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3806发布日期:2019-05-11 00:5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电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气设备,例如长杆绝缘子或过压放电器中,通常由电绝缘材料、例如硅酮制成的复合壳体布置在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管件或杆件上。在复合壳体中完全或部分地设置屏蔽装置,以便延长表面上的爬电距离。

在此从产品手册《Silikon-Langstabisolatoren 3FL für Mittel-und Hochspannungsfreileitungen》,订单号:E50001-G630-A193,Siemens AG2011和手册《Compare the new Siemens 3FL insulators/Long rod insulators–design comparison》,订单号:E50001-E630-A235-X-4A00,Siemens AG2013中已知,一种3FL类型的长杆绝缘子。该长杆绝缘子具有耐脆裂的“电气和耐腐蚀的玻璃”-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杆(ECR GFK杆),在该杆的每个端部上压装由热浸镀锌钢(锻造或铸造)制成的端部配件。该压装以普通的方式通过收缩实现。通过相继多次将相应的模具套装在具有端部配件的杆件上,在多个步骤中注塑出壳体连同屏蔽装置。壳体使用高温-交联硅胶(HTV硅酮)。

从专利文献EP1415308B1中已知一种用于绝缘子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第一步骤中将外套布置到管件上,在第二步骤中将伞裙注塑到外套上。将绝缘子相对注塑模移动并且将另一个伞裙注塑在套上。以这种方式,在多个步骤中制造由外套和布置在套上的伞裙构成的壳体。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已知的用于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比较简单、快速并且节省成本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用于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解决。所述方法的步骤为:给管件或杆件包裹第一壳体,其中,在管件或杆件的各端部上分别保持裸露的端部区域,在第一壳体的一部分上分别布置有具有伞裙的第二壳体,使得电气设备分别在端侧具有伞裙并且在中间部分无伞裙。

优选的是,管件或杆件使用一种材料,所诉材料至少按比例具有“电气和耐腐蚀玻璃”-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ECR GFK)。

通过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获得的优点是,只用四个步骤就能制造该电气设备,即:

1)给管件或杆件包裹第一壳体,

2)压装(收缩)两个端部配件,

3)在两个端部区域中注塑第二壳体,

4)通过在一段预设时间内输入预设温度使壳体固化或交联。

至此,没有伞裙的中间区域必须同样通过安装(不具有用于形成伞裙的凹处的)模具被构造,为此,通常需要两个单独的注塑过程。

尤其相比以前的方法有利的是,为了注塑具有伞裙的第二壳体只需两次装上用于注塑的模具,因为通过之前的用第一壳体的包裹省掉了两个注塑过程。这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因为壳体的注塑过程是比较耗费的工作步骤。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首先在管件或杆件上分别在端部区域上固定端部配件,然后附加地在端部配件的一部分上布置第二壳体。这是有利的,因为以这种方式通过第二壳体密封端部配件与第一壳体之间的接触区域。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首先布置第二壳体,其中,端部区域保持裸露,然后在管件或杆件上分别在各端部区域上固定端部配件。在此有利的是,首先注塑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注塑步骤完成并且硅酮固化之后才将端部配件插套在端部区域上并且通过收缩固定。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包裹采用挤压方法实现,使得第一壳体形成在管件或杆件上基本上相同厚度的层。这是有利是,因为挤压方法可快速、成本低廉地采用并且长期试验确定可行。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通过注塑方法在使用铸模的情况下布置第二壳体。这是有利的,因为以这种方法可以非常简单地在端部区域内布置用于延长爬电距离的伞裙。在此,可以使用唯一的模具,该模具首先装上杆件或管件的一侧,然后装上杆件或管件的另一侧。备选地也可以使用更大长度的模具,以便在唯一的注塑中为两个端部区域设置伞裙。

