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65112发布日期:2019-03-22 18:5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压开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压开关。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水压开关具有以下缺点:1.接电端子通过倒钩固定在基座上,该连接结构不稳固,在插拔水压开关的过程中,接电端子容易松脱;2.膜片由硅胶材料一体成型,硅胶的膜片在水压开关的生产安装过程中容易被撕裂,或者在使用一段时间过后容易损坏,从而导致水压开关无法正常工作;3.动簧片通过单点或双点铆接固定在推杆座上,使得动簧片上的两个动触点不平衡,进而导致两个动触点与接电端子上的两个静触点相接触时容易发生接触不良。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电端子连接结构稳固的水压开关。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压开关,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上盖、以及设置于基座和上盖之间的膜片,所述膜片分别与上盖和基座构成密闭的正压腔和负压腔,膜片的下端面抵接有一可相对基座升降运动的活动座,所述活动座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基座上设有两个接电端子,所述接电端子上设置有与动触点相对的静触点,所述接电端子包括端子主体,端子主体上设置内嵌于基座内部的倒钩,端子主体上设置有位于倒钩下方并相对端子主体向外或向内倾斜的凸部,该凸部能够抵接于所述基座的下端面上。

所述凸部相对端子主体向内倾斜,所述基座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与凸部的上端面相匹配的定位凹槽。

所述膜片包括由树脂构成的膜片主体和设置于膜片主体内部并与其形状相仿的纤维布。

所述活动座的上部具有与膜片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活动座的下端面通过至少三个不共线的铆钉铆接有动簧片,所述动触点设置于动簧片的下端面。

所述基座与上盖的外部设置有将两者套装固定的固定圈。

所述基座上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与活动座之间抵接有一弹性件,所述调节螺栓能够相对基座上下运动以调节弹性件的松紧程度,进而调节能够驱动活动座下压运动的水压大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上结构的水压开关的接电端子在设置内嵌于基座内部的倒钩基础上,增加抵接于基座下端面的凸部,使得接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固,在插入接电端子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接电端子松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接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对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示意性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照图1至图4,一种水压开关,包括:基座1、设置在基座1上的上盖2、以及设置于基座1和上盖2之间的膜片4,所述膜片4分别与上盖2和基座1构成密闭的正压腔和负压腔,膜片4的下端面抵接有一可相对基座1升降运动的活动座5,所述活动座5上设置有两个动触点7,基座1上设有两个接电端子6,所述接电端子6上设置有与动触点7相对的静触点8,所述接电端子6包括端子主体61,端子主体61上设置内嵌于基座1内部的倒钩62,端子主体61上设置有位于倒钩62下方并相对端子主体61向外或向内倾斜的凸部63,该凸部63能够抵接于所述基座1的下端面上。以上结构的水压开关的接电端子在设置内嵌于基座内部的倒钩基础上,增加抵接于基座下端面的凸部,使得接电端子与基座之间的连接结构稳固,在插入接电端子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接电端子松脱。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部63相对端子主体61向内倾斜,所述基座1的下端面向上凹陷形成与凸部63的上端面相匹配的定位凹槽11,进一步提高连接结构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膜片4包括由树脂构成的膜片主体和设置于膜片主体内部并与其形状相仿的纤维布。在制作该膜片时,先剪裁出与膜片的形状相仿的纤维布,然后在纤维布上注胶成型出膜片主体,纤维布有利于增强该膜片的抗拉强度,避免膜片轻易被撕破,提高膜片的使用寿命。

所述活动座5的上部具有与膜片4形状相匹配的弧形面,活动座5的下端面通过至少三个不共线的铆钉铆接有动簧片9,所述动触点7设置于动簧片9的下端面7。使用三个不共线的铆钉来铆接动簧片9,保证了动簧片整体的平衡性,确保两个动触点7能够同时抵靠在静触点8上,减少接触不良的情况发生。

在这里,所述基座1与上盖2的外部设置有将两者套装固定的固定圈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座1上连接有调节螺栓10,调节螺栓10与活动座5之间抵接有一弹性件12,所述调节螺栓10能够相对基座1上下运动以调节弹性件10的松紧程度,进而调节能够驱动活动座5下压运动的水压大小,从而调节水压开关的工作压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并不限于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