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6573发布日期:2019-04-03 00:24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装置,尤指一种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电力系统中,常包含多个电源供应器以模块形式分别供应电力,各个电源供应器分别由一电源输入线输入电源,根据特定需求转换后于电源供应器的另一端输出。而一般来说,该多个电源供应器会集中设置于一机柜中以方便管理。因此,当多个电源供应器并排设置时,各个电源供应器的电源输入或输出线会分别朝向一总电源方向延伸以电连接该总电源。惟如此一来,由于多个并排设置或形成阵列的电源供应器的各电源输入线仅两端分别连接总电源以及电源供应器,中间线段为自由移动,因此多条电源输入线往往容易纷乱交错,导致线材混乱而不易整理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的电源供应器阵列中各个供应器单元的输入电源线均为自由移动导致线材容易交错混乱,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包含:

一壳体,具有一长度方向和一宽度方向,该壳体在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一操作端,该操作端上设有一电源输入座;

一夹持组件,包含:

一护盖,盖合于该操作端的电源输入座上,该护盖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朝向该操作端并与其组接;

一收合件,其能枢转地结合在该护盖的第二端,该收合件和该护盖的第二端间形成一理线槽,该理线槽的轴线和该壳体的宽度方向平行。

其中,该护盖的第二端沿一高度方向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枢接部和一第一卡合部;该收合件具有相对的两端,所述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二枢接部及一第二卡合部,该第二枢接部与该护盖的第一枢接部枢接;其中:当该收合件枢转至一闭合位置时,该第二卡合部与该护盖的第一卡合部卡合。

其中,该护盖的第二端沿该长度方向内凹形成该理线槽。

其中,该护盖的理线槽的底部形成一第一螺栓孔;该电源输入座形成一第二螺栓孔,该第二螺栓孔对应该护盖的第一螺栓孔设置。

其中,该护盖的理线槽内壁进一步内凹形成至少一限位凹部。

其中,该护盖的第一端形成一第三卡合部;该壳体的操作端形成一第四卡合部,且该第四卡合部对应该护盖的第三卡合部设置以与该第三卡合部相卡合。

其中,该收合件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向同一方向延伸而呈一C型。

其中,该电源输入座包含:一底座,具有一侧板及二限制板,该二限制板分别相平行的固接于该侧板沿该高度方向的相对两边;该侧板的其中一端形成一壳体固接部,该壳体固接部与该壳体的操作端固接;一导电件,设置于该底座的侧板的一表面上;其中:该护盖结合于该底座的二限制板之间以盖合于该导电件上。

其中,该壳体进一步形成一承载部,该承载部由该壳体的一底板沿该长度方向延伸,使得该底座以其中一限制板抵靠该承载部。

其中,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内部;其中:该导电件的其中一端电连接该电路板,另一端延伸出该壳体的操作端以设置于该底座上。

该壳体的操作端供电连接电力传输线,而该理线槽供限制连接至相邻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当该收合件尚未枢转至一闭合位置时,能够将由该壳体的操作端外沿该宽度方向延伸的一或多条线材置入该夹持组件的理线槽中,再将该收合件枢转至该闭合位置,如此一来,该一或多条线材沿该长度方向的运动则受该收合件限制于该理线槽中,不会往远离该电源装置的方向掉落或移动。

在一系统机房中,往往须设置多组电源装置以提供负载所需的电力。当多个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时,举例来说,一第一电源装置、一第二电源装置、一第三电源装置至一第四电源装置依序相平行并排设置,由于连接该第四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通过该第一至第三电源装置的操作端外,该第四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能够由第一电源装置至第三电源装置的夹持组件所夹持,而该第三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能够由第一电源装置及第二电源装置的夹持组件夹持,因此确保该些电力传输线被限制于靠近该些电源装置的操作端的一侧并沿该宽度方向延伸至一电源,因此达到有效收纳整理各电源装置由操作端所拉出电力传输线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另一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应用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应用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理固组件分离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部分构件分离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侧视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电源装置 11壳体

111操作端 12夹持组件

120理线槽 121护盖

1211第一枢接部 1212第一卡合部

122收合件 1221第二枢接部

1222第二卡合部 13电源输入座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10,包含一壳体11及一夹持组件12。该壳体11在沿一长度方向X的一端设有一操作端111,且该操作端111设置有一电源输入座13。该夹持组件12 包含一护盖121及一收合件122,其中,该护盖121盖合于该电源输入座13之上,且该护盖121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朝向该操作端111 并与壳体11组接,该第二端沿该长度方向X延伸。该收合件122可枢转地结合在该护盖121的第二端,且与该护盖121的第二端间形成一理线槽120,该理线槽120的一轴线和该宽度方向Y平行。

