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6524发布日期:2019-03-02 02:2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



背景技术:

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或塑料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

但现有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在充电时通常因填充电解质与电极板放电频繁,电极板正负极两端充量后的膨胀,导致电极板两端压缩电路引起电池的短路,致使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易损坏,安全性能较低及使用寿命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备能够方便进行快速充电、避免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短路、保证使用寿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在充电时易因电池内部短路造成电池损坏、充电受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方便进行快速充电、避免电池充电过程中的短路、保证使用寿命等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块、引线与电极板,所述引线嵌接于电池块正面,所述电极板嵌入设置于电池块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块内左侧套接有套头,所述套头中部嵌接有电极耳,所述电极耳表面均匀分布有接插片,所述电极板与电极耳电性连接,所述接插片与引线其中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引线另一端固定有电池接头;所述电极板与电池块之间填充有填充电解质,所述电机板右侧紧密连接有隔膜块,所述隔膜块外侧嵌接有尾线隔膜片,所述电极板内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负极膜与正极膜,所述正极膜与负极膜右侧均套接有电解质膜,所述电极板内左侧固定连接有胶头,所述胶头与正极膜、负极膜紧密贴合。

进一步优点,所述电池块外侧套接有外壳,且外壳为一种铝塑基板,所述外壳内侧嵌接有包装隔膜,且包装隔膜与套头固定连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接插片为镀金处理铜箔片,且接插片的镀金规格为1U,所述接插片的数量至少为4片,且接插片与引线焊接。

进一步优点,所述填充电解质为凝胶聚合物填充,且填充电解质凝胶聚合物主要为增塑添加剂,所述填充电解质与包装隔膜紧密贴合。

进一步优点,所述电极板由一片锰酸锂质正极板与一片石墨负极板构成,且正极膜与负极膜分别套接于电极板内正极板、负极板外侧。

进一步优点,所述电解质膜贯穿于正极膜与负极膜之间,且电解质膜为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所述电解质膜与填充电解质紧密贴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种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经由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填充与电池电极板外侧,而在通过电池块前端电池接头与电源对接后,对电池进行充电时,电流经由电池接头处引线进入电池块,通过接插片铜箔将流经电流疏向电性连接有的电极板,电流至电极板正极与负极进行充量放电,相比传统的锂离子聚合物电池,该种电池电解质由外侧凝胶状聚合物构成,在保证其电解质凝胶状形变活性,避免电极板充量后电流放射出现液体电解质受热膨胀时,可经由电极板内侧正负电极间贴合的电解质膜,来在充量放电时,配合凝胶电解质本身胶质材质弹性,以正负极放电过程中电流质子穿透其电解质膜片,避免电解质膨胀后压缩正负极板间距导致电流通路短路,保证了电池的充电稳定性与安全性;

2、且该种电池经由外侧套接有的铝制外壳与包装隔膜,能配合填充电解质凝胶特性保证电池的形变面积,与其电池块受热膨胀后经膜片压缩弹性凝胶电解质体来保证电池的结构稳固,避免电池充量放电后的结构损坏,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极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池块、2外壳、3引线、4电池接头、5电极耳、6接插片、7套头、8包装隔膜、9填充电解质、10电极板、11隔膜块、12尾线隔膜片、13胶头、14正极膜、15负极膜、16电解质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3,快充式锂离子聚合物电池,包括电池块1、引线3与电极板10,所述引线3嵌接于电池块1正面,所述电极板10嵌入设置于电池块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块1内左侧套接有套头7,所述套头7中部嵌接有电极耳5,所述电极耳5表面均匀分布有接插片6,所述电极板10与电极耳5电性连接,所述接插片6与引线3其中一端电性连接,所述引线3另一端固定有电池接头4,电池块1通过前端电池接头4与电源对接,电流通过连接有的引线3传输至与之焊接的接插片6;所述电极板10与电池块1之间填充有填充电解质9,所述电机板10右侧紧密连接有隔膜块11,所述隔膜块11外侧嵌接有尾线隔膜片12,所述电极板10内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负极膜15与正极膜14,所述正极膜14与负极膜15右侧均套接有电解质膜16,所述电极板10内左侧固定连接有胶头13,所述胶头13与正极膜14、负极膜15紧密贴合,电流至接插片6电性连通进入电极板10,经由填充电解质9传导将电流引至电极板10上下两端正负极,经电流与正极负极材质接触放射。

综上所述,所述电池块1外侧套接有外壳2,且外壳2为一种铝塑基板,所述外壳2内侧嵌接有包装隔膜8,且包装隔膜8与套头7固定连接,其外壳2铝塑基板质配合保证隔膜8,在隔绝电池块1内外保证电池外结构绝缘性能的同时,以包装隔膜8薄膜配合铝塑质拉伸性能,保证了电池块1的结构强度。

所述接插片6为镀金处理铜箔片,且接插片6的镀金规格为1U,所述接插片6的数量至少为4片,且接插片6与引线3焊接,通过接插片6镀金处理,依金金属特性保证接插片6电性连接端的导电性。

所述填充电解质9为凝胶聚合物填充,且填充电解质9凝胶聚合物主要为增塑添加剂,所述填充电解质9与包装隔膜8紧密贴合,通过填充电解质9凝胶胶质结构,在电极板10正负基点放射过程中,以胶质结构弹性保证电极板10上下两端间距及电流通路结构,避免电极板10过度压缩引起短路。

所述电极板10由一片锰酸锂质正极板与一片石墨负极板构成,且正极膜14与负极膜15分别套接于电极板10内正极板、负极板外侧,通过电极板10正负极外侧套接有的正极膜14与负极膜15,以保证电极板10正极板与负极板电解质放射时外侧绝缘,避免电解质向周围放射后引起电极板10局部膨胀。

所述电解质膜16贯穿于正极膜14与负极膜15之间,且电解质膜16为聚合物质子交换膜,所述电解质膜16与填充电解质9紧密贴合,电极板10在充电过程中正负极两端放电时,可通过电解质膜16分隔电流放射时产生的质子,保证了电极板10放射充电的效率。

上述实施例中运用的1电池块、2外壳、3引线、4电池接头、5电极耳、6接插片、7套头、8包装隔膜、9填充电解质、10电极板、11隔膜块、12尾线隔膜片、13胶头、14正极膜、15负极膜、16电解质膜均可通过市场购买或私人定制获得。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