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9640发布日期:2019-03-02 02:3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混合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



背景技术:

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是通讯背板系统必不可少的一种元器件,可以同时传输电源和信号,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功率模块和信号模块,功率模块部分主要起到对供电系统的连接和断开,信号模块主要起到对系统信号传输的连接和断开,但是目前现有功率信号连接器普遍存在接触不稳定、系统发热大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投入使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接触不稳定、系统发热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腔设有功率端子放置槽,且功率端子放置槽右侧设有基片放置槽,所述功率端子放置槽内腔设有第一功率端子,且第一功率端子上方设有第二功率端子,所述基片放置槽内腔设有基片,所述基座前后两侧壁上与功率端子放置槽位置相对应处沿长度方向均设有通风散热孔,所述基座前侧壁中端与功率端子放置槽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定位柱,且定位柱上方设有护套,所述基座前侧壁中端与基片放置槽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信号端子孔,且信号端子孔内设有信号端子,所述信号端子与基片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底部等间距环绕设有四组凸筋,所述定位柱根部设有圆形容屑槽。

优选的,所述信号端子孔内腔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凸台,所述信号端子包括中间筋,所述中间筋一端设有双簧片,另一端设有引脚,单个所述簧片侧面均设有挂钩,所述挂钩分别布置在双簧片的左右两侧,所述挂钩与限位凸台相适配,所述引脚为压接式鱼眼结构,相邻两组所述引脚间距均为1.5mm,所述中间筋均宽0.62mm,相邻两组所述中间筋间隔为0.88mm。

优选的,所述第一功率端子和第二功率端子结构相似,所述第一功率端子和第二功率端子均由两片对称的端子叠合组成,所述第一功率端子和第二功率端子上端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四组鱼眼,相邻两组所述鱼眼均间隔1.6mm。

优选的,所述护套上设有四组用于容纳第一功率端子鱼眼的方孔,所述护套内侧设有卡栓,所述基座与卡栓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卡槽,所述护套与基座卡接固定,所述护套下方设有便于放置第二功率端子上鱼眼的方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结构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通风散热孔设计便于在电源系统工作时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系统故障,凸筋设计加大元件与PCB的保持力,防止元件受到碰撞时基座脱落,圆形容屑槽设计便于容纳器件在压接后,防止器件被抬高,限位凸台和挂钩设计保证较大的预紧力,使信号端子接触更加可靠、稳定,鱼眼各棱边包圆处理,与PCB的板孔连接可靠,方孔设计保证端子引脚的正位度,防止压接安装时引脚歪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端子开口一致性好,接触稳定,压接安装可靠,不容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功率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基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柱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信号端子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端子放置槽、3基片放置槽、4第一功率端子、5第二功率端子、6基片、7通风散热孔、8定位柱、81凸筋、82圆形容屑槽、9护套、10信号端子孔、11信号端子、111双簧片、112引脚、113挂钩、100中间筋、200鱼眼、300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弯式压接型功率信号混合连接器,包括基座1,所述基座1内腔设有功率端子放置槽2,且功率端子放置槽2右侧设有基片放置槽3,所述功率端子放置槽2内腔设有第一功率端子4,且第一功率端子4上方设有第二功率端子5,所述基片放置槽3内腔设有基片6,所述基座1前后两侧壁上与功率端子放置槽2位置相对应处沿长度方向均设有通风散热孔7,所述基座1前侧壁中端与功率端子放置槽2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定位柱8,且定位柱8上方设有护套9,所述基座1前侧壁中端与基片放置槽3位置相对应处设有信号端子孔10,且信号端子孔10内设有信号端子11,所述信号端子11与基片6连接。

其中,所述定位柱8底部等间距环绕设有四组凸筋81,所述定位柱8根部设有圆形容屑槽82,所述信号端子孔10内腔左右两侧壁上均设有限位凸台,所述信号端子11包括中间筋100,所述中间筋100一端设有双簧片111,另一端设有引脚112,单个所述簧片侧面均设有挂钩113,所述挂钩113分别布置在双簧片111的左右两侧,所述挂钩113与限位凸台相适配,所述引脚112为压接式鱼眼结构,相邻两组所述引脚112间距均为1.5mm,所述中间筋100均宽0.62mm,相邻两组所述中间筋100间隔为0.88mm,所述第一功率端子4和第二功率端子5结构相似,所述第一功率端子4和第二功率端子5均由两片对称的端子叠合组成,所述第一功率端子4和第二功率端子5上端一侧均等间距设有四组鱼眼200,相邻两组所述鱼眼200均间隔1.6mm,所述护套9上设有四组用于容纳第一功率端子4鱼眼200的方孔300,所述护套9内侧设有卡栓,所述基座1与卡栓位置相对应处设有卡槽,所述护套9与基座1卡接固定,所述护套9下方设有便于放置第二功率端子5上鱼眼200配合的方槽。

工作原理:在本装置中,通风散热孔7设计便于在电源系统工作时起到快速散热的作用,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系统故障,凸筋81设计加大元件与PCB的保持力,防止元件受到碰撞时基座1脱落,圆形容屑槽82设计便于容纳器件在压接后,防止器件被抬高,限位凸台和挂钩113设计保证较大的预紧力,使信号端子11接触更加可靠、稳定,鱼眼200各棱边包圆处理,与PCB上的的板孔连接可靠,方孔300设计保证端子引脚112的正位度,防止压接安装时引脚112歪斜,本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端子开口一致性好,接触稳定,压接安装可靠,不容易损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