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用于金属矿铲运机的电缆,大多数矿区都采购煤矿用电缆替代,但是电缆普遍使用寿命不长。据统计,一般使用寿命为3~6个月,由于金属矿山在地下几百米,条件极为恶劣,且电缆随铲运机在矿山下频繁受到不同角度的弯曲、拉伸、拖拽等多种机械应力作用,致使电缆容易出现蛇形、断芯,且不断的在地上拖拽使用,电缆护套极易磨损,影响铲运机正常工作,给矿山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铲运机电缆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延长铲运机专用电缆使用寿命,提高电缆的抗拉性、耐弯曲性、耐磨性、可靠性及稳定性,避免频繁更换电缆影响正常作业的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由缆芯和护套组成;所述缆芯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填充芯、四根控制线芯和一根地线芯组成;所述动力线芯外径与地线芯一致,三根所述动力线芯与一根地线芯四等分排列;所述填充芯设置于三根所述动力线芯与一根地线芯形成的中部空隙处;所述四根控制线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动力线芯或者相邻的动力线芯与地线芯形成的空隙处,且分别与两侧的线芯相切设置。
三根所述动力线芯与一根地线芯两两相切设置。
所述动力线芯由动力线芯导体和动力线芯绝缘组成;所述控制线芯由控制线芯导体和控制线芯绝缘组成;所述地线芯由地线芯导体和地线芯绝缘组成;所述动力线芯导体直径大于地线芯导体。
所述动力线芯导体和地线芯导体由多根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所述控制线芯导体由多根镀锡软铜线和镀锌钢丝绞合而成。
所述动力线芯绝缘和地线芯绝缘采用抗张强度7.0MPa、断裂伸长率300%的三元乙丙橡胶;所述控制线芯绝缘采用聚全氟乙丙烯F46。
所述填充芯由承力件和挤包件组成。
所述承力件为芳纶丝;所述挤包件为氯丁橡皮。
所述护套直接挤包在缆芯外部。
所述护套由内护套和外护套组成。
所述内护套外表面为锯齿状。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线芯和地线芯四等分设置,增强了电缆的稳定性,而且电缆成缆后,直接挤包护套,可以使内护套完全嵌入到成缆边隙中,使得电缆绝缘线芯在频繁弯曲移动时不易产生扭绞,电缆不会出现蛇形,大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线芯及地线芯导体选用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镀锡软铜线,采用多根绞合的方法进行加工,保证电缆的柔软度及供电传输质量;控制线芯导体在选用导电性能好且耐腐蚀的镀锡软铜线的同时,加入镀锌钢丝起到加强抗拉的作用,使控制线芯不易出现断芯的情况。
(3)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线芯和地线芯绝缘选用电性能好、柔软的三元乙丙橡皮,其抗张强度达到7.0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00%;控制线芯绝缘选用耐高温且绝缘表面光滑的聚全氟乙丙烯F46,保证其相对滑动。
(4)本实用新型由于地线芯导体截面积小,导体外径小,所以增加绝缘的厚度使绝缘线芯外径与动力线芯外径基本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四等芯的稳定结构。
(5)本实用新型的填充芯采用耐温效果好、耐冲击性能好的芳纶丝,其抗拉强度比同等直径的钢丝要好数倍,作为电缆的承力元件,增加电缆的抗拉性;芳纶丝外挤包机械性能极好的氯丁橡皮,进一步提升机械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的内护套外表面设计为锯齿形状,能与外护套能够很好的粘结在一起,使内、外护套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且外护套不会出现松套。
(7)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的外护套采用抗张强度达到35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00%、抗撕裂强度达到60N/mm并且具有高耐磨性、阻燃性的进口PUR护套材料,进一步保证了电缆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寿命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由缆芯和护套组成;所述缆芯由三根动力线芯、一根填充芯、四根控制线芯和一根地线芯组成;所述动力线芯外径与地线芯一致,三根所述动力线芯与一根地线芯四等分排列;所述填充芯设置于三根所述动力线芯与一根地线芯形成的中部空隙处;所述四根控制线芯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动力线芯或者相邻的动力线芯与地线芯形成的空隙处,且分别与两侧的线芯相切设置。
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见图1所示,智慧能源型金属矿铲运机专用拖拽电缆,由缆芯1和护套2组成;缆芯1由三根动力线芯11、一根填充芯12、四根控制线芯13和一根地线芯14组成;动力线芯11外径与地线芯14一致,三根动力线芯11与一根地线芯14四等分排列,且两两相切设置;填充芯12设置于三根动力线芯11与一根地线芯14形成的中部空隙处;四根控制线芯13分别设置在相邻两根动力线芯11或者相邻的动力线芯11与地线芯14 形成的空隙处,且分别与两侧的线芯相切设置。
具体而言,动力线芯11由动力线芯导体11-1和动力线芯绝缘11-2组成;控制线芯 13由控制线芯导体13-1和控制线芯绝缘13-2组成;地线芯14由地线芯导体14-1和地线芯绝缘14-2组成;动力线芯导体11-1直径大于地线芯导体14-1,所以增加地线芯绝缘14-2的厚度使绝缘线芯外径与动力线芯外径基本保持一致。动力线芯导体11-1由361 根直径为0.5mm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绞合后直径12.5mm;地线芯导体14-1由276根直径为0.4mm镀锡软铜线绞合而成,绞合后直径8.6mm。控制线芯导体13-1由84根直径为0.3mm镀锡软铜线与7根直径为0.3mm镀锌钢丝一起绞合而成,绞合后直径5.0mm。动力线芯绝缘11-2和地线芯绝缘14-2采用抗张强度7.0MPa、断裂伸长率300%的三元乙丙橡胶,动力线芯绝缘11-2的标称厚度为2mm,地线芯绝缘14-2的标称厚度3.95mm;因此动力线芯11和地线芯12的外径均为16.5mm。控制线芯绝缘13-2采用聚全氟乙丙烯F46,标称厚度为0.9mm,挤包后外径为6.8mm。
填充芯12由承力件12-1和挤包件12-2组成。承力件12-1采用24根芳纶丝;挤包件12-2为氯丁橡皮,挤包后外径为6.8mm。
护套2由内护套21和外护套22组成,前述线芯采用小节距成缆后,不绕包任何包带,直接挤包氯丁橡皮内护套21,内护套21标称厚度为2.5mm,挤包后外径为45.0mm,这样可以使内护套完全嵌入到成缆边隙中,好处是电缆绝缘线芯在频繁弯曲移动时不易产生扭绞,电缆不会出现蛇形,将大大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内护套21表面设计为锯齿形状,作用是与外护套22能够很好的粘结在一起,使内、外护套不易出现滑动的情况、且外护套不会出现松套。外护套22采用抗张强度达到35MPa、断裂伸长率达到400%、抗撕裂强度达到60N/mm并且具有高耐磨性、阻燃性的进口PUR护套材料,采用挤压式的挤出方式,紧密的挤包在内护套21上。外护套22标称厚度为2.5mm,电缆外径为 50.0mm。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