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碳刷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
背景技术:
变位机是专用焊接辅助设备,适用于回转工作的焊接变位,以得到理想的加工位置和焊接速度。可与操作机、焊接机或机器人控制系统相连,实现联动的自动化工作。
变位机运用于自动化焊接领域,种类多种多样,变位机应设有导电装置,以免焊接电流通过轴承、齿轮等传动部位。焊接电流一般电流量较大,其电流导通能力,影响着焊接的功能、效果,更关系到生产的安全性。
旧式变位机导电方式为导电线缆通过螺钉锁死直接连接至变位机旋转部件的法兰上,这种方式严重依赖线缆的旋转弯曲的柔性性能,限制了一定的旋转角度。
目前不同厂商变位机的导电装置也不一样,有的结构尺寸较大,有的运行噪音较大,有的安装调试不方便,有的没有安全的防触电罩壳,导电性能也是各有千秋;另一方面,有的碳刷装置,在碳刷和旋转面接触的过程中,碳刷不能完好的贴合旋转面,导致导电面积的减小,导电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能避免焊接电流通过轴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碳刷导向基座和碳刷固定座;所述碳刷导向基座的后端连接所述碳刷固定座的前端面;所述碳刷导向基座开设若干前后贯通的通孔;
若干碳刷本体,每一所述碳刷本体设置于一所述通孔内;
若干弹簧挡板,每一所述弹簧挡板设置于所述通孔,并且所述弹簧挡板位于所述碳刷本体的后端;
若干弹簧,每一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弹簧挡板与所述碳刷本体之间;
若干碳刷导电铜线,每一所述碳刷导电铜线的一端连接至一所述碳刷本体的后端,每一所述碳刷导电铜线的另一端设置接头,所述接头连接至金属导电装置。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所述碳刷固定座包括支撑板和基座;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基座呈L型;所述基座的下端面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贴于所述碳刷导向基座的下端面;所述基座的前端面固定于所述碳刷导向基座的后端面。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所述基座的中部开设一开口,所述开口连通若干所述通孔;所述基座的左右方向的每一侧设一上凸起和下凸起;所述基座的上下方向的每一侧设一固定部。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若干所述碳刷本体的数量为二,两所述碳刷本体呈上下设置。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若干所述碳刷本体的数量为四,四所述碳刷本体呈矩形阵列设置。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所述金属导电装置设置于所述基座的一侧,每一所述金属导电装置包括螺栓和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一端设置于一侧的所述上凸起,所述金属板的另一端设置于同一侧所述下凸起;若干所述碳刷导电铜线的接头连接于相邻的所述金属板的中部,所述螺栓压紧若干所述接头于所述金属板。
上述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中,包括:所述盖板,所述盖板的一端设置于位于上方的所述固定部的后端面,所述盖板的另一端设置于位于下方的所述固定部的后端面。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碳刷装置能使焊接电流流入碳刷导电铜线,避免焊接电流引起的机器停转和生产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B-B的截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附图中:
第一实施例:
1、壳体;11、碳刷导向基座;111、通孔;12、碳刷固定座;121、支撑板;122、基座;1221、开口;123、固定部;124、固定部;125、上凸起; 126、下凸起;2、碳刷本体;3、弹簧挡板;4、弹簧;5、碳刷导电铜线;51、接头;6、金属导电装置;61、螺栓;62、金属板;7、盖板。
第二实施例:
1’、壳体;11’、碳刷导向基座;111’、通孔;12’、碳刷固定座; 121’、支撑板;122’、基座;1221’、开口;123’、固定部;124’、固定部;125’、上凸起;126’、下凸起;2’、碳刷本体;3’、弹簧挡板;4’、弹簧;5’、碳刷导电铜线;51’、接头;6’、金属导电装置;61’、螺栓; 62’、金属板;7’、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B-B的截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4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图1的A-A的截面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一角度的立体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第一实施例:
请参见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碳刷导向基座11和碳刷固定座12。碳刷导向基座 11的后端连接碳刷固定座12的前端面。碳刷导向基座11开设若干前后贯通的通孔111。
若干碳刷本体2,每一碳刷本体2设置于一通孔111内。若干碳刷本体 2的数量为二,两碳刷本体呈上下设置。
若干弹簧挡板3,每一弹簧挡板3设置于通孔111,并且弹簧挡板3位于碳刷本体2的后端。
若干弹簧4,每一弹簧4设置于弹簧挡板3与碳刷本体2之间。
若干碳刷导电铜线5,每一碳刷导电铜线5的一端连接至一碳刷本体2 的后端,每一碳刷导电铜线5的另一端设置接头51,接头51连接至金属导电装置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碳刷固定座12包括支撑板121和基座 122。支撑板121与基座122呈L型。基座122的下端面连接于支撑板121 的上端面,支撑板121的上端面贴于碳刷导向基座11的下端面。基座122 的前端面固定于碳刷导向基座11的后端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基座122的中部开设一开口1221,开口 1221连通若干通孔111。基座122的左右方向的每一侧设一上凸起125和下凸起126。基本122的后端面的上部设置固定部123,基板122的后端面的下部设置固定部124。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金属导电装置6设置于基座122的一侧,每一金属导电装置6包括螺栓61和金属板62。金属板62的一端设置于一侧的上凸起125,金属板62的另一端设置于同一侧下凸起126。若干碳刷导电铜线5的接头连接于相邻的金属板62的中部,螺栓61压紧若干接头于金属板62。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盖板7,盖板7的一端设置于固定部123的后端面,盖板7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部124的后端面。
第二实施例:
请参见图4至图8所示,示出了一种用于变位机焊接大电流的导电碳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壳体1’包括碳刷导向基座11’和碳刷固定座12’。碳刷导向基座11’的后端连接碳刷固定座12’的前端面。碳刷导向基座11’开设若干前后贯通的通孔111’。
若干碳刷本体2’,每一碳刷本体2’设置于一通孔111’内。若干碳刷本体2’的数量为四,四碳刷本体2’呈矩形阵列设置。
若干弹簧挡板3’,每一弹簧挡板3’设置于通孔111’,并且弹簧挡板 3’位于碳刷本体2’的后端。
若干弹簧4’,每一弹簧4’设置于弹簧挡板3’与碳刷本体2’之间。
若干碳刷导电铜线5’,每一碳刷导电铜线5’的一端连接至一碳刷本体2’的后端,每一碳刷导电铜线5’的另一端设置接头51’,接头51’连接至金属导电装置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碳刷固定座12’包括支撑板121’和基座122’。支撑板121’与基座122’呈L型。基座122’的下端面连接于支撑板121’的上端面,支撑板121’的上端面贴于碳刷导向基座11’的下端面。基座122’的前端面固定于碳刷导向基座11’的后端面。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基座122’的中部开设一开口1221’,开口1221’连通若干通孔111’。基座122’的左右方向的每一侧设一上凸起125’和下凸起126’。基本122’的后端面的上部设置固定部123’,基板122’的后端面的下部设置固定部124’。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金属导电装置6’设置于基座122’的一侧,每一金属导电装置6’包括螺栓61’和金属板62’。金属板62’的一端设置于一侧的上凸起125’,金属板62’的另一端设置于同一侧下凸起126’。若干碳刷导电铜线5’的接头连接于相邻的金属板62’的中部,螺栓61’压紧若干接头于金属板62’。
进一步,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包括:盖板7’,盖板7’的一端设置于固定部123’的后端面,盖板7’的另一端设置于固定部124’的后端面。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