铆装配,操作复杂;而且旋铆效果容易受零件尺寸波动影响,容易出现底盖脱落、铆不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其结构简单,装配简便,装配效率高,而且壳体与底盖的配合更加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其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配合的底盖2;所述壳体1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结构1020与底盖2固定连接,底盖2 一端设有螺钉操作孔22,壳体1一端设有与螺钉操作孔22对应的螺钉装配槽14,螺钉操作孔22一端外周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卡置在螺钉装配槽 14内。

优选的,每组所述卡扣结构1020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的卡钩10以及设置在底盖2上的卡孔20,卡孔20内一侧面上设有卡台21,卡钩10插入卡孔20与卡台21限位配合;所述卡钩10为半箭头型结构,卡台21上设有与卡钩10配合的倒角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钉装配槽14一侧设有与其相通的第一操作口15,环形凸台一端设有挡板23,挡板23卡置在第一操作口15上部。

优选的,所述底盖2为H型结构,其一端平行设有两个第一臂24,每个第一臂24上均设有螺钉操作孔22,壳体1一端设有两个螺钉装配槽14,分别与底盖2的两个螺钉操作孔22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底盖2的H型结构的另一端平行设有两个第二臂25,两个第二臂25分别通过一组卡扣结构1020与壳体1固定连接;

所述底盖2为轴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两个螺钉装配槽14并排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每个螺钉装配槽14均包括直角连接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两个第一侧壁11 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螺钉装配槽14之间,两个第二侧壁12并排设置在壳体1的一端,每个螺钉装配槽14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分别与一个第一臂24的两个端侧面接触配合;

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下端平齐,且突出于壳体1的下侧面。

优选的,还包括分别与按钮发光模块配合的操作模块820和接触模块 800,按钮发光模块内设有LED灯珠8202,接触模块800与LED灯珠8202 电连,操作模块820包括按钮头8201,按钮头8201与LED灯珠8202配合,按钮头8201在中板810中部上下滑动以驱动LED灯珠8202上下滑动。

优选的,所述LED灯珠8202为圆柱形结构,其一端设有环形的第一电极82020,第一电极82020一端中心处设有第二电极82021;

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为第一接线端子130 和第二接线端子131,第一接线端子130和第二接线端子131各与一个接线螺钉13相连,第一接线端子130与第一电极82020电连,第二接线端子131 与第二电极82021配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30包括第一联结板1303、第一连接臂1302 和灯圈1301,第一联结板1303与接线螺钉13螺纹连接,第一连接臂1302 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联结板1303、灯圈1301相连,灯圈1301套设在第一电极82020外侧与其电连。

优选的,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31包括第二联结板1314、第二连接臂1313 和接触杆1311,第二联结板1314与接线螺钉13螺纹连接,第二连接臂1313 一端与第二联结板1314相连,另一端与接触杆1311滑动相连;

所述接触杆1311为哑铃形结构,包括接触杆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接触杆主体两端的两个接触杆端头;所述第二连接臂1313一端设有接触杆滑孔,接触杆主体滑动设置在接触杆滑孔中,两个接触杆端头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臂1313两侧,接触杆主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12,使一个接触杆端头与第二连接臂1313接触,另一个接触杆端头靠近第一接线端子130的灯圈 1301,且与LED灯珠8202的第二电极82021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其壳体和底盖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无需使用旋铆机操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简化了壳体和底盖的装配程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而且其底盖的螺钉操作孔一端外侧设有凸台,凸台卡置在螺钉装配槽内,限制底盖与壳体发生水平的相对移动,避免卡扣结构被损坏,有利于提高壳体和底盖装配的可靠性。此外,所述螺钉装配槽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分别与第一臂配合,以及挡板与第一操作口配合,全方位限制了壳体与底盖在水平方向的相对滑动,有利于提高壳体与底盖的装配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底盖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装配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装配效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另一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二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其包括壳体1以及与壳体1 配合的底盖2;所述壳体1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结构与底盖2固定连接,底盖 2一端设有螺钉操作孔22,壳体1一端设有与螺钉操作孔22对应的螺钉装配槽,螺钉操作孔22一端外侧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卡置的螺钉装配槽 14内。

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其壳体1和底盖2通过卡扣方式固定连接,无需使用旋铆机操作,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简化了壳体1 和底盖2的装配程序,有利于提高装配效率;其底盖2的螺钉操作孔22一端外侧设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卡置在螺钉装配槽14内,限制底盖2与壳体1发生水平的相对移动,避免卡扣结构1020被损坏,有利于提高壳体1 和底盖2装配的可靠性。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5、6所示方向,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包括位于上方的底盖2以及位于底盖2下方与其配合的壳体1,底盖2与壳体1通过至少一组卡扣结构1020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盖2和壳体1通过两组并排设置的卡扣结构1020固定连接。

优选的,如图1-3、5所示,所述卡扣结构1020包括设置在壳体1上侧中部的卡钩10以及设置在底盖2上的卡孔20,卡孔20内一侧面上设有卡台21,卡钩插入卡孔20与卡台21限位配合。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卡钩 10为半箭头型结构,卡台21下部设置与卡钩10配合的倒角结构,便于卡钩10顺利插入卡孔20与卡台21限位配合。