在该实施形式的扩展设计中,也可以使用两个不同的模具,使得例如为用于连接高压而设的电气设备的端部设置另外的屏蔽装置,其不同于为用于连接地电位而设的电气设备的端部设置的屏蔽装置。例如可以在用于连接高压而设的端部上提供第二壳体,其具有更多数量和/或分别更大直径的伞裙,从而在表面上形成相较而言特别长的爬电距离。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在第二壳体中设置屏蔽装置,该屏蔽装置由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伞裙组成。第一类型的伞裙例如可以具有比第二类型的伞裙更小的直径。第一类型的伞裙和第二类型的伞裙可以以交替的顺序设置,使得较小伞裙和较大伞裙交替出现。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第二壳体通过两个注塑步骤形成。这是有利,因为只需要两个成本高和费时的注塑步骤,以便给端部区域配设伞裙。电气设备的中间部分可以保持不变,因为该中间部分已经被第一壳体电绝缘地包裹。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第一和/或第二壳体使用具有硅酮的材料。这样是有利的,因为硅酮作为电气绝缘子更容易加工并且经长期试验确定可行。尤其优选的是,使用高温-交联硅胶(HTV硅酮)。为了引起硅酮的交联,电气设备可以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一起通过由HTV硅酮的类型预先确定的温度和时长被固化。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端部配件通过收缩进行固定。这是有利的,变形的压装或收缩长期试验确定可行并且特别简单、可靠且成本低廉。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的实施形式中,使用长杆绝缘子作为电气设备。这样是有利的,因为尤其是在长杆绝缘子中通常必须设计屏蔽的和未屏蔽的区域。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形式中,使用过压放电器作为电气设备。

此外,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气设备,该电气设备可比较简单、迅速并且节约成本地制造。

所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电气设备解决。该电气设备具有

-管件或杆件,

-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包裹所述管件或杆件,其中,在所述管件或杆件的各端部上分别构造有不具有第一壳体的端部区域,

-具有伞裙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部分上,使得所述电气设备分别在端侧具有伞裙并且在中间部分中无伞裙。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形式中,两个端部配件分别固定在所述管件或杆件的端部区域上。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形式中,所述第二壳体附加地布置在端部配件的一部分上。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形式中,所述第一壳体在所述管件或杆件上构成基本上相同厚度的层并且用挤压方法被布置。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形式中,所述端部配件通过收缩被固定。

在按本实用新型的电气设备的优选实施形式中,所述电气设备具有长杆绝缘子。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阐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图1示出被第一壳体包裹的杆件的示意图,和

图2示出按图1的杆件的示意图,该杆件装配有端部配件和在杆件的端部区域内的第二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在制造按本实用新型的长杆绝缘子的步骤。由耐脆裂的“电气和耐腐蚀玻璃”制成的杆件1,也即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杆件(ECR GFK杆件)在挤压方法中设有由高温-交联硅酮(HTV硅酮)制成的第一壳体4。杆件1具有例如约100cm至120cm的长度11和约15mm至35mm的直径7。第一壳体4布置在杆件的具有长度10的中间部分上;中间部分约60cm至80cm长。第一壳体的厚度为约2mm至5mm。两个端部区域2,3未包裹第一壳体4。两个端部区域2,3分别具有约10cm至20cm的长度8,9。第一端部区域2通过第一接触区域5与第一壳体4分离。第二端部区域2通过第二接触区域6与第一壳体4分离。

图2示出在制造长杆绝缘子12时后续的步骤。在杆件1的每个端部上,压装(锻造或铸造)有由热浸镀锌钢制成的端部配件13,14。压装采用普通的方式通过收缩实现。第二壳体16,17连同屏蔽装置15,18被注塑。第二壳体15,18使用高温-交联硅胶(HTV硅酮)。第二壳体16,17在此具有以交替顺序出现的较大伞裙18和较小伞裙15。在杆件1上的端部配件13,14邻接第一壳体4、也即邻接接触区域5,6的地方,第二壳体4被加厚并且因此端部配件13,14、杆件1以及第一和第二壳体4,14,17之间的边界区域被可靠地密封。

第二壳体以第一部分16在长度21上延伸,并且以第二部分17在长度19上延伸。具有长度20的中间部分24无伞裙并因此仅包裹第一壳体4。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