请一并参阅图3所示,该壳体11的电源输入座13供电连接一电力传输线 21,而该理线槽120供限制连接至相邻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21。当该收合件 122尚未枢转至一闭合位置时,使用者能够将由该电源装置的操作端111外沿该宽度方向Y延伸的一或多条线材置入该第一壳体11的理线槽120中,再将该收合件122枢转至该闭合位置。如此一来,该一或多条线材的移动则受该收合件122限制于该理线槽120中,不会往远离该电源装置的方向掉落或移动,达到夹持线材以方便整理的目的。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所示,在一系统机房中,往往须设置多组电源装置以提供负载所需的电力。进一步来说,当多个实用新型具有线材夹持结构的电源装置沿宽度方向Y并排设置时,由于各电源装置的理线槽120的轴线分别与该宽度方向Y平行且相对应,通过各电源装置前方的电源线能够设置于各电源装置的理线槽120中,以达到夹持各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21的目的。举例来说,一第一电源装置10A、一第二电源装置10B、一第三电源装置10C及一第四电源装置10D依序相平行并排设置,由于连接该第四电源装置10D的电力传输线21通过该第一电源装置10A至第三电源装置10C的操作端111外,该第四电源装置10D的电力传输线21能够由第一电源装置10A至第三电源装置10C 的理线槽限制,而该第三电源装置10C的电力传输线21能够由第一电源装置 10A及第二电源装置10B的理线槽120限制,以此类推,因此确保该些电力传输线21被限制于靠近该些电源装置的操作端111的一侧并共同沿该宽度方向Y 延伸,因此可有效整理各电源装置由操座端拉出的电力传输线,避免线材杂乱混淆。如图4所示,各该电源装置的电力传输线21分别紧靠各电源装置的操作端111,整齐地沿该宽度方向Y延伸。

以下进一步说明该夹持组件12的较佳设置及作动方式。请继续参阅图1 及图2所示,该护盖121的第二端沿一高度方向Z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第一枢接部1211和第一卡合部1212,而该收合件122具有相对的两端,且所述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一第二枢接部1221和一第二卡合部1222。该收合件122的第二枢接部1221与该护盖121的第一枢接部1211枢接,该第二卡合部1222 与该护盖121的第一卡合部1212相卡合。当该收合件122枢转至该闭合位置时,该第二卡合部1222会与该护盖121的第一卡合部1212卡合,使得该收合件122 固定于该闭合位置。如此一来,该收合件122与该护盖121的第二端间形成的理线槽120形成一封闭槽,通过该理线槽120的电力传输线21则无法脱落。举例而言,该收合件122的该第二卡合部1222为一卡勾,而该护盖121的该第一卡合部1212为与该卡勾配合的卡合孔。

请参阅图5所示,该理线槽120由该护盖121的第二端及该收合件122相对形成,在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护盖121的第二端沿该长度方向X向该第一端内凹以形成该理线槽120,而该收合件122在该闭合位置时封闭该理线槽120以限制设置于该理线槽120中的电力传输线21。更佳的,该收合件122的相对的两端分别向同一方向延伸,使得该收合件122形成一C型,使得该理线槽120的空间沿该长度方向进一步增加,以同时容纳较多电力传输线2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第二较佳实施例中,该护盖121的第二端及该收合件122 形成该理线槽120的内壁分别进一步内凹形成至少一限位凹部1201,该至少一限位凹部1201供设置于理线槽120中的电力传输线21抵靠,使得在理线槽120 中的多个电力传输线21能够依一定的秩序整齐排列。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所示,该电源输入座13包含一底座131及一导电件 132,该导电件132与该底座131固接,较佳以螺栓栓固于该底座131的一表面上。该底座131具有一侧板1311及二限制板1312,该二限制板1312分别相平行的固接于该侧板1311沿该高度方向Z的相对两边;该侧板1311的其中一端形成一壳体固接部1313,该壳体固接部1313与该壳体11的操作端111固接,例如设置相对的螺栓孔并以螺栓拴固于该壳体11上。该护盖121沿该高度方向 Z的相对二侧的宽度稍小于该底座131的二限制板1312间的距离,因此该护盖 121能够合适地接合于该二限制板1312间。更佳的,该护盖121沿该高度方向 Z的相对二侧分别内凹形成一限制槽1213,该限制槽1213的形状符合该二限制板1312的周缘形状,因此该二限制板1312能够与该护盖121二侧的限制槽 1213相配合。

再请参阅图6所示,该护盖121的该第一端形成有一第三卡合部1214,举例来说,是凸起形成的一卡勾;该壳体11的操作端111相对处形成有一第四卡合部112,举例来说,是一卡固孔。当该护盖121的限制槽1213与该底座131 的二限制板1312相配合至一卡固位置时,该护盖121的卡勾会与该壳体11的卡固孔卡合,以达到与该壳体11组接的目的。更佳的,该护盖121的该理线槽 120的底部形成有一第一螺栓孔1215,而该底座131在与该护盖121的第一螺栓孔1215相对处也形成有一相配合的第二螺栓孔1314。当该护盖121与该底座131达到该卡固位置时,该护盖121与该底座131能够进一步以一螺栓123 栓固。如此一来,该护盖组接件13以第一端的第三卡合部1214与该壳体11 组接,第二端与该底座131以螺栓123栓固,使得该护盖121稳固地与该电源输入座13及壳体11结合。

该电源装置10进一步包含一电路板(图未示),该电路板设置于该壳体 11的内部。该电源输入座13的导电件132的一端系电连接该电路板,另一端沿该长度方向X延伸出该壳体11以设置于该底座131上以供电连接电力传输线。该电路板经由该导电件132接收一输入电源,进行一转换处理后由该电源装置的后端提供输出。

请继续参阅图6所示,更佳的,该壳体11进一步形成一承载部113。该承载部113由该壳体11的一底板由该操作端111沿该长度方向X延伸形成,且形成于该电源输入座13的一侧,使得该底座131的一限制板1312抵靠该承载部113,以支撑该电源输入座13,使该电源输入座13与该壳体11间的组接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精神及其实质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