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卡扣结构1020除了采用上述的卡钩10、卡孔20 和卡台21的结构形式以外,还可以采用其他已知结构方式以实现壳体1与底盖2的卡扣连接。

如图1、3、4所示,为所述底盖2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底盖2为轴对称的H型结构,其包括设置在其H型结构两端的两个第一臂24和两个第二臂25,两个第一臂24平行间隔设置,两个第二臂 25平行间隔设置,每个第二臂25上均设有卡孔20,卡孔20内一侧面上设有卡台21;底盖2还包括与壳体1上侧抵接配合的第一侧面。

优选的,所述卡孔20位于第二臂25的靠近底盖2中部的一端,两个卡孔20并排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臂24上设有螺钉操作孔22,用户可通过螺钉操作孔 22旋拧设置在壳体1上的接线螺钉13。

优选的,如图3所示方向,所述螺钉操作孔22与接线螺钉13相对的一端外侧设有突出于第一侧面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卡置在壳体1的螺钉装配槽14内,限制壳体1和底盖2相对水平移动,有利于提高壳体1与底盖2的装配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4所示方向,所述螺钉操作孔22与接线螺钉13相对的一端外侧设有挡板23。

如图1、2、6所示,为所述壳体2的一种实施方式。

所述壳体1包括设置在其上侧中部的两个卡钩10,两个卡钩10并排设置且与底盖2的卡孔20、卡台21对应配合,壳体1一端设有两个螺钉装配槽14,两个螺钉装配槽14并排设置,每个螺钉装配槽14均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两个第二侧壁12平行间隔设置在两个螺钉装配槽14之间,每个螺钉装配槽14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分别与一个第一臂24的两个端面配合,避免底盖2在壳体1上侧水平滑动,导致卡扣结构1020损坏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壳体1和底盖2的装配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的上端平齐,且突出设置在壳体1的上侧。

优选的,所述螺钉装配槽14还设有与其第一操作口15,第一操作口 15与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盖板2的挡板23卡置在第一操作口15上部,避免壳体1和底盖2在水平方向相对移动,导致卡扣结构1020损坏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提高壳体1和底盖2的装配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所述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与第一臂24的配合,以及挡板23与第一操作口15的配合,全方位的限制了壳体1和底盖2在水平方向的相对移动,显著提高了壳体1和底盖2装配的稳定性。

优选的,如图7所示方向,公开了包含本实用新型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按钮,按钮包括由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操作模块820、中板810、所述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以及接触模块800,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的壳体1与中板810相连,底盖2与接触模块800相连。如图8所示,所述操作模块820包括按钮头8201,按钮发光模块内设有LED灯珠8202,按钮头8201可在中板810中部上下滑动,以驱动LED灯珠8202上下滑动,以改变LED灯珠8202的工作状态(例如点亮/熄灭),按钮发光模块与接触模块800通过螺钉连接,接触模块800可以是常开模块或常关模块,使LED 灯珠8202的初始状态为常亮或常灭。

优选的,如图9所示方向,所述LED灯珠8202为圆柱形结构,其右半部分设有环形的第一电极82020,LED灯珠8202的右端中心处设有第二电极82021,第一电极82020与第二电极82021互相绝缘。所述按钮发光模块的装配结构还包括设置在壳体1内部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是第一接线端子130和第二接线端子131,二者各与一个接线螺钉13螺纹相连,第一接线端子130、第二接线端子131分别与LED灯珠8202的第一电极82020、第二电极82021配合。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30包括第一联结板1303、第一连接臂1302和灯圈1301,第一联结板1303与接线螺钉13螺纹连接,第一联结板1303一端设有与其垂直相连的第一插接臂1304,第一插接臂 1304插装在壳体1上,用于固定第一接线端子130,第一连接臂1302一端与第一联结板1303相连,另一端与灯圈1301相连,灯圈1301设置在壳体 1中部套设在LED灯珠8202的第一电极82020上,且灯圈1301与第一电极 82020电连。

优选的,如图10所示,所述第一联结板1303为方形板结构,其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端、第二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连接臂1302与第一端相连,第一插接臂1304与第二端相连,第一连接臂1302包括垂直相连的第一连接臂横板和第一连接臂竖板,第一连接臂横板与第一联结板1303相连,第一连接臂竖板与灯圈1301的一端相连,第一连接臂竖板与第一插接臂1304平行设置。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31包括与接线螺钉13相连的第二联结板1314、第二连接臂1313和接触杆1311,第二联结板1314 一端设有第二插接臂,插装在壳体1上,用于固定第二接线端子131,第二连接臂1313一端与第二联结板1314相连,另一端设置与接触杆1311滑动相连的接触杆滑孔,接触杆1311为哑铃形结构,包括设置在其两端的接触杆端头以及设置在两个接触杆端头之间的接触杆主体,接触杆滑孔的内径与接触杆主体的外径匹配且小于接触杆端头的外径,接触杆主体滑动设置在接触杆滑孔内,接触杆主体上套设有复位弹簧1312,使一个接触杆端头与第二连接臂1313接触,另一个接触杆端头与第一接线端子130的灯圈 1301、LED灯珠8202的第二电极82021配合。

优选的,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连接臂1313为L字形的平板结构,两端分别与第二联结板1314、接触杆1311相连。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