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0711发布日期:2019-03-30 07:55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漏电断路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具体涉及一种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是电路中漏电电流超过预定值时能自动动作的开关。常用的漏电断路器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类,而电流型又分为电磁型和电子型两种。漏电断路器用于防止人身触电,应根据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触电防护的不同要求来选择。

电流型漏电断路器主要用于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其特点是当人身触电时,由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出一个漏电电流,使继电器动作,电源开关断开。

传统的漏电断路器主要由壳体、设于壳体的断路单元、与断路单元联动的脱扣单元及控制钮组成,在漏电电流达到整定值时,自锁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锁性能较稳定的漏电断路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漏电断路器,包括:壳体、控制线路通断的手柄和与手柄联动的联动件。手柄具有合闸位置和断开位置。手柄处于合闸位置时,联动件处于第一位置;手柄处于断开位置时,联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漏电断路器具有漏电断路状态和正常工作状态。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手柄处于断开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手柄处于合闸位置。漏电断路器还包括:铁芯、对铁芯施加作用力的压簧、对铁芯施加与压簧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的电磁铁、推杆、推摆、按钮和对按钮施加作用力的按钮复位弹簧。推摆活动连接至壳体。推摆相对壳体在第一推摆位置和第二推摆位置之间运动。推杆活动连接至壳体。推杆在第一推杆位置和阻止联动件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第二推杆位置之间运动。按钮活动连接至壳体。按钮在第一按钮位置和在阻止推摆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的第二按钮位置之间运动。铁芯连接至推摆。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按钮位于第二按钮位置;推摆位于第二推摆位置;推杆位于第二推摆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按钮位于第一按钮位置。推摆位于第一推摆位置。推杆位于第一推杆位置。在线路漏电电流达到漏电电流整定值时,电磁铁对铁芯施加克服压簧的弹力的作用力带动铁芯运动。铁芯带动推摆从第一推摆位置运动至第二推摆位置。推摆带动推杆从第一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推杆位置。推杆推动联动件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按钮复位弹簧对按钮施加作用力带动按钮运动从第一按钮位置移动到第二按钮位置。漏电断路器进入漏电断流状态。

进一步地,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按钮与推摆接触阻止推摆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推摆与推杆接触阻止推杆从第二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杆位置。

进一步地,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推摆与按钮接触阻止按钮从第一按钮位置移动到第二按钮位置。

进一步地,推摆形成有锁定臂。锁定臂形成有定位孔。按钮形成有定位筋。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定位筋位于定位孔内。定位孔的孔壁与定位筋接触阻挡按钮从第一按钮位置运动到第二按钮位置。在漏电断路状态时,定位筋与锁定臂接触阻挡推摆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

进一步地,推摆转动连接至壳体;推杆转动连接至壳体。

进一步地,推摆形成有第一连接臂;在线路漏电电流达到漏电电流整定值时,第一连接臂与推杆接触带动推杆从第一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推杆位置。

进一步地,推摆形成有用于与推杆接触带动推杆从第二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杆位置的第二连接臂。

进一步地,推杆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之间。

进一步地,铁芯连接至第一连接臂。

进一步地,按钮滑动连接至壳体;按钮复位弹簧连接按钮和壳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手柄、按钮和联动件等结构的设置,使漏电断路器在漏电电流达到整定值时,在切断电源后能够处于一种较稳定的自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漏电断路器在正常工作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漏电断路器在漏电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漏电断路器的推摆的示意图。

漏电断路器100,壳体10;手柄20;联动件30;铁芯40;压簧50;电磁铁60;推杆70;推摆80,锁定臂81,定位孔811,第一连接臂82,第二连接臂83;按钮90,按钮复位弹簧91,定位筋9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介绍。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漏电断路器100,包括:壳体10、控制线路通断的手柄20和与手柄20联动的联动件30。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手柄20具有合闸位置和断开位置。手柄20处于合闸位置时,联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手柄20处于断开位置时,联动件30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而言,漏电断路器100具有正常工作状态和漏电断路状态。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手柄20处于合闸位置;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手柄20处于断开位置。

漏电断路器100还包括:铁芯40、对铁芯40施加作用力的压簧50、对铁芯40施加与压簧50作用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的电磁铁60、推杆70、推摆80、按钮90和对按钮90施加作用力的按钮复位弹簧91。作为一种具体的连接方式,推摆80活动连接至壳体10。推杆70活动连接至壳体10。按钮90活动连接至壳体10。铁芯40连接至推摆80。

具体而言,推摆80相对壳体10在第一推摆位置和第二推摆位置之间运动。推杆70在第一推杆位置和阻止联动件3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的第二推杆位置之间运动。按钮90在第一按钮位置和在阻止推摆80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的第二按钮位置之间运动。

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按钮90位于第二按钮位置,推摆80位于第二推摆位置,推杆70位于第二推摆位置,联动件30处于第二位置,手柄20处于断开位置。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按钮90位于第一按钮位置,推摆80位于第一推摆位置,推杆70位于第一推杆位置,联动件30处于第一位置,手柄20处于合闸位置。

更具体地,在线路漏电电流达到漏电电流整定值时,电磁铁60对铁芯40施加克服压簧50的弹力的作用力带动铁芯40运动,铁芯40带动推摆80从第一推摆位置运动至第二推摆位置。推摆80带动推杆70从第一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推杆位置。推杆70推动联动件30从第一位置运动到第二位置。按钮复位弹簧91对按钮90施加作用力带动按钮90运动从第一按钮位置移动到第二按钮位置。漏电断路器100进入漏电断流状态。此时漏电断路器100处于自锁状态,手柄20无法重新回到合闸位置接通线路。

当线路重新恢复正常工作时,用户需手动按下按钮90,此时按钮90从第二按钮位置回复至第一按钮位置。按钮90不再阻挡推摆80的的运动。压簧50带动推摆80从第二推摆位置回复至第一推摆位置。推摆80带动推杆70从第二推杆位置回复至第一推杆位置。此时推杆70不再阻挡联动件30的运动,因此用户能够推动手柄20从断开位置回复至合闸位置。线路接通。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漏电断路状态时,按钮90与推摆80接触阻止推摆80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推摆80与推杆70接触阻止推杆70从第二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杆位置。推摆80将推杆70锁定在第二推杆位置。推杆70与联动件30接触阻止联动件30从第二位置运动到第一位置。因此手柄20不能从断开位置运动到合闸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正常工作状态时,推摆80与按钮90接触阻止按钮90从第一按钮位置运动到第二按钮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摆80形成有锁定臂81,锁定臂81形成有定位孔811,按钮90形成有定位筋92。

具体而言,在正常工作状态时,定位筋92位于定位孔811内,定位孔811的孔壁与定位筋92接触阻挡按钮90从第一按钮位置运动到第二按钮位置。在漏电断路状态时,定位筋92与锁定臂81接触阻止推摆80从第二推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摆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摆80转动连接至壳体10,推杆70转动连接至壳体10。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摆80形成有第一连接臂82。在线路漏电电流达到漏电电流整定值时,第一连接臂82与推杆70接触带动推杆70从第一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二推杆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摆80形成有用于与推杆70接触带动推杆70从第二推杆位置运动到第一推杆位置的第二连接臂8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推杆70的一端位于第一连接臂82和第二连接臂83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铁芯40连接至第一连接臂82。

具体而言,在漏电断路状态时,铁芯40受电磁力作用带动推摆80从第一推摆位置运动至第二推摆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按钮90滑动连接至壳体10。按钮复位弹簧91连接按钮90和壳体10。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