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48562发布日期:2019-06-29 01:1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领域,特别是涉及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池模组是由多个动力电芯串联或并联形成的电池组,使得整体能满足产品对电能的需求。实际使用中,经常需要将两个或多个电池模组通过连接器连接起来使用。

现有技术中,对于电池模组的连接,多通过一体式金属片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如下不足之处,一方面,抗震性差,当电池包震动时,金属片与电池模组的连接易松动,导致电池模组稳定性差,第二方面,当电池包剧烈震动时,两个电池模组的导电片接触,会发生短路,安全隐患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抗震性好、安全隐患小的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包括设置于两个电池模组间的绝缘灭弧盖、连接于绝缘灭弧盖的绝缘阻燃支架、一端插设于绝缘阻燃支架内另一端连接于两个电池模组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绝缘阻燃支架包括一体成型的端部和分隔片,所述分隔片位于端部中央,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分别插设于端部且分别位于分隔片两侧。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绝缘阻燃支架的端部开设有定位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呈多面体弯折状,且弯折处均开设有若干个不等长的长孔。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插设于绝缘阻燃支架内的端部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表面涂覆有高温易熔导电材料层。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两个电池模组连接的一端垂直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一方面,绝缘阻燃支架起到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绝缘隔断作用,避免两个导电片在震动的时候发生接触,通过绝缘灭弧盖和绝缘阻燃支架来安装和固定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连接稳定、稳固性好,防止电池包震动造成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发生较大幅度扭动,抗震效果好,保证电池模组连接的可靠性。第二方面,在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之间设有分隔片将其隔开,防止由于电池包震动造成的导电片接触而发生短路事故,安全隐患小。

2、绝缘阻燃支架的端部开设有定位孔,保证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绝缘阻燃支架连接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使得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能稳定可靠的连接两个电池模组,可靠性好。

3、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均呈多面体弯折状,且弯折处均开设有若干个不等长的长孔,长孔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具有较大的形变空间,当电池包发生震动时,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发生较大幅度的扭动,达到抗震的效果,保证了电池模组间连接的可靠性。

4、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插设于绝缘阻燃支架内的端部相连接,且连接处设有熔断部,所述熔断部表面涂覆有高温易熔导电材料层。熔断部的设置,当电池发生故障升温超过正常温度值时会自动熔断,达到电路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熔断后可进行维修添加熔断材料,实现重复利用,有利于降低安全隐患。且由于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一端和绝缘阻燃支架一起插入绝缘灭弧盖内,当发生高温熔断时,绝缘灭弧盖和绝缘阻燃支架形成密封空间,起到防止高温熔断材料熔断时飞溅出来的作用,进一步降低了安全隐患。

5、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与两个电池模组连接的一端垂直设置,第一导电片依次绕过第一电池模组右表面、正表面最后连接于第一电池模组上表面,第二导电片绕过第二电池模组的左表面后连接于第二电池模组上表面,由于两个导电片与两个电池模组连接路线不同,且两个导电片垂直设置,使得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能稳定的与两个电池模组连接,接触几率低,进一步有利于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和降低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4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不同视角立体图、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结构示意图。

带有保护功能的电池模组连接器100,包括用于放置电池模组的框型托盘 110、盖设于框型托盘110顶部的上盖120、设置于框型托盘110和上盖120围合形成的空间内的温控装置和风道装置;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中空导热板131、贴合于中空导热板131的若干个温控器132、设置于上盖120下表面的上保温层 133、设置于框型托盘110上表面的下保温层134;所述风道装置包括设置于上盖120端部的进风口141、设置于框型托盘110和上盖120围合形成的空间内的送风管道142、连接于进风口141和送风管道142且设置于框型托盘110一端的防水风机143,所述温控装置的中空导热板131与风道装置的送风管道142相连通。

温控装置还包括灌封于温控器132和框型托盘110内表面之间的导热硅胶层,电池模组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胶层快速传递至温控装置,热传递速度快,进一步改善了温控效率和温控效果。

温控器132包括连接于电池模组的温度探头132a、连接于温度探头132a的正负极转换器132b、和设置于中空导热板131上的若干个单半导体制冷片132c,通过温度探头132a实时监测电池模组温度,在正负极转换器132b的作用下,若干个单半导体制冷片132c工作,维持电池箱100内温度恒定,温控效果好。

下保温层134与框型托盘110相匹配,所述上盖120与上保温层133相匹配,且下保温层134与框型托盘110之间设有密封条150,增加了电池箱100的密封性,保温效果好,进一步改善了本实用新型的温控效果。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设有温控装置,且温控装置包括中空导热板131、贴合于中空导热板131的若干个温控器132、设置于上盖120下表面的上保温层133、设置于框型托盘110上表面的下保温层134,上保温层133和下保温层134起到隔热作用,中空导热板131直接将热量传导出去,温控器132控制电池箱100 内温度恒定,温控效果好。第二方面,设有风道装置,且风道装置包括设置于上盖120端部的进风口141、设置于框型托盘110和上盖120围合形成的空间内的送风管道142、连接于进风口141和送风管道142且设置于框型托盘110一端的防水风机143,所述温控装置的中空导热板131与风道装置的送风管道142相连通,在防水风机143的作用下,冷空气通过进风口141进入,经送风通道与中空导热板131相连通,电池模组的热量传递至中空导热板131并与空气发生热交换,以降低电池模组的温度,温度升高的空气被排出电池箱100外,实现对电池模组的温度控制,温控效果好。第三方面,由于采用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相对于采用液体作为冷却介质,能避免液体泄漏而引发的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隐患。第四方面,整体体积小、质量轻,电池包的能量密度不会减小,安全隐患小。第五方面,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任何液态冷媒进行冷热交换,不需要冷热交换的旋转机构,就能根据需要控制电池箱100内的温度,温控器 132易安装,热交换速度快、可稳定的连续工作,无噪音,无振动,寿命长,能耗低,便于自动化控制,占用空间小,体重轻,提高了电池能量密度;保温温度稳定,提高了电池利用率及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保证了电池能量消耗的一致性均衡,为梯次利用提高利用周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电池箱100内电池模组工作产生的热量,经导热硅胶层传递至中空导热板 131,一方面,与中空导热板131内的气体发生热交换,另一方面通过若干个单半导体制冷片132c进行制冷,以确保电池箱100内温度恒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